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业余点评嘉宾点评科网业余歌手

已有 3946 次阅读 2013-8-27 20:19 |个人分类:娱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偶这个业余点评嘉宾因为要宣布一下科网好声音开始了,想想好声音这样的盛事开幕总不能像体育比赛那样哨子一吹便开始,也得有点样子,上海话说的是要有“腔调”,便写了篇博文,顺便科普了一把唱歌比赛的一般做法,看那些选手急吼吼的样子,眼见得可能陷入混战,也要弄点规则,当然,规则还可以修改滴,这不,科网德高望重的小文老师居然也难得搀和了一下,给选手划了一个高难度的道:“科学网粤语斗歌歌词”,不过好在选手都在广东,好像这个道划得很对口滴,看他们是否接招了?言归正传,偶为了说明同一首歌因为适合了选手的条件便会表现得好一些,举了两位大侠都唱过的《卓玛》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两首歌,我认为前者是曹大侠唱得更好,而后者却是曾大侠更胜一筹,谁想却引来曾大侠的疑义,其实是不服气并转为对偶的点评的不满,所以,偶虽然作为业余点评嘉宾,但也要交待一下,自己评歌的一些基本原则,顺便也指点一下选手后面选歌和比赛的一些注意点。

        先点评一下两个选手,本来应该也点评一下安博士的,不过看来他是死活不开嗓的,偶也先省了这个力,虽然他倒是费心费力点评过偶几次。曾曹两位,虽然还是只能算业余歌手,不过在科网怎么也算是歌唱水平名列前茅滴,所以听他们的歌便不是只看音唱得准不准、节奏对不对,或者高音有多高、低音有多低,这是属于初级水平的,便如小学生学写字,先要学会不写错,写得好不好可以暂且不管。但上一层次后,比如开始练书法了,便不是仅看字写得对不对,而要看写得好不好看,临摹的是谁的字,写得像不像。再上一个层次,则会要求写的字要有自己的特点和发挥,也许有些字用小学生的目光看便是写错的,如有些行书,更别说草书了。那么偶认为曾曹两位怎么也应该到了写行书和草书的阶段了,所以,听他们的歌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对歌的理解、投入了多少情感、情感的表达是否恰当到位加上声音技巧的应用等等,至于某个音是否唱错或没唱出来,或者某个地方加了几个装饰音,这都不应该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当然,如果你把行书写成了隶书那肯定不行,但行书中多加点潦草却是完全可以滴。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偶认为《卓玛》这个歌是曹大侠唱得比较好,也许从音准上曾大侠是每个音都唱出来了,但偶认为他的毛病其实正是在于太注意把每个音都要唱出来,有点用力过猛,有些地方就显得不圆润不流畅,而且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就不那么充分。曹大侠这个歌有些尾音的确被忽视吃掉了,但整体上很流畅完整,情感也显得更加饱满。而《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个歌是曾大侠唱得最好的歌之一,发挥了他音域宽和声音的长处,而曹大侠则在高音和低音转换部分略显吃力。

       这两个歌其实很能体现两个歌手的特点,曾大侠注重技术和细节,但略显死板,很少有自由发挥,特别是对音准和节奏太过讲究,为了卡那个节奏经常忽视整个音乐的流畅性,也有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毛病,因为曾大侠唱得多,偶听得也多,挑他的毛病也就多。在表达情感方面,曾大侠习惯用声音的轻声唱或高声唱来表达,很少考虑改变一些节奏和唱腔,所以这种表现方式唱民歌好一些,流行歌曲那种比较自由的表达和随意改变歌的形式他自己便不能接受。曹大侠的歌偶听的不多,不过他对每个歌的讲究却是领教了,他会找关于歌的背景、作者等资料,还经常比较不同人唱的不同版本,所以对歌的理解更为深入,这在表现情感方面一定会占优,而且演唱的时候曹大侠也更为自由洒脱一些。可见,这两人应该是各有所长,有的一拼。

       所以,最后的比赛应该注意的便是选歌了,选对了歌可能就赢了一半。偶自己认为选歌首先一点要自己喜欢,其次是适合自己的声音和音域。我发现许多人都不太喜欢调音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KEY,那些专业歌手都不一定唱原调的,而是调到自己最有表现力的那个KEY,这样才能唱起来自如,表现力也强。此外还要考虑歌的特点,有些歌需要表现高音区的嘹亮高亢,选的调以能唱出那个最高音为准,尽量往高调,而有的歌需要表现低音区的深沉浑厚,则选的调以能唱出最低音为准,尽量往低调。而一些音域跨度不大的歌,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则以自己唱起来最舒服为好,因为这个时候声音的表现力也最强。这应该是自己选歌和定调的一些经验之谈,算是作为点评嘉宾与选手交流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720198.html

上一篇:科网好声音开始了
下一篇:梦中的那片草原
收藏 IP: 61.175.193.*| 热度|

24 曹广福 陈小润 武夷山 张忆文 赵凤光 徐晓 李学宽 王锟 陆俊茜 燕文韬 蔣勁松 唐常杰 吕洪波 丛远新 贾伟 zzjtcm aniuaniu xyxy220 pingz1117 yuweihong slh2012 ztanztan xuyiganghz lihuas42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