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工程即使在技术上可行,如果成本太高,在经济上得不偿失,那么也不是值得建设的。我之所以不赞同“红旗河”之类的“藏水济疆”工程,并不是因为没有水源或者工程技术上不可能,而是因为成本太高,远远超出了当地农灌用水,当地农民根本承受不起,而黄河以西工业和城镇用水量有限,不需要大量调水。万里迢迢的送水到新疆,只能是赔本转吆喝。
红旗河水源分析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是东亚、南亚和中亚很多大河的发源地。在58年大跃进的高潮期间,当时虽然还没有查清全国的水资源,人们已经认识到青藏高原的水资源是丰富的。黄委会提出的“开河十万里,调水五千亿”为加速实现共产主义的“全国河网”构想,并在青藏高原勘查了四条调水路线,以第一线玉树-积石山和第三线翁水河口-定西为推荐路线。翁定线下接三条配水支线,分别是定(西)新(疆)、定蒙和定鄂(尔多斯)。的西部调水方案实际上都没有突破58年构想的框架。
水资源普查显示,西藏的水资源接近45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高居各省区之首,人均水资源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西藏区内水资源地区差异显著,冈底斯山以北、青藏铁路以西的藏北内陆河和藏西诸河(印度河源头)地区,占据了高原的主体部分,但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喜马拉雅山南坡面积不到自治区的1/10(大部分属于中印争议地区),但水资源接近2000亿,相当于全西藏水资源的四成五。冈底斯山、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金、澜、怒、雅四江总水量在2000亿以上,占西藏总水量的一半。林芝(海拔2900m)附近雅鲁藏布江奴下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约601亿立方米。奴下以下、大峡谷以上还有帕隆-易贡藏布江、尼洋曲、拉月河等大小支流。林芝附近处于著名大峡谷水汽通道的末端,降水量充沛,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高山地区径流深超过1000mm。帕隆-易贡藏布是雅鲁藏布江第一大支流,径流总量在300亿以上,超过奴下水文站径流的一半。大峡谷以上的高原面汇集的径流超过1000亿立方米。藏东横断山金、澜、怒三江的水量也接近每年100亿立方米,大部分在2500米左右的等高线以上。川西高原金沙、雅砻两江,大渡河以及岷江、涪江的源头地区也有约2000亿的水资源。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的总水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其中以上怒江、澜沧、金沙、雅砻江和大渡河四江一河3500米以上可以自流进入黄河河曲草地的水量在800亿立方米左右,最大可调水量约400亿-500亿。
西线调水的隧坝工程技术已经成熟
五八年西部调水构想设想通过群众运动、人海战术,开盘山大渠、云中运河。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有限,这种空想注定无法实现。青藏高原边缘地形起伏剧烈,雪山凭立、峡谷深切。主要通过隧洞调水,逢山打洞,逢谷修坝,并通过库渠结合横绝江河,尽量利用河道和库区回水输水、衔接隧洞进出口。以我国目前的隧道技术,输水隧道最大大概可能做到年过水百亿方。大规模调水需要平行开凿多条隧洞。按照红旗河构想,从藏东南环绕半个青藏高原到黄河上游和新疆。隧道总长度大概上万公里,一公里隧道造价以2亿元计算,工程总投资大概需要2万亿这样大的一个数字。当然横绝江河的大坝,本来就是水电规划中已经有的,并不需要单独投资。因此“红旗河”的要害不是水资源,也不是工程技术。近些年的水电开发和交通建设,我们已经在西南大山里积累了许多打洞的经验,只要有钱,只要有时间,一万公里的洞子早晚也能打通。而且青藏高原边缘地形破碎、河谷切割,便于自然分段,长洞短打。但是,地下工程会遇到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如果地质勘探工程做的不够深入,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层、涌水涌泥、瓦斯突出、地热等都是地下工程当中的拦路虎。兰渝铁路胡麻岭、大瑞铁路大桂山等隧洞都打了十年八年甚至十几年,最艰难的时候,平均一天只能掘进几厘米。地下工程的这种不确定性是西线工程最大的技术风险。
“藏水入疆”必然是赔钱的工程
我不赞同“藏水入疆”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经济可行性,投入远远大于产出。汉江水到京津的口门价格大概是每立方米2-3元,从金沙、澜沧、怒江向黄河上游调水和把黄河水送入新疆的成本不会低于此。而引雅鲁藏布江水到黄河和从黄河引水到喀什的成本可能又会倍之。因此,从雅鲁藏布江引水到喀什的成本必然会在每立方米10元以上,到敦煌和楼兰可能在每立方米5-6元,是当地农灌用水价格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民和绿洲生态根本用不起。而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和城镇用水量有限,不需要大量调水。
变沙漠为绿洲没必要舍近求远
调水去新疆工程费用太高,而且有新疆沙漠,河西河东也有,从改造沙漠为绿洲的角度,没有必要舍近取远。从长期看,西南疆三地一州有必要向内地反向移民,以分散过密人口,这也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远景从长江上游取水200亿,在黄河上中游扩灌4000-5000万亩是可行的,规模再大似乎无必要。即使调水量也没有必要从雅鲁藏布江干流调水,加大从巴颜喀拉山南的四江一河调水规模即可。可以从雅鲁藏布江下游向怒江补水,并沟通三江,补偿调水后的发电损失,实现接力式的南水北调。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的调水路线都有长达1500千米。投资大,调一方水的投资可能在30元以上;工期长,不确定因素多。
黄河水流出上游峡谷后即为计划中的大柳树灌区提供水源。大柳树是我国最大的后备灌区,规划灌区在贺兰山两麓,以及陕甘宁交界处1300-1500m地带,并且可以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这一带土地辽阔、人烟稀少、气候干旱、非常荒凉,但有水就有绿洲,也可以为我国陕甘蒙宁特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灌区水源为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库,有河东、河西两条总干渠。
河东总干渠将替代目前建成的固海扬黄和盐环定扬黄工程,将高扬程提水改为低扬程和自流灌溉,总干渠横跨清水、苦水河谷,下游分出三条干渠。北为蒙宁干渠,进入鄂尔多斯西部,到都斯图河;东为陕北干渠,沟通无定河流域;南为陇东干渠,深入陇东高原腹地,并能连通泾河、北洛河上游,形成深入黄土高原内部的供水系统。河西总干渠也分出三条干渠,两条向北,迤逦于贺兰山东西两麓,一条向西,即民勤干渠,向石羊河流域调水,或进一步向西延伸,过胭脂山,进入黑河流域。
大柳树灌区大部为沙漠和荒原地带,地势平坦、人烟稀少,适合移民开发,各种社会问题均较少,而且宁夏本身即为汉回杂居之地,尤适合安置新疆穆斯林民族。
南水北调西线——国家水网的战略中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85776.html
南水北调西线——国家水网的战略中枢(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3238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329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34045.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36481.html
上一篇:西线南水北调(续4):新疆无需变江南——兼与檀成龙老师探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0057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