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吃鸡腿还是素鸡腿?

已有 11588 次阅读 2012-5-5 04:07 |个人分类:以食为天|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鸡腿

            去泰国旅游过的人,都知道绝大部分泰国人,大约人口总数的95%,都信佛教。其余的信伊斯兰教或基督教,不信宗教的人好像很少。从曼谷到泰国乡下,哪儿都可以看到佛教僧人、佛像和寺庙。曼谷街头的早市中,也可以看到化缘的僧侣,他们穿的那种黄袍袈裟,映衬着晨钟朝阳,在人群中很显眼。按规矩,女人是不能和僧侣有接触的,如果她们要给僧侣东西,得通过男人的手。 而街市中,女人很多,不知他们这个交流过程是怎么进行的。

            看到曼谷街头的一幕,我特别好奇,想僧侣们大早起来沿街托钵,能化到些什么好吃的东西呢?如果有人给僧侣一条鸡腿,后者会不会说:施主,罪过,可以来条素鸡腿么?这样的问,是否就可以体现慈悲之心?东南亚一代的佛教,多为小乘佛教,他们对吃的东西,忌讳没有大乘佛教那么多。所以我想他们会接纳鸡腿,只要是三净肉就无妨。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敬佩小乘佛教,知道劳苦大众的供养来之不易,能化到什么就吃什么, 随缘吧。

            从这个念头,我也想到尘世中的人,吃东西也不容易,尤其对能吃饱了的人来说,如何吃得有理、有利、有节,是个学问。比如现在有很多人,为了保护环境而少吃肉、多吃菜,甚至素食,我非常尊重他们的选择,也觉得这种想法和做法值得提倡,我自己也这样在做。但我总觉得对一些环保人士来说,这里面应该有个前提,那就是所选择的食品,一定是在环保上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简单的荤素问题。

            比如说,吃一条鸡腿和吃一条素鸡腿,哪个对环保更有利?在我来看,非常不幸的是, 似乎前者更环保。这个看法,来自于我小时候去打豆花,看见豆腐作坊中制做豆腐的过程,以及我自己养鸡的经验。一点简单的生活体验,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

        我的记忆中,豆腐坊里面到处都是湿湿的,夏热冬凉,工人穿着塑料的高统靴子,戴着塑胶的围裙和手套,工作起来是很辛苦的。从我见到的情况,做豆腐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先把大豆(黄豆)洗干净,放在大木桶中用水中泡到合适的状态,泡好的大豆拿到磨子中去磨成豆渣和豆浆,然后过滤,分离豆渣和豆浆。滤好后煮浆,煮好后用石膏点浆,就是把石膏水搅到煮好的豆浆中,豆浆就会慢慢凝结成豆花。

            做白豆腐(我们那边叫做白铁豆腐),是用勺子把沉淀下来的豆花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盘里,然后用包布将豆花包起,盖上板,等挤掉一部分水后,原来很嫩的豆花即成白豆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木板上再压上石头,使豆花中的水分挤得更干一点,即成豆腐干。

        做素鸡需要用豆腐皮,而豆腐皮是豆浆中的精华部分。把煮好的豆浆倒进一种上面有格子的平底锅中,过一会格内的豆浆表面就结了皮,工人把豆皮揭下,不断的反复作业,做起来很复杂。揭下的豆皮可以挂起来凉干,做成腐竹什么的。要做素鸡,还要把豆皮卷起来,再进一步加工,十分的麻烦。我们那时因为豆腐供应不够量,所以很少几次见到作坊里做豆皮。做出的豆皮也不知到哪儿去了,可能进入特供的渠道,给该吃的人吃了,反正我从来没有见到有卖过,有卖我家也不见得买得起。我当年买的最多的,就是豆花。拿只锅连汤带水打一锅回家,煮开以后,蘸着辣椒水吃。有一股苦苦的、点豆花的卤水味道,那是现在很怀念但又很难再得到的味道。

            我小时候也养过几茬鸡,是那种温室里成群孵出的鸡,我们叫做电抱鸡。卖鸡的人挑着俩大框吆喝着过来,我们一群小孩都围上去看。打开盖子,框里面是几百只毛茸茸的鸡雏,熙熙攘攘,非常好看。一只鸡的价钱是多少我已经记不得了。我们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翻着屁股辨识公母,多希望能买到母鸡,好下蛋,这样才有的赚。可惜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鸡们小时候上面下面都一个样。   

            我养鸡最成功的一年,是养了一公三母四只鸡。那只公鸡长大后十分的勇猛,脸很红很精神,像关云长,在我们院子里的斗鸡中一直都是胜利者。生人走近它们几个,这只公鸡就会对人攻击,保护那几只母鸡,像个雄性动物。如果我过去张开两臂,它就会走过来,很温顺地让我抱着它,通常这是要带它们几个回家的时候,我们家住三楼。

            那时养鸡的成本不高,我通常是给鸡们喂点包谷沙(碎玉米)吃,也为它们打些青饲料,我不能都给它们吃包谷沙,因为我自己还得吃。当然,鸡比人多一点的优势,是可以在野地里吃虫子,一方面为人消灭些害虫,一方面为自己增加点动物蛋白,让我羡慕嫉妒恨。有些信佛的人,为了劝人吃素,有点走火入魔。比如他们为了不让人吃鸡蛋,就说:“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我养的鸡虽然吃虫,但我从来不觉得它们会下毒蛋给我吃,我能活到现在就是证据。说那些话的人,高尚让人敬仰,但他们显然没有种过地。他们不知道农家肥是人和牲畜的粪便,用它们养出来的五谷杂粮蔬菜,现代的人都抢着吃,也没见几个被恶心死的。

            有一次我不知为了什么事,没有看好那几只鸡,离开它们也就10分钟的样子,等我回去时,发现那只公鸡单腿站立,有点瘟的样子。我把它抱过来才发现,它的腿不知被谁用弹弓打断了。我非常的伤心,但也没有办法。现在来想,大概是哪位小朋友因为嫉妒,对它下了毒手。我当时很想为它断肢再接,为它上了夹板,可惜我本领有限,折腾了几天,没法做到。最后的结局,是我老爹把那只鸡杀了吃肉,我好像是一口都没有吃。鸡都有一死,不可能重于泰山,也很难轻于鸿毛。既然不能好好的活下去,何不就让人吃了算了,没准能因此成佛也说不定,保佑我今天有肉吃。

            从我自己狭隘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如今到馆子里吃饭,烧素鸡比烧鸡腿要费事得多。想想种豆子的辛苦,豆腐坊中泡豆子用的水,磨豆子用的电,煮豆浆烧的煤和制造出的二氧化碳,污染了空气,协助加热了地球大气,也给人的疾病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等等,更不要说那些在新资本家手下辛勤劳作的工人是多么的辛苦。所以,来条鸡腿凑合了吧。当然,即使要吃素,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比如直接吃黄豆,或者吃水豆花,不要折腾素鸡腿了,它虽然很有营养,但劳民伤财、破坏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环保着想,我觉得食品能够做到尽量的简单就好。我喜欢大排档的东西,除了味道比较地道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做法都比较原始,通常也比较简单。对我来说,简单的就是好的,无论荤素。



舌尖上的科学——肉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567238.html

上一篇:世界地球日后说“人类世”
下一篇:素食vs.肉食——说吃之前把线画好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67 杨晓虹 李夜雨 曹聪 刘艳红 刘用生 刘进平 李学宽 武夷山 罗帆 边媛媛 马红孺 张玉秀 钟炳 马磊 贾伟 任胜利 陈学雷 吕喆 庄世宇 肖海 张婷婷 卫军英 李宇斌 梁进 陆俊茜 朱志敏 余昕 唐常杰 金小伟 王德华 赵宇 黄锦芳 虞左俊 郭向云 罗汉江 吕洪波 柳东阳 何士刚 王晓明 杨月琴 水迎波 杨秀海 陈儒军 汤奔阳 侯雄坡 姚小鸥 傅云义 周华 陈国文 徐迎晓 徐建良 鲍永利 王桂颖 陈进斌 吉宗祥 邓旭坤 杨正瓴 赵凤光 陈筝 梁智鹏 张光明 戎可 肖重发 anonymity caogentan mathqa FloatingRo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