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博客 Behavioral Safet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g66 行为安全-用科学方法长效地解决“违章行为”

博文

“2-4”模型,物态归个人行为阶段?比较Heinrich,Reason,Leveson

已有 4383 次阅读 2014-10-14 09:40 |个人分类:3|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比较, 物态, “2-4”模型

2-4”模型中,不安全物态归个人行为阶段?与HeinrichReasonLeveson粗略比较

20141014

2-4”模型中的不安全物态归个人行为阶段,原因是,不安全物态不是个人不安全动作所直接引起就是由于个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习惯(例行安全检查等都是安全习惯)原因所引起,所以说它归个人行为阶段也没太多不妥。当然,这里并不管引起物态的人是否是谁。自然灾害,如地震,本身是自然因素引起,不能预防它们,但妥善应对,它们的损失可以预防、减少,如2008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就预防很好。把伤亡事件(不是地震等自然灾害本身)看做是事故,其直接原因仍然是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状态,还是可以使用“2-4”模型来分析的。

2-4”模型和海因里希模型(链)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限于当时条件没有区分出事故的组织和个人行为原因,也没有区分出组织外部和外部原因。这在事故预防实践中是有很大困难的。

2-4”模型和Reason瑞士奶酪模型(SCM)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在当时也没有区分组织内部和外部原因,也没有具体给出组织原因和个人原因的分界以及组织行为的全部内容。管理者的行为不是“2-4”模型中定义的组织行为的概念。管理者肢体或生理动作仍然个人的

麻省的system thinking,与事故致因链的关系,还在认识当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3730-835537.html

上一篇:安全的道理是行业通用的,老百姓已经认识到
下一篇:关于事故分析的注意事项
收藏 IP: 60.247.55.*| 热度|

6 吴琼 李健 李杰 余金龙 邵鹏程 yusha168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