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比精准医疗更高的境界:精准死亡 精选

已有 20399 次阅读 2017-9-20 14:43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所有喊着“根治肿瘤”的人都是骗子。人,总是要死的,不是死于这个病,就是死于那个病。

如果死于什么病是一个可选项,我相信大家都会挑一个不给自己和家人增加痛苦的方式去死。这,就是精准死亡。

我不久前写过一篇博文,提出用“整体健康”的概念补充“精准医疗”,文章说人之死,是因为免疫系统彻底投降了。免疫系统在我们一生中身经百战,逐渐被消耗衰弱,而它最后放弃的阵地就成了我们一般认为的死因。其实这是一个错觉,我们不应该“三张饼填饱了肚子,把功劳都归给了第三张饼”。“死于癌症”的病人,并不是被最后的癌症夺去了生命,而是被他一辈子的所有疾病叠加起来对免疫系统的消耗剥夺了他最后“战胜疾病”的权利和能力。

如果上面的说法成立,我们就应该有机会选择留着最后吃的“第三张饼”,给自己制定一个最佳的死亡方案:选择一个更人道的,更有尊严的,更少痛苦的,最不浪费社会资源的方式去死。

科学家的目标不应该定得不靠谱:与其追求长生不死的成仙术,还不如寻找一个无痛,简朴,可控的人道死

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古人已经讨论过了。古人说“上医医未病;中医医将病;末医医已病”。这里的“医”不是医术,而是医道。“末医医已病”不是指最差的医生治疗已经生病了的病人,而是说“医已病”是医生们最起码的奋斗目标。

医未病就是防病,防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病都能防止其发生。而如果什么病都能防,人的免疫系统一辈子保持丝毫不被损耗,那除了挨雷劈这类的意外事故以外人就不会病死,也就等于是长生不死的仙术了,所以说“上医”实际上等于“仙术”。

医将病就是知晓患病的风险。知风险就等于知道免疫系统的漏洞。如果能预先知道自己的免疫系统有那几个漏洞,选择一个比较“人性化”的漏洞,不就等于我所说的“挑第三张饼吃”了吗?所以说,给自己量身定制一个“好死”的病不是不可能的。或许我们有一天真的能成为“上医”,防百病,人人成仙;可是今天,我们应该朝着“中医”的方向努力,知风险,规避恶性风险。

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在医道上说充其量不过就是“末医”而已,我们完全可以提出一个更高档次的医学理念。“整体健康”至少是“中医”,从医道的角度讲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

如果我们的医学科学能达到“医将病”的水平,那带来的不仅仅是医术的革命,更是社会文化,伦理,经济,宗教等各个领域的变革。

试想,如果我们在50岁的时候能去医生那里做一个全面的免疫学检查,阅读一下前半生抗击内忧外患的抗争记录,找到一些因为早年免疫力透支而导致的难以挽回的漏洞,于是知道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在30-40年后死亡的“病种”。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走上一条充满释怀的“死路”,在三五个可能的病种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三张饼”,可谓精准死亡,或者叫“选饼(病)”。

这不就是我们所向往的“知天命”吗?

能“知天命”的人,会把最后的几十年如何度过?他还会去信上帝吗?还会争权夺利吗?还会买保险吗?

“知天命”的权利又该归谁管理?个人?家人?社会?政府?这个权利能用金钱换取吗?

这些都是有趣的问题,也是我不能回答的问题。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让精准死亡成为可能。


相关博客:

用“整体健康”来补充“精准医疗”

疾病可以诊断,健康如何评估?

死是命还是运?

医改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死?

免疫组研究的相关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1076893.html

上一篇:iCubate全自动多重PCR分子诊断技术平台获美国FDA批准
下一篇:精准医疗又上了审判台?
收藏 IP: 220.130.160.*| 热度|

30 吴炬 黄旭 王恪铭 李颖业 刘德力 占旺龙 晏成和 方乐 骆小红 李哲林 武夷山 吴超 蔡小宁 王宗海 苏德辰 代恒伟 姬扬 李毅伟 左小超 姜文来 周忠浩 彭思龙 陆绮 于伟伟 王宝民 许培扬 孙宝玺 ncepuztf fmjzzh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