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博文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3:驾驭时间之术2 精选

已有 15188 次阅读 2012-12-13 14:0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灵感的基础是苦干,也就是郭沫若所总结的“一分神来,九分汗下”。所以,我认为要
把重要的问题常悬脑中,
以便时刻准备着灵感的到来,随时受到启发。大多数科技突破都依赖于领悟出事物之间前所未知的某种相似或联系。要达到那一步,先得把很多东西搞清,这么想过以后,好久不会忘,容易受启发。甚至根本不是科技或工程上的东西,看古书或故事都可能受到启发,其中的关系很难说,一种联想似的东西就来了。著名学者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为人称道,确实不错。他的学生吴小如向他取经。他回答说:“至少你必须把所要注的那个作品熟读。然后你只要遇到有关材料,立即会想到那篇作品,从而可以随时随地加以搜集,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对此,我也深有体会。他的学问,跟我们的研究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方法是相通的。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鲍林(Linus Pauling)说:我无时无处不在想问题:在床上、散步、旅行……即使毫无进展,我仍然时不时去想想,特别是夜里入睡前。(I think about a problem all the time wherever I am: in bed, going for a walk, traveling…If I wasn’t getting anywhere I’d still think about it from time to time, especially at night waiting to sleep.)
   重要难题的解决多半靠启发得到。问题不在脑中,就可能错过发现这种联系或相似的机会,也就是灵感。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灵感’不过是作者在下意识中长久酝酿而突然爆发到意识里,这种突然爆发却有赖于事出有因而人尚不知其因的偶然机缘。”庞加莱更进一步,强调潜意识的作用。他认为高强度工作后,即使不去想这个问题,潜意识还在思考它。他打比方说,思想的基本元素就像伊壁鸠鲁的观念原子,思维静止时,这些带钩的原子静止不动地挂在墙上。大脑的高强度工作大幅度地激发、推动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原子。有意识的工作过后,它们还在那儿荡来荡去,产生各种组合,一旦有好组合,就跳到意识层面上。我高强度地思考一个问题一段时间后,想要放下,常常是欲罢不能,它又不自觉地回来了。我想,这说明潜意识还在想它。如果你没有这种经历,说明你思考的强度不够。有时,好想法确实是突然自己冒出来的,更多的时候是受到启发。人人都有这个经历:有时绞尽脑汁,还是记不起某人的名字,但过不了多久,它却自动跳出来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我说,晚上想,睡觉时让大脑自己组合吧。水平越高、直觉越强、美感越佳,它就会筛选得越好,跳出来的东西越可能对。不过,我隐隐约约有些担心,这样有目的地引导梦境,是否会影响梦境的丰富性,从而有损创造力。前一段时间好莱坞有部电影《Inception》,被译为《盗梦空间》,就是说有意设计和操控梦境,以达到目的。有心理学家说,这与催眠一样是完全合理可行的,是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这与我所知道的对梦境的研究结果冲突。比如,《The Mind at Night》(《夜间思维》)就是这方面的一本好书。不过,译文的水平挺有限。
   著名科学家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把解决问题分成三个阶段:饱和、孕育、顿悟。庞加莱认为分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顿悟、验证(或整理)。数学家阿达玛的《An essay on 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对此有详尽的描述。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威沃勒斯(Graham Wallas)也有深入的探讨。我读博士期间,面对一个难题,几个月毫无进展。有一天,导师给了一个想法,得意地说是在淋浴时想到的。人们会有感触,他这么用功,洗澡时还想问题。其实,他肯定不是老想这个问题,很可能那个想法突然冒出来,因为这个问题是他多年来一直想解决的。
 
学:怎样才能使问题常悬脑中?                      
 
李: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譬如几个月,就应重新考虑,这样,难点、与其它问题的联系等就能了然于心、牢记于脑。深思熟虑过的问题不易忘记。最好等到忘了过去尝试过的求解思路再去想,以免走老路。
 
教:我对这一条有点自己的实践和体会。我在美国时喜欢穿那种有很多口袋的裤子,里面装着一些小纸片,一想到什么,马上记下来。问题总是在脑中打转,上厕所或买东西时,说不定忽然有个想法,马上把它记下来。
 
李:用小笔记本也许更好,便于携带和保存,随时记录学习、听报告、与人交谈时得到的想法。关于时间安排,我还有一个独到之法:把必要而不感兴趣的工作留到最后一刻来做,我把它戏称为
“李记时间安排法”。
不知申请专利是否能成功?你们知道有谁公开过这个方法吗?这样能迫使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不感兴趣之事。注意,这样很高效, 但这是在高强度高压力下得到的高效,于健康不利。不少杂事是必须而不值得做的,它们不值得费时费力做好。这种事,能够少做,就不多做。有个80/20规则说,一件事80%的价值是在做这件事最初20%的时间内创造的。我的行政事务大都是这样拖到最后做出来的,所以在学校好多人都看我忙得焦头烂额,几乎都是到期限才赶出来,但是效率特别高。好多期限之前我忙得要命,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有避免欠周版(beta-version)的好处。有时上级考虑欠周,急于完成的人就会多花时间帮助改进欠周版,放到最后也就省了时间。当然,人人风格不同,有些人,事没做就老想着,其他事就做不好了。此外,对于必须但不太值得之事,有些高效之法:①预先设一个时限,比如自我规定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会大大提高效率,特别是有些人像蛋白石,只有在压力下才会大放异彩;②力争一次性解决,而不是犹豫不决,多次光顾。拖到截止前才做,就能同时满足这两点。
 
学:您是怎么想到这么安排时间的?是做出成就之后总结出来的?
 
李:这并非故意想出来的,一开始并非有意为之。我历来本能地趋喜避厌,喜欢之事一旦上手就不易收手,对此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我太太抱怨说我很拖拉,因为我乐于、忙于喜欢之事而不愿做、甚至逃避不喜欢之事,往往一拖再拖,有时甚至坐失良机。我过去一直以为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是自我约束不够的表现。但近些年来,我逐渐意识到,这未必是坏事,少些约束更能保持自我的本真。我之所以学有小成,有赖于此。更重要的是,我虽然自认未展抱负,但心态仍不错,这个“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我并没有耽误做喜欢之事。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跟着兴趣走”之故。对这个“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之后,我就自觉地采用这种时间安排法了。
 
教:说到时间安排,美国一个心理学家说任何事情有两个属性:重要性和紧急性。大部分人都在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稍微幸福点的在做很紧急但不重要的事,真正的牛人和天才在做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感觉我们每天都在做很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甚至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李:是啊,应尽可能多做喜欢、重要而不紧急的。有人想先做必须做的事,争取挤出大块时间来做研究。这个策略行不通,结果往往挤不出大块时间,往往先把小的做了,就没时间了。我是倒过来,先抓住一大块时间来做研究,先做感兴趣、最想做的、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适当考虑重要性和期限等。直到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去做必要而不感兴趣的。在学校,很多人觉得我总是很忙。是啊,我总是在学校做不得不做的事,在不得不做时做,高效地做完。在家做学问,就不那么忙,否则怎么可能喜欢?不静下心来是做不好学问的。我小孩就曾说我“坐在那儿发呆”,其实我在思考。我在办公室没法干喜欢之事,在家尽量不干不喜欢之事,不管学校那一摊,连电子邮件都不查,以便心静。一般是先把想做的在家里做了,再去学校,把杂务尽快干完。变换工作内容:一个是思考,一个是事务。注意,我所谈的是急迫性和兴趣,而不是重要性,因为我更看重兴趣而不是重要性。还有,不同的东西对脑子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同意如下观点:在脑子好使时干高强度脑力活,不好使时做不太动脑的事务性工作。另外,我还抵制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以节省时间。国内各级领导对教师极不尊重,经常无谓地折腾教师,要求他们完成各种各样急迫而实际上无关痛痒的杂事,报表、评估、检查、汇报铺天盖地、源源不断。教师杂务太重,穷于应付。应该联合起来,抵制这种虐待,强烈要求改革。一个人的学术生命力是与他的自由时间成正比的,折腾学者,就是摧残其学术生命力。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1:我有科研之才吗?                                            2:我该做科研吗?

3:逻辑推理的作用                                              4:人生价值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线式因果思维1                                               2:线式因果思维2

3:线式因果思维3                                               4:螺环之奇妙

5:幻化的因果                                                  6:不牢靠的因果推理

7:分析还原病                                                  8:还原论教条

9:基因未必基因                                                10:割根裂本

11:强拆硬分                                                   12:科学的领地

13:科学的致命伤                                               14:科学的致命伤2

15:逻辑之可错                                                 16:逻辑可错之源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19:想不清原理                                                 20:想不清原理2

21:逻辑教的改革                                               22:逻辑教的改革2

23:精确性的终结                                               24:科学哲学

25:务外逐物                                                   26:科学六弊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5:得题之关键                                                  6:如何应对新潮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1:科研四要素                                                  2:突出重围的法门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5:大道至简,科学之魄                                          6:弃繁就简

7:以特制胜                                                    8:综括

9:反行众道,改形换状                                          10:迷雾中的灯塔

11:技穷时的上策                                               12:驾驭时间之术1

13:驾驭时间之术2                                              14:保质增产之法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1:广度与深度                                                  2:增加深度的窍门1 

3:增加深度的窍门2                                             4:增加深度的窍门3

5:增加深度的窍门4                                             6:增加深度的窍门5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11:阅读策略2                                                  12:博览之术

13:增强记忆1                                                  14:增强记忆2

15:如何听讲                                                   16:最佳捷径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1:何谓弄虚作假                                                2:何谓剽窃?

3:何谓自我剽窃?                                              4:版权

5:谁该当作者?                                                6:署名顺序怎么定?

7: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8: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42232.html

上一篇:与师生谈学习门径5:增加深度的窍门4
下一篇:与师生谈学习门径7:增加深度的窍门6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25 于向前 曹裕波 刘淼 袁飞荣 孔梅 褚昭明 Editage意得辑 杨正瓴 赵辉 李璐 陆泽橼 翟自洋 朱云霞 李宇斌 赖康 顾骏飞 陈志刚 刘桂秋 杨连新 卢江 anran123 stexplorer laifuzi deederjoe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