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里,学术圈子大概都在忙碌着两件事儿:一是学生毕业,二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评审。
(一)学生毕业。(所内外)学生们的硕士、博士论文要评审,摊到每位教授手上,少则两三本,多则十来本。读完一本博士论文需要多少时间?写一份评语需要多少时间?名义上,评审时间有deadline,可时间未到有的学生就会来催你,说他答辩的日子已经定好了。让你身不由己。(看在他导师的面子上,也只得去加个班,把它做了。)
学生们的论文答辩蜂拥于五月底。少则大半天里有一个学生答辩(好像还有那么点答辩的意思),多则在一个半天里将四个学生一起“批处理”搞定。教授们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连周末都不得休息。少者要参加一两拨,多者有几拨。
(二)基金项目评审。据说基金委收到的申请书逐年递增。各类项目的评审指派到每位“专家”身上,少者5-6份,多者数十份。最多者据说可达到80多份。看一份申请书要花多少时间?写一份评审意见要花多少时间?如此下去,如何保证评审质量?如果真的是每一份申请书都认认真真地去看、去评,时间何来?
有人将中国的科研说成是“蝗虫般”的行为(铺天盖地,人满为患,成灾)。也有人苦恼地困惑过“为什么我们这么累,却没有多少成果?(无用功太多)”说来说去,还不都是中国的“国情”闹的。人口多,“研究型大学”多,教授多,博士多,大家都要吃饭,都要生存。竞争激烈呀!博士也好,项目也好,数量多了,质量还用问吗?
对于低水平上重复所导致的资源(包括钱、人力、智力、时间)浪费,我们好像真的是很无奈。试问,我们真的是需要培养这么多的博士吗?我们真的是需要有这么多的人来做“基础研究”吗?五月份如此忙禄(折腾),真的是很有意义吗?
非洲蝗灾(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235144.html
上一篇:
中德之间,差距何在?下一篇:
Workshop Should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