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印度没有必要在中国西藏水资源开发问题上杞人忧天

已有 7277 次阅读 2018-2-21 10:38 |个人分类:国际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雅鲁藏布江, 水资源, 中印关系, 国际政治, 西藏

印度在中国西藏水资源开发问题上杞人忧天,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即“中国威胁论”又一个变种。某种意义上,印度某些民族主义媒体的鼓噪是无理取闹。中国即使能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全调走,也不超过布拉马普特拉河水量的1/5。

从青藏高原流入印度的水量有限

雅鲁藏布江从墨脱县巴昔卡附近流入印度的阿萨姆。进入印度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又由东向西流入孟加拉国,称贾木那河,在达卡附近先后与恒河、梅克纳河汇合,向南注入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阿萨姆-孟加拉地区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年降雨量能淹没四层楼(13000多mm)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在当地,因此,出境后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量迅速增加,下游的孟加拉年年闹水灾,恒河实际入海水量每年5000多亿,布河超过七千亿,梅克纳河一千多亿。所以,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梅克纳河超级水系的总水量接近1.4万亿,是长江的1.5倍,超过了印度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0%。因此,印度也有把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水调往缺水的西部和南部德干高原腹地的”北水南调”构想。当然,中国水文学家,一般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看成是三条河流,所以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河,而不是第五大河。

雅鲁藏布江和藏南诸河总水量接近每年3700亿立方米,约占南亚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超级水系径流总量的约1/4,接近全印水资源的1/5;其中:约1/3源于大峡谷以上青藏高原面上,约2/3来源于大喜马拉雅山南坡。从青藏高原流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水,不超过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超级水系总水量的1/10。

藏水北调在资源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当然,中国也不大可能从雅鲁藏布江往缺水的北方地区调走,因为这在经济上得不偿失。我之所以不赞同“红旗河”之类的“藏水济疆”工程,并不是因为没有水源或者工程技术上不可能。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是东亚、南亚和中亚很多大河的发源地。西藏的水资源接近45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高居各省区之首,人均水资源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西藏区内水资源地区差异显著,冈底斯山以北、青藏铁路以西的藏北内陆河和藏西诸河(印度河源头)地区,占据了高原的主体部分,但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喜马拉雅山南坡面积不到自治区的1/10(大部分属于中印争议地区),但水资源接近2000亿,相当于全西藏水资源的四成五。冈底斯山、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金、澜、怒、雅四江总水量在2000亿以上,占西藏总水量的一半。林芝(海拔2900m)附近雅鲁藏布江奴下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约601亿立方米。奴下以下、大峡谷以上还有帕隆-易贡藏布江、尼洋曲、拉月河等大小支流。林芝附近处于著名大峡谷水汽通道的末端,降水量充沛,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高山地区径流深超过1000mm。帕隆-易贡藏布是雅鲁藏布江第一大支流,径流总量在300亿以上,超过奴下水文站径流的一半。大峡谷以上的高原面汇集的径流超过1000亿立方米。藏东横断山金、澜、怒三江的水量也接近每年100亿立方米,大部分在2500米左右的等高线以上。川西高原金沙、雅砻两江,大渡河以及岷江、涪江的源头地区也有约2000亿的水资源。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的总水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其中以上怒江、澜沧、金沙、雅砻江和大渡河四江一河3500米以上可以自流进入黄河河曲草地的水量在800亿立方米左右,最大可调水量约400亿-500亿。

青藏高原边缘地形起伏剧烈,雪山凭立、峡谷深切。主要通过隧洞调水,逢山打洞,逢谷修坝,并通过库渠结合横绝江河,尽量利用河道和库区回水输水、衔接隧洞进出口。以我国目前的隧道技术,输水隧道最大大概可能做到年过水百亿方。大规模调水需要平行开凿多条隧洞。按照红旗河构想,从藏东南环绕半个青藏高原到黄河上游和新疆。隧道总长度大概上万公里,一公里隧道造价以2亿元计算,工程总投资大概需要2万亿这样大的一个数字。当然横绝江河的大坝,本来就是水电规划中已经有的,并不需要单独投资。因此“红旗河”的要害不是水资源,也不是工程技术。近些年的水电开发和交通建设,我们已经在西南大山里积累了许多打洞的经验,只要有钱,只要有时间,一万公里的洞子早晚也能打通。而且青藏高原边缘地形破碎、河谷切割,便于自然分段,长洞短打。但是,地下工程会遇到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如果地质勘探工程做的不够深入,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层、涌水涌泥、瓦斯突出、地热等都是地下工程当中的拦路虎。兰渝铁路胡麻岭隧洞、大瑞铁路隧洞都打了十年八年甚至十几年,最艰难的时候,平均一天只能掘进几厘米。地下工程的这种不确定性是西线工程最大的技术风险。

“藏水入疆”必然是赔钱的工程

我不赞同“藏水入疆”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经济可行性,投入远远大于产出。汉江水到京津的口门价格大概是每立方米2-3元,从金沙、澜沧、怒江向黄河上游调水和把黄河水送入新疆的成本不会低于此。而引雅鲁藏布江水到黄河和从黄河引水到喀什的成本可能又会倍之。因此,从雅鲁藏布江引水到喀什的成本必然会在每立方米10元以上,到敦煌和楼兰可能在每立方米5-6元,是当地农灌用水价格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民和绿洲生态根本用不起。而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和城镇用水量有限,不需要大量调水。


上一篇:西线南水北调(续4):新疆无需变江南——兼与檀成龙老师探讨
下一篇:粮食安全:转基因or农田环境改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00573.html

上一篇:中国最大的产油盆地
下一篇:我不赞同“引藏(水)入疆”
收藏 IP: 101.17.148.*| 热度|

6 张学文 尤明庆 檀成龙 宁利中 汪晓军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