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学会提问

已有 5842 次阅读 2009-2-15 21:31 |个人分类:《创造思维新编》书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第一章  学会提问

第一节  从屈原的《天问》说起

屈原(约前340-前278)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楚国贵族出身。做过仅次于楚相的左徒。在政治上主张法制,任用贤能,得罪了朝中权贵。他还主张联齐抗秦,引起秦王愤恨。秦王派张仪到楚国,与楚国的奸臣相勾结,竭力排挤屈原。屈原遭子兰等人谗毁,先后两次被怀王和襄王流放。在流放中屈原仍忧心国事,盼望能重回君王身边。在痛苦悲愤中,他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抒发悲忧之情,指斥奸佞之徒壅君误国,后投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乃是千古名篇。《天问》这首诗全诗由174个问句组成,对天、地、神、人等各方面提出问难,表现了屈原探索事物根源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同时也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天问》又是一首史诗,叙述了由天地初开直到屈原身边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这首长诗想象丰富,句式灵活,音调铿锵,十分优美!郭沫若于1942年创作的话剧《屈原》,讴歌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此剧写于皖南事变之后的重庆,意在揭露与控诉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迫害抗日志士的行为。剧作感情奔放,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

由于屈原的原著系古文字所成,今天的读者很多人可能难于读懂。现借耿建华先生之注释,摘录一二,以便与之共享这一不朽经典之精华。

屈原在《天问》中写道: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就是说“试问远古之初的情形,是谁传说下来的?那时天和地尚未形成,根据什么加以考证?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即:那时天地浑沌不清,谁能穷究当时情况?所谓元气只能想象,怎么能看清它的模样?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参合,何本何化?即:白天黑夜的变化,始于哪时哪分?阴阳参合化生万物,什么是它的原本?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即:天共分九层,是谁度量出的?这个样子有什么功用?是谁最早建造的?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即:天轴上的绳子拴在何处?天的极顶是怎么架上的?八根天柱如何擎天?为什么向东南角倾斜?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即:九天的边际在何方?天安放在什么东西上?参差错落拐弯抹角,谁能把它数细详?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即:天在何处与地相合?十二时辰怎么划分?日月安附在什么上面?众星怎样错落分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即:太阳从汤谷升起,晚上在蒙汜停宿。从天明到夜晚,它究竟走了多少路?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即:月亮有什么功德!死后又能再生?对月亮有什么好处,而让顾兔在它肚子中?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风安在?即没有丈夫,从哪儿来的九个儿子?疫鬼伯强住在何处?惠风又何处吹起?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臧?即:为什么天门关上就黑暗?为什么天门打开就光亮?东方还未亮的时候,太阳又在何处躲藏?……东流不溢,熟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即:江河东流入海,海也不满溢,谁知道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大地的东南和西北,各有多少的长度?……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即:四条腿的雄蛇有九个头,来去倏忽生于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人能长生不老?那些巨人在把什么看守?……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以使至代之?即:上天把使命赐给君王,君王应如何谨慎?既让他管理天下,为什么又更换别人?……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即:秦景公有一条猛犬,弟弟为什么一定要?想以百辆车来交换,结果把禄位都丢掉。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即:傍晚时雷电交加,归去又为什么担忧?君王不保持自已的尊严,又怎能求得天帝保佑?……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天问》的最后这一句是:我敢说君王如果昏愦,国运必将不能久长。何必定要证实我的预言,让我忠直的名声永远传扬?

《创造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或是提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

《天问》给人的启示是一言难尽的。古往今来,有多少的贤能之士、谋略之辈,无不在“屈原”的这一薰陶之下,萌生了无限的智慧,发出了许多发人深思、扣人心弦的设问,人们总是说,“您问吧,我洗耳恭听”。君不见,那“一问三不知”者,其实大有人在。而要说,“谁也问不倒”这大概就未免有点“狂”了。

天问者,天怎么会发问呢?那么人去问天吧,又难免有大不敬的嫌疑,还是屈原聪明,既然不能去问天,那就只好不说“问天”而说“天问”,反正大家都心照不宣。天是至高无上的,“水”呢,水对于生命来说也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也有人做起了《水问》的文章(见于2008.12.2中央电视台CCTV2的节目),节目中说的是昆明和嘉兴两地的湖水污染处理问题,继而说到全年全国排的污水有536.8亿吨之巨,其处理起来,任务之艰巨,实在惊人!因此,专家们预言,未来的战争可能不再是“石油之战”,而是“水之战”。地球上这最后的一滴水,也许就是人们的“眼泪”。

大家来问吧!问天,问地,问水,问油,问事,问物,问人,问神,问鬼,问仙,问佛,问无,问有,问零,问1,问开,问关,问矛,问盾,问合,问分,问智,问愚,问是非,问难易,问虚实,问异同,问动静,问连断,问新旧,问进退,问阴阳,问正反,问生熟,问黑白,问好坏,问美丑,问大小,问明暗,问数量,问质量,问过程,问结局,问问题,问答案,问整体,问局部,问今天,问明天,问过去,问未来,问应该,问必需,问可能,问大概,问也许,问自已,问旁人,问路,问道,问因果,问缘由,问为什么,问怎么样,问生老病死与万寿无疆,问真善美与假丑恶,问小而无内与大而无外,问一泻千里与寸步难移,问几家欢乐几家悉愁,问:怎样欣赏“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问为什么要研究1+1≠2的各种思路,……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问,都可以想,从这里出发,从这里努力,从这里深入,从这里攀登,百折不挠,使自已的大脑永远沿着科学的轨迹向前延伸,总有一天,你总能成为一位“智者”,一位了不起的“智多星”。

第二节 向毛泽东学“提问”的智慧

“智慧”是什么?怎样增长人的智慧?破除“智慧”的神秘有何积极意义?智慧人人都有,各有巧妙不同。怎样发现“开发智慧的智慧”,这也许就是创造学家们的使命所在。从中国文化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可以去吸收各种各样的“智慧”为我所用;也可以从《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些经典中来学习智慧;从各国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和科普图书象《十万个为什么?》这些知识的海洋中去观赏智慧;也可以从各种浩瀚烟海的图书文献,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产生的“新知识”中去吸取智慧的营养,特别是通过各种“名人传记”、“名人日记”、“名人文选”、小说、剧本、影视、歌曲……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学习“智慧”的好教材。实际上,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乐于学习并善于学习的人,智慧将与我们的生命同在。作者对于“智慧”的献言是:“有‘智’者事竟成”。(见《中国共产党人格言宝典》,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03.12版及《中华精英格言名典》,中国图书出版社,北京,2006.1版)。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访问过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我们的航船“丰康山”号停泊在卡塔尼亚这一美丽的港湾内。卡塔尼亚是一座古老而优美的港城,它的远处有一座世界著名的“安特纳火山”,这是一座欧洲著名的活火山,日夜不停地在吐着浓烟,好像随时都想要爆发似的,使人有点不寒而栗。

据说历史上,火山曾几度吞噬了这座城堡。岛民却毫不在意地在这儿宁静的生活着。别看这城堡不大,岛上却也有着一家书店,通过交谈,店主是一对年青夫妇,男的是学历史的,老板娘则学的是文学。他们对东方龙的世界的向往,对毛泽东的崇拜,实在都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书店玻璃橱窗内最醒目位置放置的是《毛泽东选集》、《万里长城》、《中国京剧》和《北京菜肴》。这一情景,令我深深难忘。

世界拳王泰森在服刑期间成天研读《毛泽东选集》,爱不释手。再度出山时,他的右臂上还刺了个毛泽东头像,一上台只几下子就赢得了对手,全场一片惊异。当记者采访时,他说:毛泽东说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伟大的智慧!

毛泽东作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之一,不管你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还是古巴元首卡斯特罗,作为一位当代的政治家或者是思想家,是军事家还是诗人,既使是书法艺术,亦令世上的一切文人墨客刮目相看,无限钦佩!如果说今天的中国老人,当年学《毛泽东选集》,多少带点“组织决定”的意思,而今天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毛泽东选集》热,则完全是一种“百凤朝阳”的文化景观。

北京红旗出版社于2001年9月出了一本新书,名为《跟毛泽东学智慧》,闫奉平主编。书中分50个标题,分别论述了毛泽东的智慧,即:大时空观,把握历史走向,洞察先机明察秋毫顺势借势造势掌控局势未雨绸缪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谋之下”(发动群众)培养自己的队伍建立有主义的队伍以精神的力量感召人战略与策略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以退为进一张一弛克制容忍 、以成大谋用两手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小事做起……多么的蔚然壮观。

一个标题,就是一个命题,一个问题。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一代领袖、一代诗人,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世界的高度、哲学的高度,深谋远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他的思想是我们学习的宝库。

毛泽东谋划大局、创造大局、驾驭大局的过人胆略,连美国的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都钦佩地说:“此人气魄很大,是从全球战略上考虑问题的”。巴基斯坦前总统布托说:“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中,使人们领悟到许多人生必须去探求的真理。例如: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知与行的问题;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问题,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关于分清主流与支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群众的智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分清敌友,化敌为友,刚柔相济,以退为进,有理有利有节,以及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等等人类的大智慧,历史才选择了毛泽东,开辟出了一个“毛泽东时代”。

从这里,也使人们看到了“学会提问”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让我们翻开《毛泽东选集1~4卷》来看,毛泽东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在此主要是摘录那些带有直接疑问语气的标题。以便进一步引伸对《创造学》关于“学会提问”的认识。

(1)中国向何处去?(《新民主主义论》第一部分);(2)《质问国民党》(1943年7月12日);(3)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4) 《“友谊”,还是侵略?》(1949年8月30日); (5)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6) 《所谓“过分”问题?》(见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7)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1933年10月);(8) 《如何研究战争》(见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9)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同上);(10) 《为什么提起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见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11) 《抗日游击战争的六个具体战略问题》(同上);(12)《问题的提起》与《问题的根据》(见于《论持久战》1938年5月);(13) 《妥协还是抗战?腐败还是进步?》、《为什么是持久战?》(均见于《论持久战》);(14)《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1948年5月24日);(15) 《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1949年2月15日);(16)《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1949年8月28日)……

毛泽东的诗词里也有许多绝妙的“问句”,试摘录如下:

(1)“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七绝·咏蛙》,1909年);(2)“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四言诗》,1915年);(3)“人有病,天知否?”(《贺新郎·别友》,1923年);(4)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见《沁园春·长沙 》,1925年);(5)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菩萨蛮• 黄鹤楼》,1927年);(6) “今日向何方?”(《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7)“此行何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8)“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9)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10)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11)“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 六盘山》,1935年10月);(12)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13)“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14)“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8年7月1日);(15)“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登庐山 》,1959年7月1日);(16)“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欲何如?”(《七律•读报有感 》,1960年6月13日);(17)“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年1月9日);(18)“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杂言诗·八连颂 》,1963年8月1日);(19)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1963年12月);(20)“铜铁炉中翻火滔,为问何时猜得?”(《贺新郎· 读史》,1964年春);(21) “借问君去何方?”(《念奴娇·鸟儿问答 》,1965年秋);(22)“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诉衷情》,1974年)

在人类文化的长河里,让我们在先贤们的“提问”之伟大智慧的鼓动下,扬帆启航,刻苦读书,坚持实践,胸怀大志,必有所成。

第三节 “问”的多样性与无限性

一位学生听了《问》的讲座之后,对老师哼起了一段歌谣:妈妈的“问”,甜密的“问”,让我思念到如今。其实,又何止“如今”,普天之下,宇宙之中,一切的时空,天涯海角,都在“问”的思索之中,都充满着“问”充满着“爱”。只要有人在,就有“问”。因为,“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一曰思想,二曰思考。除非“大脑”已经死亡,因此这正是人们关注“思维科学”的要义所在。

常言道:学问,学问,“学”“问”不可分,要学就要问。以前有一段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口诀,叫做: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话如今已很少有人提及,但其作为一种对于“问”之悟,倒也不失为一家之言。

有问就有答。似乎“问”是因,“答”是果;而“答”又引来新的“问”,则“答”又从果转化成了“因”,如此这般,鸡生蛋,蛋生鸡,没完没了。

问答者,有问必答,有问有答,有问无答,且问且答,问中有答,答中有问,问而不答,随便问问,不过探问,有何可问,模糊的问,综合的问,如中医的看病,问闻切(脉)视等等,不一而足。

国家召开“新闻发布会”。使来自各方的记者们有了大显“问”的才华之大好时机;电视台上演的崔永元节目《小崔说事》,小崔与赵本山、宋丹丹的“对话”,一问一答,无比精彩;水均益的“高端访谈”,采访记者与那些国家元首、世界名流的一问一答,多么睿智,令人感到“一览众山小”;大学里的学位论文答辩,答问之间,科技创新,敢为人先,哲理文思,高处不胜寒;访亲会友,闲谈古今,问趣横生,曲径通幽;问之闻之,无穷无尽。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历来有关“设问”“存疑”等等的论述,不胜枚举。[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长进,也就是进步。[宋]陆九渊也说过类似的话: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清]魏源称:疑乃悟之父。还有人说: “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部对谬误怀疑的历史。”正是在人类“生疑能力”的驱动下,人类社会才得以滚滚向前。还有人说:没有问号的哲学,在精神和勇气上是枯萎了的哲学,是停止了呼吸、死了的哲学。

的确,不管你喜不喜欢思考,人类就是因思考而存在。思考,并非只有伟人们才思考,平民百姓也在思考;革命家在思考,宗教家也在思考;教师在思考,学生们也在思考,思考力可以通过环境来培养,通过训练来提高。

宗教家赵朴初先生与毛泽东的一段对话,成了一段真言永留人间。毛主席问:“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佛教有这么一个公式吗?赵朴初:“有这么一个公式。”毛主席问:“么先肯定,后否定?”赵朴初:“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这就是赵朴初(1907-2000)于1995年5月7日写在李延声为赵朴老画像之下的话。

又譬如,“O”是几?O发明最晚,对人类和科学贡献最大。在没有发明“O”之前,108个只好写为99个,之外还有9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专门表扬过O。既不正又不负唯一的一个中性数。1~9这九个数码的数量是被字面限定了。面O,如组合为90,这个O相当于81;如组合为900,这个O相当于各值445.5,合值891,再加9,正好900。老子《道德经》中有哲理性回答 ,第十一章的“无之以为用”;第三十七章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无,恰如教学中的O,它不表示什么也没有,而是一张白纸,才好画我们想画的画。

摄氏O度,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相当于华氏32度,绝对温度273度。你若从“某一点”向北走10米(取正值),向南走10米(取负值),即-10﹤0﹤+10。值得注意的是O不能做除数,因为任何数与O相乘等于O,所以说,除数是O的话,商就不存在。否则就有可能引出错误的结果。

请看下面的推演:

设A=B

A2=AB

A2 - B2=AB- B2

(A+B) (A-B)=B(A-B)

A+B=B

但  A=B

即  2B=B

所以2=1

 这当然是一个“小儿科”式的错误。然而,犯“简单”的错误者,生活中并不罕见。如今,社会上的骗子,屡屡得逞,其实他们的手法也都非常简单,许多“神医”、“仙姑”们的文化也都十分有限,几近文盲,而被骗者甚至还颇有点文化,连大学家属楼区,偶而亦有所闻,数十万元之巨款,竟“稀里糊涂”地被人轻易骗走。如今社会上的各种“骗术”,更是层出不穷,可悲,可叹!

正如许多学者所言,真理本来都是非常简单的、朴素的。辩证法不也是研究个“一分为二”吗?《周易》不也是讨论个“简易、变易和不易”吗?计算机不也是基于一个“二进制”吗?人的死和活,不也是只差个是否“停止呼吸”吗?许多哲学家说:人生往往是不会做“加、减”法啊!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一部《论语》呢?孔子曰:忠恕而巳矣,一个“仁”吧,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位漫画家画了一根从屋顶垂下的绳子,一个人顺着绳子爬了出去;面另一个人,则把绳子打了个结,悬梁自尽了。绳子还是那根绳子,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观念不同,心境不同,思路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悬梁者,只不过对绳结系成的“O”以为是一种解脱的手段罢了。

苏东坡的《琴诗》读来也非常有趣,甚至有人把它编入《现代系统工程》的绪论,诗云: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为什么不是最好的?”美国总统卡特的座右铭,并以此作为他自传的书名。卡特在海军学院毕业时,第一次见到著名海军上将里科弗,上将让他爱讲什么就讲什么。卡特是820名毕业生中的第59名,于是里氏问道: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这是卡特永远无法回答且无法忘怀的问号,从而成了总统阁下反躬自问的座右铭。

苏格拉底关于《正与不正》的论辩,一问一答,那也是太精彩了!欧西德:我生平所做之事,无

有“不正”的。 

苏: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 

欧:能。

苏: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不正。

苏:偷盗呢?

欧:不正。

苏:奴辱他人呢?

欧:不正。

苏:克敌人而奴辱敌人,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你方才说奴辱他人和偷窃都是不正,现在又为何说正呢? 

欧:以前是对友,现在是对敌。 

苏:假如有一将军见其军队士气颓丧,不能作战,他便欺骗他们,说“救兵将到,勇往直前吧!”因此大获胜利。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味很甜”。小孩吃了,救了性命。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你的朋友因神经病取刀自杀,你将他的刀偷去了。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你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何以现在又可以对友呢?

欧:苏格拉底,我不能答你了。

还有一个算命问卦的故事,旧时有三个考生多次赴考皆名落孙山,今年又要赴京赶考,考前想去算个命,问问运气如何。于是找到了算命先生,三人说明来意后,瞎子神卦,名叫“张铁嘴”,也不说话,只伸出一个手指作答。三人付了钱后,各自回家,谁也不知瞎子说的是什么瞎话,谁又觉得似乎先生说得也有一点道理,到底什么道理谁也说不清。聪明的读者一定看懂了这个故事,这叫“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 “似答非答”,“因为是正确的,所以是正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九九归一”,你想:三人中有一个能考上,三人中有一个没考上,三人无一人考上,三人中无一人没考上,不都是在这一个指头上吗!

由此可见,要想看清这眼前的世界,视觉器官并不是首要的,关键在于大脑,在于大脑科学地思维,辩证地思维,从根本上去把握世界。

《聊斋》里的“鬼”其实说的往往是“人”;而很多剧情中的“人”则确实是“鬼”。庙堂里的弥勒形象,两旁的对联,说是“佛”说的,其实不都是人说的吗!佛在我心中,我在佛心中。台湾省江喜祗园的弥勒佛说:“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福建鼓山涌泉寺中的弥勒说:“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更有与佛对话者,文思尤为奇妙。例如仓央嘉措《问佛》一文。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它没有“问”谁,也不要求有“答”,它只是利用汉字的“多音法”加以引伸,啊!汉文字如此博大精深,怎能让人不淘醉?怎能让人不驻足沉思?怎能叫人不自豪?试看:

海水潮,朝朝潮 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海水潮,朝朝潮 朝朝潮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长涨消

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长长涨,长涨长长消

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长消

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长涨,长涨,长长消

海水潮!潮!潮!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涨!涨!长涨长消

在《庄子》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的寓言故事。在《秋水》篇,有一段关于“鱼之乐”的故事。极富哲理,深受读者的厚爱。有道是: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悠自得来游去,是鱼的快乐啊”惠:“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不知道鱼的快乐,完全可以定的!”庄子说:“我们顺着先前的话说。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鱼之乐”三个字意境之妙,玄之又玄,大“道”之乐也。你把它题在一幅画上,很得体。这幅画上可以“有”鱼,亦可“无”鱼。它可以是一幅“荷花”,池中可能仅廖廖数笔,或者是繁花似锦;可以是一尾鱼或一群鱼;可以是同类鱼或异种鱼;画面上可能有“扁舟、小鸟”或者是“蝴蝶、兰天、月亮”;可以是“水中鱼”亦可以是“美中餐”;或“无”此一切。就是题在一幅“人物”画、山水画上亦未尝不可。其实,就是“三个字”,更抽象,更令人遐思不已。“鱼之乐”这三个字,放在假山上,条幅上,刻在大山体的摩崖上,画在茶壶上,酒杯上,笔筒上,真乃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可以在各处相会,随处相见,宾朋相赠,老幼咸宜,可登大雅之堂,更不妨“孤芳自赏”,自娱自乐者也!易中天先生为“美女”教授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作序,用了一个“灰色”的孔子之妙言,令许多读者钦佩之至,“灰色”乃天下极易“搭配”之色彩者也。“无为而无不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未言之言是为至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留在宣纸上的“空白”处即为天空之白云。“笔断意连”,无为有时有还无。“大智若愚”,愈是大学问家愈是感到自已的“无知”,天下大概只有傻瓜才自认为自已最了不起,舍我其谁?“鱼之乐”之深邃,恕我难以尽言,引玉得玉,美哉善哉,让普天之下尽欢“鱼”,……

著名作家余秋雨写过一篇文章叫《进化》,什么叫进化呢?他说: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又立即理解,那也不是高招。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我们一生所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亲也未必能深刻理解。父母亲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 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这就是大科学家牛顿留给我们的珍贵名言,在我国几乎妇孺皆知。但能想出大连星海广场的海边那本巨大无比的“书雕”者,恐怕是凤毛麟角了。

本书写到这里,愈写愈觉得无法收拾了。愈写愈觉得有更多、更精彩的东西值得去写。何止 “挂一漏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佛主说:世上人法无定法而后知非法法也;人间事了犹未了何不以不了了之。

怎么来“收”呢?下面我们再引入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国家元首。一个宗教家,一个是政治家。一个谈的是如何构思一所理想大学,一个表达的是“宠锡殊荣,授余以学位,心感何既。”一位是英国的红衣主教,一位是美国总统。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年代、历史背景都不相同,而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的理念,对创造的看法,对思维的研究,对人与社会的分析,对塑造人才之探讨,亦都颇具匠心,不愧为历史上之名篇。其译文之修辞遣句皆颇为斟酌,称之为范文决不为过。作品原载董家骧、臧永清主编的《中外名人演说词大观》一书,特此谨表谢忱。

让我们先来欣赏威尔逊总统的大作:《人类精神已醒悟-在巴黎索尔明大学获名誉博士学位时的答词》。

校长先生、学长先生:

顷荷巴黎大学校宠锡殊荣,授余以学位,心感何既。贵大学人才辈出,名誉彰著。全球学界莫不闻风景仰。余因此得与诸名儒把臂入林,尤为无上荣幸。乃者贵校长所言之教育原理,此在法国,固已奉为南针,见诸行事。即余在美国,亦当设法提倡之。盖深幸与贵校长之嘉言,不谋而合也。余平日感想,以为教育主旨,在能提醒精神。彼文学上之宏篇佳著,传诵艺林者,岂有他哉。亦人类精神之表示耳。人类之良知,经古来名儒哲匠,阐发奥秘,笔诸于书,日有警醒之象。此良知之觉悟,即教育之方便法门也。世人当谓此次所经恶战,非特国与国之战争,亦两种教育制度之战争。斯言也,可谓实获我心。此两种教育制度维何?即一为外铄制度,用科学而废良心;求智识而忘德义,纵人心之才能,以肆恶于人类。一为回想制度。使回想人类之嘉言懿行,与其以强毅不屈之精神,争公理求自由之历史是已。此次大战,自由主义既大获胜利。即可征第二制度之精神,已无敌于天下。道德之势力,独大风焉。今方披靡全球,一日千里,苟有逆风而行者,行见其受辱而踣耳。

日内会集此间以商订和约者,非人类之主宰也,实为人类之公仆。故责任大,仍属轻而易举。惟彼专己奋私,不遵人类之命令者,则必自取咎殃,于世界史上,永留话柄耳。余所主张之国际同盟,其观念亦正在此。盖欲使其为人类有机体之道德势力,用以宰制世界也。无论何时何地,苟有人设阴谋,图侵略,则此良心之光,必将洞烛其奸,毫发无隐。而世人亦必群起诘责曰:“尔意何居?讵非欲破坏世界之幸福耶!”

世间各种问题,苟能开诚布公,大都可迎刃而解。彼中欧诸国,果能费半月之力,将此战目的,一加研究,则战祸又何致发生乎!若能研究一年,则更无发生战争之余地。余所谓此次之战,与大学精神有密切关系者此也。任举何事,凡足以抑制人类心灵,阻碍思想发达者,与夫有害于真理之输入,身心之修养者,皆与大学精神不相容。而大学生徒,尤可藉时势之力,盖励其迈往精进之心,大学所提倡者,为真理之精神。今则此种精神,业已大占胜利矣。抑余尤有引以自豪者,则余当以一大国之公共生活,阐发大学精神也。今日诸君锡余以宠荣,实不啻宠荣余所代表之人民。余所欲表白之精神,亦即余所代表之人民之精神也。余,人民之公仆也。其拥护自由之功,以其所服务于人民者为正比例。诸君赠余学位,是益增余大学生活之光荣也。此余所愿掬诚以谢者也。

注: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年):民主党人,美国第28任总统。早年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历届总统中,他受教育最多、学历最高。

完成学业后,他先后在大学中任副教授、教授。1902年,他被推选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在校长职位上,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既表明了他的锐意进取精神,又充分体现了他杰出的管理能力。因而,这是他走向日后总统职位的第一个政治契机。

1910年,54岁的威尔逊当选为新泽西州州长。在1912年的总统竞选中,他大胜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而当选为美国总统。

当选总统后,威尔逊在校长任上和新泽西州州长任上表现出来的锐意进取精神和改革的勇气就体现得更为明显、更为彻底了。实践证明,他当时的一系列改革活动是成功的,他也因此获得了国内人民的深切信任。

在对待国际问题上,面对烽烟四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尔逊先是采取静观的态度,这是他得以连任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是不失机地对德国宣战,这一方面使美国的孤立主义形象得以改变,另一方面,又使美国在战争中尝尽了渔翁之利的滋味。此后,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其引人瞩目。

威尔逊是一位颇善言辞的政治活动家,他的演说作品,堪称经典。不仅文章结构相当巧妙、精致,思路机智、严谨,读者将为他的语言魅力所折服。

另一篇文章是《关于大学的概念》,作者为约翰·亨利(1801-1890):英国宗教领袖、教育家。曾就学于牛津大学,1846年成为红衣主教。

1854年柏林成立天主教大学,约翰·亨利任校长。为准备该校成立,约翰·亨利发表了一系列演说,《关于大学的概念》(一、二)是其中的两篇。这两篇都是颇有学术意味的演说。在《关于大学的概念》(一)中,通过比较两种类型的大学,阐述了自已关于大学的看法和理想中的大学模式。他认为,大学是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学生们得以相互讨论、相互教育、广泛地涉猎、深入地思考,这种观念就是在今天也自有其意义。在《关于大学的概念》(二)中,约翰·亨利回答了什么是最成功、最奏效的学习,为人的积极性、能动性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这两篇演说除了都很有学术意义外,成功之处还体现在,它们都很简短,平易,都能深入浅出,使人听后明了、信服。正文如下:

(一)各位先生, 我向你们声明,如果有 两种大学,一种是 所谓的大学,它不提供住宿,不督察学习,对修满许多课程考试及格的任何人都授予学位。还有一种大学 则既无教授 也无考试,只是把 一定人数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过三、四年之后把他们送出学校,象人们所说牛津大学近60年来所作的那样。如果要我在这两种大学中选择,问我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加有利于知识的训练――我并不从道德的角度说哪一种更好, 因为显而易见的强制性的学习必定好而懒散则极为有害——如果我必须断定这两条道路中哪一条在训练、塑造、启发人的头脑方面更为成功,哪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更加适合现实的任务,训练出更好的公职人员,产生出通晓世情的人和名传后世的人,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那无教授也不考试的学校,它优于那种强求学生熟悉天底下每一门科学的学校。……

……当一大群年轻人,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等特点,来到一起,自由密切交往时,即使没有人教育他们,他们也必定能互相学习;所有人的谈话,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系列的讲课,他们自己逐日学得新的概念和观点,簇新的思想以及判断事物与决定行动的各种不同原则。婴儿需要学会理解由他的感觉传递给他的信息,这就是他本分要做的事。他以为眼睛看见的一切事物都近在身旁,后来才了解到情况不尽如此。这样,他就从实践中得知他最早学到的那些基本知识的关系和用处,这是他生存必须的知识。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也需要有类似的教育,这种教育由一所大的学校或学院提供。它的作用在本身领域中可以公平的称之为开阔心胸。……姑且勿论他的标准与原则为何,是真是伪,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至少它有培养才智的意图,承认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那些零星、繁琐的细节。这是有意义的教育,也能做出某种有意义的事来。一批最卖力气的教师在没有相互的同情与了解,没有思想交流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成绩。一批没有意见敢于发表、没有共同原则,只是教导提问的主考官也同样达不到上述目的。那些被教被问的青年不认识主考官,他们彼此也不相识,他们的主考官只在冷冰冰的教室里或在盛大的周年纪念日上向他们教授或询问一大堆种类不同、相互间并无哲理联系的题目,每星期三次或一年三次或三年一次。

……

……受到初步的教育之后,对于愿意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在图书馆里随意涉猎,顺手取下一本书来,兴之所至,深入钻研,这该有多大的好处啊!在田野中徜徉,和被放逐的王子一同欣赏“树木的说话和溪中流水的大好文章!”这该是多么健康有益啊!……

(二)

……

首先,最明显不过的是,这些例子,还可以有更多的例子足以说明知的交流,必然是扩增知识、启发思想的条件,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造成这种条件的手段。关于扩增知识与启发思想近年来在某些地方谈论很多,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同样明显的是,知识的交流并不是扩增知识、启发思想的全部过程。扩增知识所包含的意思,不仅是被动地将一堆原来不知道的观念接纳到脑子里,而是对涌来的新观念即时所作积极有力的脑部活动。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行动,将我们取得的知识素材转化为有条理和有意义;这是使我们的知识客体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体事物,通俗的说,就是将我们接收的事物加以消化,使之与我们原先的思想溶为一体;没有这些,就不会随之而生所谓知识扩增。各种观念来到脑里时,如果不把一种观念与另一种观念比较并为之建立系统,就没有知识扩增可言,我们不仅学习,而且将所学的与已知的进行对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心智在生长、在扩展。所谓启蒙,不仅是增加一点知识,而是将我们已经学到的和正在学习的大量知识吸收积聚起来,在我们的思考中心不断运转前进。因此,真正伟大并为人类普遍承认的才智之士,像亚里士多德1、圣托马斯2、牛顿或歌德(我说到这类才智时,有意同时举出天主教教会内外的例子),能够将新与旧、过去与现在、远与近联系起来看,因而能洞察这些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没有这种观点,就看不到整体,看不到本质和中心。用这种观点掌握的知识就不仅看到一件件事,而且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这样的知识便不仅是学到某样事物而且是一种哲理。

由此类推,如果摒弃了这种分析、分类、彼此协调的过程,即使再加上多少知识,人的心智也谈不上扩展,也不能算是得到了启发或具有了综合的理解能力。举例来说,我曾指出记忆力极好的人并不就是一个哲学家,正如一本字典不能称为语法书一样。有些人脑里有包罗万象的各种思想概念,但对这些思想概念之间的实际关系却一无所知。这些人可能是古玩收藏家,撰写编年史的人,或是动物标本剥制者;他们可能通晓法律,精通统计学,在各自的职位上都很有用。提到他们时,我不敢表示不敬。可是,即使有这些成就也不能保证思想不流于狭隘。如果他们只是一些博览群书的人,或是见闻甚广的人,那么他们还配不上“造诣高深”的美称,也不能算是受到了开明的教育。

同样,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见过大世面的人或是曾在他们的时代有显赫成就的人,但是这些人不会概括归纳,也不懂得如何观察。他们掌握大量有关人和事详尽的、新奇的、引人入胜的资料。同时,由于受到不十分清楚确定的宗教、政治原则影响,他们说及一切的人和事完全是一些就事论事的现象,引不出结论。他们对这些事物没有分析、讨论,说不出什么道理,对听者并无教益,只是单纯的说话而已,尽管这些人见闻很广,但没有人会说他们具有渊博的学识或精通哲理!

注释:①古希腊哲学家 ②中世纪哲学家。

综上所述,研究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求异性,将有助于人们去认识事物的单一性、朴素性和共同性。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毛泽东曾经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莱布尼兹也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进而言之,即使A、B二者毫无相似之处,然而就此而论,二都乃完全相同者也!质言之,无论是谁,只要你真正懂得了辩证法,你就拥有了一把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金钥匙。

第四节 创造思维100问

“创造思维100问”是本书作者献给母校大连海事大学百年校庆的一份礼物,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点学习心得,是为了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创造思维》系列讲座的一份讲稿。“百问”不仅寓意“百年校庆”,忆往昔,看今朝,百尺竿头展望未来,人人都应“百炼成钢”。我曾经在《创造思维》第一版时献言:未来必将属于一切有志于创造力开发的人们。至于刊出的是“108问”,有人说是大有《水浒传》寓意,108条好汉,个个都是逼上梁山的,我不加可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毛泽东也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自有英雄气! 

1、人为什么要长一个脑袋?

2、“劳动创造世界”的寓意何在?

3、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4、怎样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模型来打开思路?

5、为什么说“学贵善疑”?

6、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何解读其中的“善”与“愚”?

7、马克思曾经说过: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何在?

8陶行知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怎样给人们以创造的动力?

9、为什么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0、怎样理解《易经》中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

11、为什么说:生活中如果缺少创造思维,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将显得暗淡无光?

12、生命在于创造,这句话为什么能成为《中外哲理名言》?

13、莱布尼茨的“树叶的异同之哲学思维”对你有何启示?

14、“哥伦布站鸡蛋”的故事的创意何在?

15、当前思想文化界对“于丹之争议”分歧何在?

16、“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对人们有何教育意义?试用发散思维加以展开。

17、为什么说:一个仅仅只懂得化学的化学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化学家?

18、孔子曰:“君子不器”,对你的人生有何启示?

19、《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从《创造学》的原理如何解读?

20、李岚清同志“71岁开始学篆刻”且学有所成,在一些著名学府“办展览、做报告”,它的深远意义何在?

21、你认为一所大学的“著名”与否,区别何在?

22、一个人怎么叫做“有出息”?

23、试论述“成名成家辨”。

24、为什么说“创造不是靠别人来给你教会的”?

25、为什么有人不赞成:在校园里提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6、在教育方针中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何在?

27、中国女孩(朱成)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竞选学生会主席大获成功,有何感想?

28、从数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试谈对“眼见为实”的再认识。

29、试畅想“过河”的种种方法?

30、你打算如何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

31、试论四等分一方纸片的“无穷”方案。

32、为什么天上不能掉馅饼?

33、讨论“三人分2个苹果”的各种分法。

34、世界拳王泰森为什么特别崇拜毛泽东?

35、“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普遍意义何在?

36、“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及其哲理性探微。

37、防止环境污染的宏观思考。

38、“半瓶酒”的不同思考及其逆向思维?

39、遇事不钻牛角尖,你能做到吗?

40、据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幅版画是一只伸长脖子“一往无前”的乌龟,你能理解吗?

41、一些名牌大学为什么要倡导评选“杰出校长”?

42、怎么理解社会进步了,为什么有的人反而变的更傻? 

43、人们常说一个国家教育的失败,败在哪里?

44、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为什么实现起来如此之难? 

45、近年来,为什么“孔夫子”愈来愈受尊崇?

46、中国人为什么要在世界各地去设“孔子学院”?

47、《道德经》的内容你能知多少?

48、怎样培养你的“超越你的前一位”的竞技意识?

49、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思维的启示?

50、怎样培养自己的“主持人”意识?

51、你有盲目崇拜偶像的习惯思维吗?

52、怎样运用价值工程中的“投资效益比”概念?

53、试分析“上网”之心得。

54、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为什么?

55、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56、你是一个非常计较他人对你“说三道四”的人吗?

57、你有“表现欲”吗?

58、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之道”你以为如何?

59、你喜欢“名人传”、“回忆录”之类的书吗?

60、你常常“回忆”自己,总结人生吗?

61、你能正确理解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吗?

62、《模糊数学》一点也不“稀里糊涂”,是吗?

63、你善于“清理垃圾信息”和“善于忘却”吗?

64、评“作茧自缚”者之悲哀。

65、你对“有为之人”、“平庸之辈”和“昏之徒”有何评论?

66、你喜欢看“水均益〈高端访谈〉”的节目吗?

67、怎样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书呆子”?

68、如何科学地利用“外脑”?

69、解读“自主、自立、自爱、自强”的人生格言。

70、怎样从“要你读书”到“你要读书”的观念升华?

71、为什么说:从“学会”到“会学”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72、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有何新感受?

73、《仿生学》对你有何启示?

74、你对宇宙飞船上的“吃饭拉屎”问题发生过兴趣吗?

75、你是一个很富于想象力的“超人”吗?

76、你喜欢“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吗?

77、你对“克隆”技术有兴趣吗?

78、对于“时间就是生命”的时空观,你有何评论?

79、怎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80、试评述“鹤立鸡群”、“鹤立鹤群”、“鸡立鸡群”和“鸡立鹤群”?

81、文怀沙总结中华文化的三个字是“正清和”,即儒、道、释思想的总和,你以为如何?

82、有人总结“读书经”用三个字即“正反和”,即对其“正方言论”“反方言论”之综合,你会用吗?

83、你会“吾日三省吾身”,自己经常考向自己,总结经验,引起深思吗?

84、人家说你是个“猪脑袋”,你为何特别生气?

85、你的“好习惯”,好在何方?

86、《西游记》中名句:“无经处无火,无火处无经”,故曰:还得巧过火焰山。

87、世界上第一个用鲜花形容少女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为什么世界上 只记着“第一”和“冠军”?

88、在名牌大学里总是特别重视评选“杰出教师”的活动,这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89、评价教学方法的“注入式”和“启发式”之异同?

90、一幅中国书画竟拍出“天价”,君意以为如何?试论艺术乃无价之宝。

91、试对“德智体美”之再认识。

92、试评述“赵本山效应”。

93、试评述“马太效应”。

94、试评述“袁隆平效应”。

95、怎样纪念“百年校庆”最有意义?

96、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97、为什么要反对个人迷信?

98、你会利用“零碎时间”作一些有意义的事吗?

99、古人的《三上文库》,三上者,枕上、马上、马桶上之谓也,你有何感想?

100、评述“吹毛求疵”与“见微知著”。

101、“一口吃不成胖子”与“愚公移山”辨析。

102、怎样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103、“高考难,就业更难”,如何由难化易?

104、“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如歌”……你的人生如什么?

105、2008年评选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活动的积极意义何在?

106、“外星人”的传闻知多少?

107、UFO(不明飞行物),你有兴趣吗?

108、为了把“航海大国”建成“航海强国”,为了海大的明天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永远不辱使命的“海大人?

愿大连海事大学的创造学研究,能造就星河,光照环宇。

人生思考题

1、试拟《创造思维100题》,不得与本书重复。

2、编一则富有创造思维的小故事。

3、怎样应用创造思维原理处理你生活中的一个“难题”?

4、试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

5、写一篇学习本章的心得。

6、写一份介绍“某一名篇”的发言稿。

7、谈谈你所了解的一位历史人物,他对你有何启示?

8、当前强调学习传统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9、儒、道、释的基本认识初探。

10、“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述评。

11、讨论“问”与“答”相组合的各种思维模型,并举例说明之。

12、试拟制一份富有创意的“学习计划”,但必须切实可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215220.html

上一篇:博文美之我见
下一篇:思维模型演绎
收藏 IP: .*| 热度|

2 鲍得海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