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来,国内围绕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笔者觉得,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无疑是值得强调的,但地方政府更需要的不是一般性的号召,而是因地制宜地协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可行性论证,为他们指明具体的发展路径。其实在目前发展服务业过程中值得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就是要深化认识、理清思路。限于篇幅,本文仅择其要者加以讨论,权作抛砖引玉。
要继续深化对服务业特性的认识
服务产品具有一些不同于物质产品的先天的特性。首先,从人类需求的层次来看,人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往往要优先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很难设想那些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或未来预期不确定的低收入人群能够产生多少对娱乐、家政、旅游等生活服务的需求,同样也不能奢望那些工农业基础薄弱的地区能够产生多少对生产服务业的需求。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所有的产业都面临着“需求制约”的问题,但第一、二产业的产品属于有形的物质产品,其中许多产品既可以囤积储藏、待价而沽,也可以长途外销、异地交易,其生产提供者和最终消费者可以不在一地,因此可以突破“本土需求不足”的制约,有更多的机会面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消费者,“此处不成交,自有成交处”,对原产地消费需求的依赖性不是那么专一和敏感。反观服务业,由于大多数服务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其提供者和最终消费者通常是就地交易——实时提供,当场消费,属于一种“生产”环节贴近最终消费群体的产销类型。
当然,也有少数服务产品的生产场所不必在空间上贴近最终消费群体,可以异地提供,如数据处理、商务咨询、教育科研、软件开发、电信转接等都可以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这些知识型服务产品以及与信息有关的服务产品能够以极低的运输成本越洋传输。但这些服务外包业务对我国的从业人员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外语能力、教育水准、专业技能等等。
一般而言,服务业的层次越高,其服务半径也越大。低层次的服务部门门槛较低,容易进入,但对本地市场的依赖也大,很难招徕外地客户、开拓外地市场。尽管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70%,但其中物质产品出口占了大头,由于目前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素质不高,优质的高层次服务资源不多,缺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凭借性价比优势开拓海外市场、满足国际需求的能力,服务产品的出口量非常有限,因此目前我国的多数服务产品对本土市场的依赖要比一二产业更为强烈。换言之,物质产品如果面临内需不足的局面,还可以向区外、海外寻求出路,而许多本土的低端服务产品却没有如此幸运,只能苦苦地“等客上门”,至多是“揽客上门”,这样发展服务业往往会给人以“有力使不上”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那些流动人口不多、产业基础薄弱、本地居民消费能力有限的欠发达地区,发展服务业不如发展一二产业更容易见成效的原因。
各地发展服务业需要分类指导
城市是服务业的主要载体,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越高,或是城市越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也越大。从服务需求角度来看,服务业的大发展需要持续旺盛的生活服务需求和生产服务需求来支撑,这就要求当地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很大,某些地区的服务业具备了实现大发展的条件,更多地区的服务业也许只具备一个“中发展”或“小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欠发达地区,服务业还无法独自担当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角。谁也不能提出一个全国统一的最佳产业结构配比,一切都随地点、时间为转移。
平心而论,国内的北京、上海、香港等少数几个城市行政区,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确实具备其他省区所无法攀比的优势条件。例如北京是目前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但拥有一大批由中央财政供养的党、政、军、教、科、文、卫机关和事业单位,还拥有许多外国和外省的各类驻京机构,再加上外来的公务、商务、求学、旅游人口众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消费和个人消费群体;从另一方面来看,北京是全国精英的荟萃之地,拥有可以服务全国、甚至服务海外的充裕的人才资源,具备提供优质高端服务产品的能力,因此北京的服务业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看都具备了国内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说基本上摆脱了对本市物质生产部门的强烈依赖;上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不但拥有众多的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常住和流动人口,还拥有一个由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现代制造业提供营养的生产服务业体系,人才资源也比较充沛;同样,香港、广州的生产服务业与珠三角地区的现代制造业之间也已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
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超大城市的服务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与其说是地方政府的主观努力所致,不如说是因为具备了旺盛的服务需求和充裕的人才资源这双重支撑,是城市定位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从另一方面来看,即使是在发达地区也不可能出现区内的各个城市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局面: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一些超大城市发达的服务业往往会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挤占邻近的中小城市的服务市场,抽吸其他中小城市的高端服务人才资源,从而抑制这些中小城市本地服务业的发展。
当然一些具备独特条件的欠发达地区的服务业也可以获得超常发展,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西藏、海南等少数欠发达地区的服务业依靠旅游业带动,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这样的地区毕竟具有独特的景观资源和人文禀赋,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零散,因此既不宜盲目攀比,也无法批量复制。
对于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服务业来说,人民收入水平较低,生活和生产服务需求不足,又缺乏足够的能“揽客上门”的优质服务资源,“有效服务需求不足”仍然是最大的制约。当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服务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得不到本地和外来购买力足够的支撑时,必然形成其服务业发育迟缓的局面。欲破解“本地服务需求不足”难题,只能因地、因时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除了通过发展一二产业来提升生产服务需求,同时借以提高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外,还要努力提升本地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外向度,大力促进服务产品的输出,主要可以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吸引外来客入境消费,二是承接服务外包项目,三是组织劳务输出。首先可以考虑搜索、盘活、用足当地的各类既有的服务资源,优先发展一些不必依赖强大工业基础的服务部门,比如外向性比较强的旅游业、物产商贸业。当然这需要适度超前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的专业技术培训作为基础。
服务业的统计工作亟待加强
据介绍,多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一直存在低估的现象,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漏统和混统两种情况。首先是漏统问题。由于服务业单位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私营、个体服务业发展迅速、经营分散、变动频繁,财务制度不健全,而且服务业中特有的隐形兼职和隐形就业的情况大量存在,加上统计手段相对落后,客观上增加了调查统计的难度,漏统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至今难以准确估计。其次是混统问题。比如工业、建筑业企业兴办的一些附属服务业,许多未加剥离,被混统在第二产业中,客观上拉大了二、三产业的差距。如果这些漏统和混统问题能够解决,无疑是有助于提升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服务业比重的。
我国服务业统计方面目前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统计指标设置粗放。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第一产业被划分为5个行业,第二产业被划分为45个行业。第三产业被划分为48个行业,应当说这样的划分还是比较细的。但在我国目前正式出版的统计年鉴中,第一产业提供了全部5个行业部门的分行业增加值数据,第二产业中仅“工业”就提供了38个行业部门的分行业增加值数据,而第三产业只提供了14个“行业群”的增加值数据,也就是说在第三产业中通常是将两三个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揉在一起加以反映的,如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等等。
目前服务业的统计指标设置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实际需求,似乎已给从事经济运行分析的部门制造了人为的麻烦:既然各个具体行业的数据可以揉在一起加以反映,为什么不可以逐一单列出来加以反映呢?因此建议将服务业中能够单列的统计指标尽可能予以单列。
总之,由于目前我国服务业的统计指标设置过于笼统,以及数据的漏统、混统现象的大量存在,从中央到地方服务业的增加值,乃至GDP中的服务业比重的清晰度和可信度就都成了问题。情况不明、数据不准,势必会造成全国上下对服务业发展现状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的错误判断,进而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
结语
服务业属于需求制约型产业,只有立足于大规模、高层次上的供需匹配才能实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服务业的供需双方基本上处于一种失配的状态:从需求方面来说,由于许多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生产服务的需求不足,人民收入水平较低,加上社保的不完善,造成了总体上服务需求不旺的状况;从供给方面来说,我国传统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远大于社会的真实需求,而现代服务产品、尤其是高端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却又严重不足,不仅影响了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导致了对外服务贸易的失衡,而且造成了本地服务市场的丢失。这样就从高端和低端两个方面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多是在扩大服务供给上做文章,忽略了当地的真实服务需求,一些地方靠拍脑袋发展了大量的低层次的服务供给能力,又缺乏与之匹配的真实需求来承接,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供给。要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仅仅从需求方面或是仅仅从供给方面下功夫都是不够的,而是要双管齐下。盲目攀比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服务业的比重,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可行性值得推敲。要科学地规划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需要深入细致的跟踪调研,进而对区内外服务需求总量、需求的分布、需求增长的走势,以及本地服务部门的基本素质和外拓市场的竞争力有一个清醒的评估,要下大功夫培育服务需求,大力扶持和发展本地有优势的服务部门,这似乎是一项涉及面更广、同时也更为艰巨的任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