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跳舞已经十一年了,四五岁就开始了。昨天是她们舞蹈学校的“开放日”,欢迎家长们去观摩,其实是让家长们感受一下她们平时训练有多苦。这么苦,为什么她能坚持十多年?答案是:兴趣。
下面两张照片是她们上次参加舞蹈比赛是老师给小朋友班汇报表演时拍摄的,看看那些孩子们,动作没有一个学得100%可是个个神气活现,精神十足,充满激情:
在中国的孩子们如果学习舞蹈,更强调的是整齐,统一,100%地拷贝老师的动作。Google "儿童,舞蹈”图片,你能看到很多这样童真消失了的照片:
女儿昨天的练习,有一段是爵士舞,中间一段两三分钟时间是和三个舞伴自然发挥,没有指定的动作,让她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当时的心情去自由舞动。看到女儿很流畅,自信,投入地表演,我能理解她十多年的“苦练”后面有多少“甜”。
[flash]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67229090_1389065657/s.swf[/flash]
这个例子很好地反应了中美教育方式的不同:一个强调样板,纪律,统一;而另一个是鼓励个性发挥,自由,独立。
在美国,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精神,学能力,而不是内容。
创新何尝不是如此?前些天在报上看到说宁波市政府要出5000万培养出1400个斯蒂夫!岂不知,斯蒂夫只有一个!成批生产的还能是Steve吗?政府的好意可以理解。钱,不如用来去奖励创新的成功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的队伍中去。5000万,可以发十个诺贝尔奖了。可能是没有办法找到适合得奖的人?那么,5000万,也该用到教育改革上面去,让学校停止扼杀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这些天还在继续看Steve Job传记,能总结出至少10个中国的文化或者制度扼杀Steve这样人才的机会。过几天慢慢写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514289.html
上一篇:
Luminex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下一篇:
创新型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