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yokemos

博文

影响因子近90分的CA,你凭什么这么牛! 精选

已有 28779 次阅读 2011-4-12 23:42 |个人分类:期刊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CA的全名为: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搞化学的网友不要认为这个CA是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是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主办的。其2009年的影响因子(IF)高达87.925高居全球数以十万种计的各种科技期刊之首,也很令IF只有30左右的著名的CNSCellNatureScience)汗颜,也远高于第二名,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第二名的2009IF49.926,但其2008年的IF却只有区区2.051,比BBRC还低,个种原因,科学网和丁香园的网友早有高人指出,是由于2008年或者2007年发表的一篇有关X射线衍射极解晶体结构的一个软件,该文引用次数暴高,所以直接导致了该期刊成为2009年一匹黑马,根据IF的定义,几乎可以肯定,这匹“黑马”在2010年的IF排行榜上仍然不会变成“白马”(两个月后便见分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CA不属于此种情况,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至少近五年来,IF是持续、稳定,并且基本是直线上升的,那么CA是靠什么IF这么高呢。因为说来,我也是算是搞肿瘤/癌症方面研究的,但是就在几年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该期刊,也没有读过CA上的论文。导致CAIF暴高且逐年升高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因为一篇文章(或者说是同一题目的不同文章)。

那么这是哪篇神奇的文章直接造就了CA成为全球所有期刊中IF的老大,使其笑傲江湖?这篇文章就是每年都会发表的Cancer statistics,是有关美国的各种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等数据的调查、统计结果,该结果权威性很高,所以引用次数很高,由于我们看到的下图是2005年以来的CAIF,由于IF的计算要用到前两年的引用结果,所以让我们从20003 的结果看,即从,Cancer statistics2003看起,从2003年到2008年的引用次数分别为:188821502138264830433362,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文章的引用次数都出奇的高,并且基本是逐年升高的,因为如果这些的文章的影响力相同的话,应该是越高的文献引用次数越高,但上述数字却相反,这更进一步说明,文章在发表2年内(之一数字对IF的计算至关重要)的引用次数应该增长更明显。那么还有个问题,为何仅仅一篇文章的引用次数的增长就使该期刊的IF增长如此的明显呢?原来CA是双月刊,每年只出版6期,每年只发表20余篇文章(2009年为23篇)章,也就是说平均每期只发表不到4篇论文,所以在计算IF时,分母非常小,对分子(引用次数)的变化就会很明显,所以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CAIF如此之高,并且是是持续走高,Cancer statistics 2009发表迄今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被引用次数已经接近千次,照此趋势,CA IF还会继续看涨,我估计突破100分大关很可能用不了三年。

作为对比,IF只有7分多的Cancer Research, 是周刊,每年发表的文章数约1166,是CA发文量的50倍以上,因此在反映一个期刊在业内整体影响力的总引用次数这一指标上,Cancer Research排名第一,而CA却只有区区第28位。另外来自中国大陆的文章对CA的上述文章的引用对推高CAIF也有起到一定的作用,按照国别算,上述每篇文章的数以千计的引用文章,来自我们国家的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尽管这些Cancer statistics的数据只是关于美国的而非世界的)。和以发表原始论著类型的论文(article)为主的Cancer Research不同,CA不接受、发表article类型的文章,除了上述的有关美国的癌症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论文之外,CA主要发表业内大牛(至少也应是是“中牛”)写的综述(review),这些论文的引用率也大都相当高,动辄是几百次甚至是上千次,另外,CA还每隔几年发表一篇有关全球癌症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论文,比如最近就刚发表了标题为“Global cancer statistics”的论文,这种性质的论文以后引用次数无疑也不会低,所有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推高CA的IF。

(注:本文是我最初写于2010年9月初,所采用的数据也是当时的数据,现在贴在这儿没有进行更新,但是基本结论肯定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另刚刚发现:有不少网站未经我同意转载此博文,也未注明出处和作者,有点不地道)

(引文地址:科学网王守业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id=43249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432499.html

上一篇:2011年全球各国资助生物医学经费展望:西方不亮东方亮
下一篇:哈佛大学两位牛教授大PK: Stephen Elledge vs 庄小威
收藏 IP: 35.10.223.*| 热度|

33 吕喆 水迎波 黄晓磊 何学锋 赵凤光 牛登科 张旭 谢鑫 高建国 许培扬 徐索文 牛文鑫 金小伟 贺乐 杨远帆 赵美娣 杨彦龙 王涛 徐耀 余世锋 李学宽 岳金星 梁建华 席鹏 蔡津津 胡熙浩 王春艳 强涛 zzjtcm ahsys smartzhou jialunlangzi liuzhan001st

发表评论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