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确定最后一个单词你没有拼错?”
“没有。我知道你认为应该是What a pity! 可是我要说的就是What a piti !"
“那piti是什么玩意儿?”
“欲知详情,且容我慢慢道来。”
pi ti 是两个字的汉语拼音,如果注上音调就是pì tī。这两个字成双成对,不宜拆分。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字居然没有被简化。
关子卖够了,现在给出谜底:鸊鷉
鸊鷉是一种水鸟,英文名是Grebe。词典上说它似鸭而小。我看一点都不像鸭,首先其喙非宽扁状,而是窄尖状。嘴巴的颜色也非黄白而偏黑色。其次是瓣趾代替了蹼。身体自然也没多少相似之处。从头到脚都不一样,如何说相似呢?真觉得词典的描述有点粗。唯一相似之处是习性,鸊鷉善于潜水却不善于飞翔,飞的本事却是不如野鸭子的。
真不知道古人为什么给这种鸟取这么复杂的名字,不仅如此,还有另外两种写法:鷿鵜,鷿鷈,怎么样?够繁吧?大约这几种写法太费劲,于是民间给它起了不少别名:油鸭、刁鸭、水鸰仃,水葫芦、王八鸭子、水子钻等。
查资料发现古人没有少消费这种鸟,一是以其脂膏涂刀剑以防锈。如李贤注引扬雄《方言》(《方言》是中国据称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学著作,成书于2000多年前,作者扬雄)“野鳧也。甚小,好没水中。膏可以莹刀劒。”二是入药入食。在《食疗本草》和《本草纲目拾遗》等书中都有记载。如今提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鸟类,这些古人的观点还是作古的好。
前不久去湿地采风,发现原本是天鹅、灰雁、野鸭以及白骨顶乐园的水泊中突然多了一家客人。在水泊的中央,平添了一个温暖的巢,上面端卧着一只我从来没见过的鸟儿,像是在孵蛋。距离有些远,400mm镜头都有些吃力。不管咋样,还是让我兴奋,于是端起相机,拍了几张,后来发现又游过来一只同样的鸟儿,衔些水草加固水中的鸟巢。原来这是一对伉俪。我远远地观察着它们,继续拍了一些二鸟共筑爱巢的情景。
本来不知道此鸟的名字,打算上科学网求教。按着习惯,在求教之前,先问网络,居然查着了,此鸟正是鸊鷉!
What a piti !
(1)
(2)
(3)
(4)
(5)
(6)
(7)
(8)
(9)
(1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