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翻译中的中国科普正沦为无头脑的谣言散布 精选

已有 11571 次阅读 2012-3-24 13: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精神, 科普, 科普传播

最近参加了几个会议,自然之友和美国地球教育中心的联合环境教育技能培训,云南省科技厅与科学院科昆明分院普工作座谈会,中科院信息管理讲座等等,几乎都是形容枯槁,毫无内容,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意味。加之,今早看到“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的惊悚科普新闻,让人不禁寒颤,提起笔来谈谈一些最近对科普现状的一些思考。

 

在科学院接触科普将近一年了,对科学院乃至中国的科普工作思考颇多,看着网络上肆意蔓延的“科普”新闻和科学网博客上乱七八糟的八卦新闻,听着科学院领导的高谈阔论和云南省科技厅、科协等机构领导的急切、热心和永不着调,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来谈谈科普的那些烂事了。谈谈我自己对科学院科普的看法与中国科普中的一些乱象,现状与未来,如何应对等等。

 

“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

 

先来谈谈“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的故事。Science发文说“Sexual Deprivation Increases Ethanol Intake in Drosophila”(夺去性交配机会的果蝇会增加乙醇摄入量),然后Science Now发科普文章报道了这个研究,题目为“Sexually Rejected Flies Turn to Booze”(被拒的果蝇好喝酒)。之后,各大网站,媒体疯狂转载和翻译了Science的这篇报道。新华网、网易、生物谷等等诸多媒体争相报道,说果蝇恋爱不成,也会借酒消愁。

 

为什么说“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这个报道是错误的?答案是:翻译时为了献媚大众,不假思索的过渡解读。新华网的新闻标题最为夸张----“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从科学故事本身来讲,这个故事很容易被误解,让读者以为果蝇和人一样,失恋后也会借酒浇愁,甚至联想到其它动物也会借酒消愁。以为生命机理总相似,天人合一。这种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用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极有深度的,但科学界早已证明不同生物之间的机理千差万别,迄今为止,基本找不到单一的,物理公式般的理论来解释生命世界。

 

果蝇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苍蝇均有一对透明的翅膀,被称为双翅目昆虫,但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苍蝇喜欢臭的东西,如厕所里的蝇蛆;而果蝇主要食腐烂的水果。腐烂的水果中富含酒精,果蝇在长期以腐果为食的历史长河中,必须对酒精环境做出的选择。或利用酒精制造能量,或利用酒精抵御疾病,或者发展出一套生理机制将多余的酒精排出体外。总之,果蝇和酒精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没成功交配的雄性倾倾向于喝更多的酒,这就是研究所能传达的科学信息。假若把 “借酒消愁”强加于研究之上,解读为没交配成功的雄性果蝇会借酒消愁,那么这就纯属于娱乐新闻了

 

Science发文之前,Current Biology 就报道,果蝇会豪饮酒精以抵抗寄生蜂故事。发现被寄生蜂感染的果蝇会“故意”喝醉,以杀死体内的寄生蜂幼虫。也就是说果蝇会通过喝酒来“治疗”疾病。当初Current biology的文章就被炒得很热,Science文章想必也有些造势的嫌疑,为引起注意,刻意发一些具有轰动效应,且易被错误解读的文章,吸引媒体和公众关注,娱乐大众。

 

果蝇是否有感情?失恋后还会以酒浇愁?大概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主流科学界并不认可。昆虫交配的时候,雄性在给雌性射入精子的同时,不少昆虫也会送上一份厚礼,如萤火虫、蛾子等。雄性萤火虫将营养丰富蛋白质与精液一起射入雌性体内,以助于后代发育;某些蛾子则将具有防御天敌作用的化学武器射入雌性体内,以防止被蜘蛛取食(详见《眷恋昆虫》 )。长期以来,与雌性交配,并赠予一些礼品,促进发育或防御天敌已成为雌性的选择压力。2006年,PLoS One有研究报道说,过渡摄取酒精会改变果蝇的性取向,饮酒后的雄蝇更加镇静,会积极追求其它雄性果蝇。果蝇能够主动喝醉以抵抗寄生蜂的寄生,果蝇喝酒后还会改变性取向。读到这里,估计没人会再相信果蝇会失恋后狂饮的故事了。从生态与进化的角度推测,雄性果蝇的改变性取向或者过度喝酒可能有几个功能,一是主动去摄取酒精增加礼物的分量,以便送给下一位挑剔的女士;或者喝酒后降低雄性间的争斗,保全自己等等。

 

果蝇虽小,但背后的故事则非常复杂。写科普故事的时候,应该多搜集一些文献,谨慎下言论,更不可妄言。Science的这篇文章,本来就蕴含不少娱乐的意味,且有和Current Biology暗斗的嫌疑。美国一些较好的科普杂志(如国家地理)就不会报道这种故事,而是多一些水、生物多样性、语言、文化、地质等浅显而关乎社会科学故事。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科普更有趣些,让科学流行起来。这是现阶段多数人比较赞同的科普观点。但留心的人,或稍微专业一点的人大概看一眼就明白,现阶段的科普作品有些不对劲。好的科学家下结论是非常小心的,科普报道也应小心用词,品读论文中一些结论相关的词语,诸如Seed Magazine就曾经讨论过应该如何使用、理解和评价“so”,“Probably”这些语意微妙、易被误解的词语,可谓用心良苦,但国人对此思考的文章却几乎不见。科学结论与胡言乱语间其实也只离着一条线。如一位广东网友在浏览生物谷新闻“PNAS: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的“科普文章”时,评论到:

 

“同样的结果,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一种是科学,一种是胡扯!”

 

 PNAS: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这篇新闻来自中国新闻网。之后被各大科普、科学、媒体网络转载。只需扫一眼标题就知道这种说法在胡扯。Pnas原文是说性二态形态比例大发育基础(Developmental basis of sexually dimorphic digit ratios),阐述了大多数男人无名指比食指长,女人无名指比食指短的发育学生理机理。表明两指长短差异与胚胎阶段的雄性激素水平有关。而科普作家不假思索的解读和众多科普新闻的盲目转载,让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里面变成了八卦算命之术。人家说雄性激素,立马就扯到性欲上去,连雄性激素与发育相关这样的基本常识都忽视了,可谓题目雷人、误导大众、纯属瞎掰。这样的报道不胜枚举,也有人担忧过这样的报道如若被广泛运用到医学科普中,危害将十分巨大。

 

个人认为,科普不该渡娱乐化。科学为探究工作,本已充满神秘、奇特之感,只需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中国当下科普好比清朝末年刮起的那股西学之风,但更多的也只是翻译作品。许多科普文章均是据西方媒体、报纸中的故事,初初一看,便是一通翻译,不辨真伪,不查文献,为吸引公众眼球,乱翻译乱加工,标题骇人听闻等等怪相百出。表面华丽而喧闹的科普事业之下,科普作品多为应景之作,应付应付罢了,如《中国国家地理》那样既结合中国古代人文地理情况,又理性十足的科普实在是少得可怜。

 

科学的精神在于理性、评判和反思,用分类、归纳与推演的逻辑,理解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找到清晰的逻辑和脉络,将其分门别类,逐一认识,步步深入。多样的生命系统中精妙自是不少,生命世界的奇妙正在于此;科普传播的难度也正在于科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多研究已经没法去做科普。科普只能依照国民的基本科学素养来展开,中国科普不如倒退到西方的1718世纪,传播那些最为基础但深刻的东西。若不考虑国人的文化背景,大多数科学如分子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只能沦为玄而又玄的东西。

 

中国新闻报报道“PNAS: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被生物谷等众多媒体大量转载,引发了一些人对科普的深思,担心错误解读科研被大量用于医学健康科普领域。(Pnas报道男人一般无名指比食指长,女人无名指比食指短,这与胚胎发育中雄性激素水平相关。图为版纳园一女孩之手,女孩手无名指比食指长,不符合pnas中所言的规律。科学报道着应在下结论之前对数据有很好的把握,不可随意乱下结论。)

 
 

价值观构建需求和科学精神传播:权威科学机构的科普之路 

 

基于越来越加败坏的社会道德背景,当下中国需要重建的价值观包括很多,如真善美的追求,利他主义和传统士大夫骨气等。而在真善美或美学的教育中,许多艺术、人文关怀等具有唯心主义性质的题材本身就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理念。对于公众而言,科学更不可能消除传统的唯心主义成分。为了培养公众审美,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诸多具有宗教意味的民间组织运营而生。他们打着科普的旗号胡乱宣传,用科普的名义营销骗钱。中科院里这些勾当也是常有之事,若不引起警惕,专家真要变成“砖家”了。

 

科学的价值在于让大众对公共决策有更多的基础思考,理解自我、理解自然界和社会规律,让大众的社会行为更理性一些。我想科学院、大学、科协等机构大不可谓迎合公众,而刻意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是系统的学问,偶尔读点东西不可能理解科学,培养科学精神。科学院与大学能否配合好教育单位,踏踏实实把握住初高中、小学大学的科学教育即可。

 

至于公众,我坚信娱乐是会累的。没有人会时刻都想着娱乐。人都有需要真实的信息的时候,非常真实而权威的科学解读能解开自己的困惑。如西南大旱,为什么大旱;如亲人得病,为什么生病,病因是什么,用什么药治疗;想让孩子学点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能否很容易就可获得质量较好,价格便宜的科普读物;想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的时候,能否得到有价值的,真实的文化体验等等。把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医疗问题、民生问题、教育问题、自然保护问题解答出来,这就是中国当下最需要做得科普。汶川地震背后的机理是什么,那曲泥石流又是为何,云南连年大旱又是怎么回事?

 

很多当下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老一辈科学家早就解答了。限于当时的设备,很多科考没有纤细的记录,很多矿物、动植物、江河湖海没有精美的照片记录,只需结合当下的社会问题,用新的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将这些“老科学”重新加工、美化,加上新的科研成果,呈现出来,便是一流的科普。所谓,整理传统也是创新。

 

正如我所参加的云南省科技厅、科协与科学院的座谈会中,看得出领导对科普的殷切希望和美化祝愿,但在他们彼此的一番言语之后,言语间却听出,工作只是死盯着国家《科学素质刚要》中九大任务,未能深入细化,竟只字未提云南省近几年科普到底需要做什么。在华北、西南如此干旱的背景之下,水科普自然是全国科普的重中之重。 这个难道不是云南省2012年科普最急缺的,也是最急切普及的知识吗?

 

我想,科普若没一个规划,那么只能是让搞科普的各单位把钱分完、花掉,做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糊弄糊弄自己罢了。众多科普工作者拿着国家俸禄,将时间花在写领导长领导短的屁事之上,造就了大量垃圾新闻,充斥科学院、大学和各协会的网站、报纸和新闻媒介。工作人员将时间用于写马屁新闻,互相吹嘘、胡夸、鸡毛当令箭,那么预计中国科普又将出现一个比科研更大的利益群,大家蝇营狗苟、瓜分蛋糕,完事。仅此而已。

 

尝试用科学去解答这些有关民生的基本问题,这就是我最后想给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遇到干旱,我们需要告诉公众我们有多少水,在哪里,用在哪里,有多少人用,过去用多少,现在用多少,将来怎么用,应该怎么用,祖先怎么用,现在怎么用,不同民族怎么用,国外怎么用等等。将环境、经济、文化、医学健康等基本问题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迎合势利的民众。

 

如《娱乐至死》波兹曼所担心的,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随着网络媒体越来越娱乐化的步伐,科学院、大学等“权威机构”更要审时度势,不可随大流,当深思科学在社会中应扮演什么角色的时候,好的科普自然而然便孕育而生。

 

因供职于科学院科普部门,对现阶段科普工作有些思考,对当前科普现状有些忧虑。希望这只是我个人的杞人忧天,坚信科学院、大学、科协等必能寻找到一条合适的科普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551234.html

上一篇:老鼠爱上猫---自然版的猫和老鼠
下一篇:清明拍的几张照片
收藏 IP: 159.226.249.*| 热度|

97 黄富强 曹聪 武夷山 钱磊 朱志敏 杨洋 余钧 王继华 李传海 周杰文 李永壮 周小洁 占礼葵 苗元华 柳东阳 文克玲 唐旭 刘立 余昕 龚小波 史晓雷 贺乐 庄世宇 王恪铭 黄齐林 吕喆 秦鸿翼 徐耀 陈飞 张钫 王琛柱 李土荣 杨远帆 郑新奇 文强 刘颖彪 白成科 龙起樟 叶华 卢江 张亮 霍艾伦 汪梦雅 黄晓磊 林志弟 王淳 孙学军 赵河博 任胜利 陈学雷 翟自洋 闵应骅 迟菲 王枫 刘鹰翔 罗伟 王晓峰 何学锋 周华 陈小斌 张骥 邢志忠 柯尊记 张娟娟 张建 何宏 苏德辰 张冠阳 杜彦君 蔡志全 张洋 陆俊茜 魏玉保 fishman936 avery davos Noble007 yuanguanchao daoqlx hahabaicai huge20051127 waun Majorite yangling0124 diabetes wuqunan Weater1 yuanz hangzhou hnld1110 liangqiang fyye opticssim feixinmuji zhanghongyan EurekaYah wormbreed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