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假期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其实从这个时间起,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相关资料就成了热门。
长假结束后上班第一天,打开图书馆的留言板,就有一条留言:“张剑方,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ISBN:7-80651-539-9。经查浙江大学、浙图、杭图、国图、上图都没有藏。读秀倒是有电子书,但是只给看1-17页,然后每周可以请求全书的20%页码,获取速度略慢。360DOC网站有Word版全文,但是还是希望能看到书籍排版的(电子或纸质均可),以便引用正确的页码。经查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有藏纸质版,是否有文献传递的途径可以获得该文献?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建议?”
留言者是我很熟悉的一个用户,经常在留言板留言,对图书馆的情况相当熟悉,除了提问外也会提一些建议,发现图书馆的一些问题也会及时给我们指出。从该留言看,他已经把相关信息都检索得相当完全了,只是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能满足他的要求。而最让我不能相信的是,这本书国图和上图居然都没有收藏!不敢相信,又查了下国图的目录,果真没有。于是只能给该读者回复道:“你把相关图书信息已经查得很全了,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居然国图也没有收藏,不太相信我又重新查了一遍,的确没有。按您检索到的信息,虽然我们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学校有文献传递的合作,但并没开展印刷版文献的互借,只有把文献做成电子版以后进行传递,按相关规定,那也只能传递文献的部分章节,与读秀是一样的,如国图和上图有收藏的话,我们是可以把它们的印刷版图书借过来的,但现在这个渠道走不通。我也实在没什么好的建议,如果有那些学校的熟人,只能通过他们去借这本图书了,而且估计该书一定已经非常热门,很难借到了。”
回复完这个留言,其实我心里是感到很郁闷的。作为越来越边缘化的图书馆,本来这是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记得武夷山老师有多篇博文介绍过他们对睡美人论文的研究,在图书馆的图书中,也有类似情况,某本图书可能自收藏之日起都一直无人问津,但这并不等于收藏这本图书就没有价值,说不定某天一个什么因素触发这书就成了大热门。但即便这样的机会就在面前,那么多图书馆却只能无奈地检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发现该书的价值?而实际情况是,并非没发现该书的价值,而恐怕是压根就不知道有这本书!
学习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应该都知道,图书馆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保存文献和利用文献,虽然后来有许多专家许多论文总结了形形色色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社会职能,阐述了不同时期图书馆职能的转变等等,而且为了创新把这两个功能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但你要是能抓住关键点的话就可以发现,所有的表述都逃不出这两个基本功能,或者说其他的所有阐述无非是围绕这两个功能进行,衍生出来的许多职能多是为了让这两个功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而开展的一些活动。
图书馆的文献保存和利用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保存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至少保存文献的目的与保存古董是不同的,虽然客观上越是稀缺的文献其升值空间就越大,但图书馆在保存这些文献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利用而不是增值。而如果没有对文献的保存,那利用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基本无从谈起了。虽然图书馆发展到今天,文献利用的功能已经明显高于文献保存的功能,一些小型的图书馆也已经不考虑保存的需要,只收藏读者有需求的文献,更有许多图书馆由于馆舍紧张等原因,把利用率低的文献都做剔旧处理了,但大型图书馆始终是把保存文献的功能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比如,一般的概念中,国家图书馆应该收录齐全本国的所有出版物,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出版物呈缴本制度来保障这一功能的实现,省图书馆则应该收录齐全本省的所有出版物以及与本省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
但以目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看,却在收藏方面下的功夫越来越少了。记得以前一些图书馆的老采访会津津乐道地谈起如何在茫茫书海中淘到一些孤本图书和珍贵资料的经历,而现在这样的事情基本已经没有了,采访从高度依赖出版社的书目到依赖图书代理商提供的书目,甚至有不少图书馆把图书采访的主要任务都交给了书商,而那些书目中没有的图书往往就是图书馆的漏网之鱼了。记得几年前曾有一个外校的读者在我们图书馆的留言板留言,要找一本手册类的图书,印象中是建筑还是土木方面的书,该书因为是一套多卷书,他也说了因为只是临时需要查一些东西,不是经常要用到的,个人购买整套书太贵了,他认为我们学校工程方面比较强,应该有收藏。可查了下目录,图书馆并没有收藏。按惯例我希望能找到收藏该图书的地方让他可以到对口馆去求助,先查了浙江主要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没收藏的,再查上海图书馆,也没有,又查国图竟也没有。而到网上搜索很容易可以搜到该图书的信息,的确比较贵。所以估计该书就属于没被收入各种提供给图书馆的书目中,而即便网上有相关信息,那些馆藏要求明显符合收藏该书的图书馆都没有收藏。
由此也想到,本来应该由图书馆收集整理并提供利用的资料,究竟有多少都被图书馆遗漏了?比如,大量文革时期的资料,国外和港台地区图书馆的收藏都比国内图书馆丰富。当图书馆急于到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中去寻找自己的一席位置的时候,是不是把自己的立足之本丢掉了许多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