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推导和使用的说明

已有 25430 次阅读 2014-3-27 14:31 |个人分类:乱七八糟|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多普勒效应是在1842年由奥地利的物理学家Christian Doppler在现捷克的首都布拉格(Prague)展示的(http://en.wikipedia.org/wiki/Doppler_effect )。随便找一本物理书,都有解释。我听过的一个笑话(大约是关于朗道的),非常好的说明了多普勒频移的现象。据说有一天郎道醉驾闯了红灯,他给警察的解释是,由于他车开得太快,由于多普勒效应,红灯发出的光的频率升高,波长变短,所以看起来就变成绿灯了。当然,我们知道这是扯淡。-那车的速度至少要接近光速的量级。但是鉴于物理学家一贯扯淡,所以我们早就见怪不惊了。

最简单的推导,是认为接收源固定不动,发射源以速度$v$面对接收源运动。如果发射源发出的波的波速为$v_{w}$,波长为$\lambda $,频率为$f$,则:

 

                  $\lambda f = v_{w}$

计算波长的方式,为相邻同相位波面的间隔。因此在波源运动的情况下,我们非常容易计算(如果物体运动速度比波速慢)在接收处观察到的波的新的波长 $\lambda _{n}$:

                  $\lambda _{n}=\lambda-v/f=\lambda-v\lambda/v_{w}=\lambda (v_{w}-v)/v_{w} $

所以,其新的频率$ f_{n}$为

                  $ f_{n}=v_{w}/\lambda_{n}=f v_{w}/(v_{w}-v) $

当$v_{w}$大大大于$v$,则有:

                  $f_{n}=v_{w}/\lambda_{n}=f (1+v/v_{w})$

而对于波源做背离接收器(发射源离物体越来越远)的运动(速度也为$v$)的情况,在坚持波速比物体运动速度快的条件和$v_{w}$大大大于$v$的条件的情况下,有:

                  $f_{n}=v_{w}/\lambda_{n}=f (1-v/v_{w})$

至此我就回答了CY的问题,她认为我上一篇博文公式有误,实际上我坚持了$v_{w}$大大大于$v$的条件。

将$v_{w}$替换为光速C,我们有:

                    $f_{n}=f (1+v/c)$和$f_{n}=f (1-v/c)$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岳东晓博主认为相对论效应不能忽略。其实这个推导相当简单,我们会发现在飞机运行速度为每秒300米的时候,相对论效应完全可以忽略。现证明如下:

                    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公式为(其中$\Theta$是从波源指向接收源的向量和表示波源运动方向的向量之间的夹角):

                           $f_{n}=\frac{f (1+vcos\Theta/c)}{\sqrt{1-v^{2}/c^{2}}}$

为分析简便计,我们令$x=v/c$,那么很容易计算,x是个非常小的量,大约为$10^{-6}$。因此我们考虑如下展开:

                    $f_{n}=\frac{f (1+xcos\Theta)}{\sqrt{1-x^{2}}}\approx\frac{f (1+x_{0}cos\Theta)}{\sqrt{1-x_{0}^{2}}}+f cos\Theta dx /\sqrt{1-x_{0}^{2}}+ f (1+x_{0}cos\Theta) (1-x_{0}^{2})^{-3/2} x_{0} dx $

带入$x_{0}=0$,那么,$dx$就正好是原来的x,所以上式就是:

                       $f_{n}\approx f(1+cos\Theta x)=f (1+vcos\Theta/c) $

这就忽略了相对论的效应。如果需要验算,大家可以直接带入$v=300m/s$和$c=3\times10^{8} m/s$看看为误差有多大($\Theta$可以随便带角度试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779667.html

上一篇:飞机哪儿去了之多普勒效应?
下一篇:刚才最新消息:MH370有卫星电话
收藏 IP: 219.136.61.*| 热度|

5 王春艳 赵美娣 戴德昌 刘洋 wlim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