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转载]海大新闻,棒棰岛会议

已有 3266 次阅读 2019-7-24 08:2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文章来源:转载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仲裁论坛在大连召开

作者:丁祖山 来源:法学院 添加时间:2019-07-22 15:28:59阅读次数:85

7月20日,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仲裁论坛在大连棒棰岛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大连仲裁委员会和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大连市法学会、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协办。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辽宁省司法厅副厅长郝集体、大连市副市长张志宏和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黄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大连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夏翠萍主持。150余名来自全国的法律专家学者、仲裁界人士、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

刘正江在致辞中指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打造符合国际化、法治化要求的投资、贸易规则和营商环境,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此次论坛,是恰逢时遇,切中实际,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通过大家的研讨,一定会对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法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也希望我校法学院能够充分认识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真抓实干,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郝集体在讲话中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建立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打造辽宁仲裁品牌;二是融入公共法律体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开展互联网仲裁,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四是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模式,换发仲裁事业新活力。

张志宏对大连仲裁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希望今后结合大连市“四个中心、一个集聚区”建设部署,全力打造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增加大连仲裁在东北亚乃至国际范围内的法治影响力和作用,为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服务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进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在跨境投资贸易争端解决领域出现了几个新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新变化,要能顺应潮流,积极应对,希望仲裁机制在新形势下做出新贡献。

论坛围绕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仲裁保障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相关法律争端解决机制和我国仲裁法的修改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讨。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初北平受邀主持了大会报告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超就“一带一路”争端预防和解决机制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发言;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仲裁工作处处长石海就司法部对仲裁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问题进行了发言;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国华就仲调结合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的功能发挥问题进行了发言。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韩立新受邀主持了大会报告二,海南仲裁委员会主任施文就推进仲裁国际化,助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问题进行了发言;大连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夏翠萍就努力实现大连仲裁国际化构想问题进行了发言;大连海事法院海事庭庭长孙光就以海事司法与仲裁的良性互动助推航运中心建设问题进行了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室主任刘敬东就中国国际商事法庭规则及其实践问题进行了发言。

大会报告三和大会报告四分别由大连海事法院海事庭庭长孙光和大连海事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凌川主持。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秘书长陈建就仲裁理论与实务的互动对东北亚航运经济的积极意义问题进行了发言;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逄春盛就仲裁司法监督问题进行了发言;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周清华就我国仲裁法修改问题进行了发言;伯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史强就《仲裁法》修改思路问题进行了发言;礼德齐伯礼律师行合伙人李连君就主要国际海事仲裁机构、规则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发言;中国东盟(澳门)仲裁协会理事会主席赖建国就内地ADR与港澳国际调解相连接问题进行了发言;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物流事业部/集团北京总部副部长杨运涛就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问题进行了发言;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志伟就仲裁地问题进行了发言。

通过研讨,大家在激荡思想、互动交流中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必将共同推动仲裁事业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法治建设助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190859.html

上一篇:[转载]海大新闻
下一篇:[转载]学习材料-----城市管理
收藏 IP: 59.109.18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