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价值意义~燕山居时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1man

博文

一位西医从业者粗读《黄帝内经》后的思考

已有 5773 次阅读 2014-10-31 18:01 |个人分类:探索历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黄帝内经, 现代医学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有所不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曾出现过不同形式的医学体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这也反映在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上。按照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论分类,医学大概可以分为神巫医学、整合医学和科学医学三种。它们各有局限性,也有其相对应的历史时代。对当代的我们而言,生活于科学鼎盛的时代,更应了解科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主流方法,而且已经职业化和国际化,科学方法虽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但我们应明白科学并非唯一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比如哲学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神巫医学(Magic-religious Medicine)是原始医学的一种,见于世界各民族发展的早期社会。由于 “安慰剂”效应和人类精神本身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治疗体系其实也有其合理内核。在现代临床试验中,“安慰剂效应”甚至会表现为“完全反应”的奇迹。这种现象可以被推测为,是由于我们目前尚未认识的身心结构的个体化差异所致。“同药不同效”的 “名医效应现象”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同一患者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名医开药往往有效,普通医生开出却往往无效。人类的生存受意识和精神支配,但我们对精神结构的了解迄今仍如黑洞一般,知之不多。21世纪兴起的认知科学或许有助于了解以“知情意”三段式精神结构为基本层次的人类认知系统。

传统医学兴起于古代农业社会,往往是一种主张“身心合一”及“天人相应”的整合医学。这时候朴素的自然哲学观成为指导医学的重要思想内核,如汉民族的“阴阳五行”学说、印度的“三脉七轮”学说,古希腊医学的“四体液”学说也有着整合论的影子。这些医学体系已经开始脱离鬼神巫术,出现了符合当时人类认识水平的自然观世界观和内在体验式的自我认知。在人类文明史漫长的蒙昧时代,各国传统医学发挥了慰藉人类心灵和肉体的作用。即使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在主流医学之外也保留了传统医学,作为一种补充式的治疗选择。

现代医学也被称为科学医学(Scientific Medicine)起源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的医学体系,至近代由于以生物学为主等科学体系的兴起而获得迅猛发展。现代医学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还原论的,藉由符合逻辑的科学实验,最终建构起生物医学模型。

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在于通过对人体和致病因素的精细化分解和不同状态之间的个体的细微差别最终发现疾病的要害性靶点和治愈之道。这种认为“复杂的事物可以分解为简单事物的组合”的信念由笛卡尔大力提倡,结合培根的实证主义方法,使得现代医学在20世纪获得极大的最初成功。由于细菌的发现而导致了抗生素疗法的广泛使用、对癌症细胞的深入研究导致分子靶向抗癌法当今最主要的抗癌药物开发策略。目前已经在感染性疾病、外科手术、癌症治疗、妇幼保健等广泛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医学。近数十年来,由于注意到生物医学还原论本身的缺陷,开始关注多维度的人类属性,学者们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医学模式。

 

中医学是汉民族的传统医学,而《黄帝内经》则是这种医学体系的奠基之作。汉民族祖先中的哲人们在缺乏科学思维和实验仪器的时代基于朴素的唯物哲学观,主要以疾病观察和自身体验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方法创造了中医学。《黄帝内经》建构于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所盛行的“五行阴阳精气学说”成为其最主要的思想内核。先人们广泛使用了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和规律解释人类疾病现象的内在机制。比如在《灵枢.玉版第60》中,作者以两军对垒来比喻人体自身康复能力和致病因素的博弈活动。 

  《黄帝内经》共上下两卷,由162篇短文构成。上卷《素问》81篇,托名黄帝以问答的形式讨论古人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认识。下卷《灵枢》81篇,主要讨论脏腑经络及针灸疗法。

《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专论胃肠功能紊乱及发热,其病因有罹受风寒,这是古代比较常见的因素。再有就是暴饮暴食、滥用酒精也会致病。对发热性疾病的症状描述非常细致,谈到发热后期出现头痛症状,也记述了使用非常朴素的植物药和矿物药试图治愈疾病,并讨论了某些疾病的不可治愈性。以今人的眼光看来,本章基本反映了古人对腹部疾病的朴素认识,具有文献或者文化参考价值,但是不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素问.奇病论篇第47》论述的是有关人体的一些奇怪现象。比如,怀孕妇女有些在第9个月的时候会出现声音嘶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估计得具体分析。不过这本古书推理说子宫压迫了肾脏,肾脏上有一个联系舌头的通道,通道受压所以孕妇就不能说话。这个推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试图用机械论的观点去推测现象的内在机制。作者又说,这种现象是不需要干预的,等到胎儿分娩就自然可以说话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妊娠失音”,其发生机理在现代医学里也没有合理解释,可能与妊娠期的内分泌变化有关吧。

  《黄帝内经》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现在有别,但从基因进化的角度看,短短两千年是不会存在很大变化的。《灵枢.天年第54》专论了当时人寿命的状况和生命周期规律。有些人可以活到百岁以上,有些中年就生病而亡,有些人猝死,有些人带病长期生存。是基本和现在的情况类似的,不过当时非生理性衰老死亡的比例要高很多。

《黄帝内经》中包含由对致病原因朴素论述和至今仍极具价值的养生思想。作者认为养生应适应自然界环境变化规律,节制饮食,不滥用酒制品,合理调节性生活。说明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富贵病”,如有一部分人已经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饮食无忧,有酒水喝。作者提出“不节性欲”是某些疾病的病因,显示出当时的医生们已经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将“暴饮暴食”及“纵情声色”式生理欲望过度放纵列为健康禁忌。古人不仅认识到疾病发生的行为因素,还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外在因素。例如,作者分析了风寒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机能紊乱等各种器官功能障碍。

《黄帝内经》中也论述了情绪在疾病中的作用,指出心平气和是养生的重要因素。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较为复杂,但是古人已经明确地认识到精神情绪在致病中的作用。情绪和精神与群居动物社会化生活密切相关,2000年前的中国古人其社会化复杂程度已经相当高,情绪和精神因素致病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

这些其实也是当今WHO大力推行的保健原则:心理平衡、饮食平衡、拒绝不良行为,古人在《黄帝内经》中论述,显示那时医生们已经具有很高的健康素养。唯古代社会多数人体力劳作过多尚不存在体力活动缺乏的致病因素,也不大存在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

 

作为一部写作于农业文明时代的古医书,《黄帝内经》具有明确的核心理念、建构了一个实用学术性体系,并对当时的多数健康问题的做了具体解释,指出了预后认识和干预方法。这些用精炼语言写就的文字,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并不逊色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黄帝内经》对疾病的认识论有别于近代西方医学还原论,我认为这种整体论的方法学在生产力不发达时代尤其适合。这本古董级的文献中所记录理论内核是如此的简朴而实用,使得生活于蒙昧时代的先人们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它所包含的医学思想如整体观念及养生保健和一些具体的医疗方法至今仍在发挥着有益的价值。屠呦呦就在拉斯克奖颁授发言中声称,她发现青蒿素的灵感和中国古医书《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则记载有关。

  现代文明世界是在以还原论为主要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建构的,当前世界面临着诸多困境,如环境污染问题、医疗费用高昂和慢性病流行。属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现代医学也被称做“对抗医学(Allopathic Medicine)”,是以发现病灶并治疗模式而发展的。其成长为主流医学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已显现出由于分科过细和仪器进展导致的医疗服务碎片化及过度技术主义/过度商业化的弊端。面对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日益流行的严峻形势,WHO提出了“由治疗向预防转变”的医学模式变革。在整合主义思潮下,一些传统疗法和古典医学思想又重新被重视。随着复杂科学的兴起,系统论、控制论、混沌论等一系列新思想的出现。其实,医学问题往往是典型的复杂问题,具有多因素不确定性的特点,所以复杂科学的观点可能会对医学发展带来极大启示。

站在21世纪风云诡谲的时代变幻中,信息和数据革命的枪声刚刚响起,关注“真实世界”的声音又在回荡,而以NBIC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已在酝酿之中。社会发展速度因科技革命而不断加速,我们正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时代。邓铁涛老中医认为《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很难解释五脏之间的复杂关系,显然已经不再适合。回顾历史,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认识。我认为,阅读《黄帝内经》让我们感受并重温先人的医学哲学智慧的同时,也在激励着我们以新的理论工具去开创健康科学的新境界。

  历史地看问题,《黄帝内经》算是一部记录先人医疗经验的古书,其间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式的医学研究素材。《黄帝内经》也饱含民族文化性质的医学哲学思想,无论是它那身心合一的整体思维观念还是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健康观,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今人开来,无不充溢着人性和理想和光辉。而这些素材和思想,对身处当前饱受指责的医疗困境中我们来说,或许是不无助益和启迪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0942-840118.html

上一篇:古老中国对科学技术的追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项回顾
下一篇:癌细胞的前世今生
收藏 IP: 183.60.183.*| 热度|

5 骆小红 张焱 祝国光 zhngshai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