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一位伟大的农民(2)——跟父亲学如何教育学生 精选

已有 6136 次阅读 2010-6-28 00:28 |个人分类:心之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教育, 学生, 教师, 农民, 父亲

俺对舶来的节日向来不屑,因为总有种“别人过生日我们跟着起哄的感觉”,但对于母亲节、父亲节却挺在意的。西方的节日一般与宗教、礼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这些节日一般都在某某个周日。对思想很传统的俺来说,既不容易记,又不好算。好在有个非常懂事的女儿,到时候肯定会“提醒”我们的。

今年的父亲节,科学网上出现了一系列纪念、回忆、夸赞父亲的博文,俺也凑热闹顺便赞了一下自己的老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上学不多,可识字解文却很了得,因此越来越觉得父亲很伟大。那篇文章中主要叙述了父亲苦难而坚强的经历,以及我们都大学毕业后仍然没有放弃对儿子德行的教育——实际上那次事件对哥哥影响很大,而我这个从事教育的儿子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它经常勾起小时候父亲教育我们的一件件往事。

我们老家一带有一句俗话:惯子如杀子,狠打出孝儿。儿时的记忆中父亲虽然非常严厉,但很少体罚,绝对不像许多农村孩子感受到的非打即骂。但父亲不高兴的时候我们哥俩儿还是非常害怕的,因为那种严厉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当时并不觉得父亲很会教育儿子,等做了教师之后想一想,越发觉得这个正宗农民出身的父亲天生就是一个“教育家”。做错事受惩罚,天经地义,这是中国的父母亲教育子女的永恒法则。但是父亲用得很蹊跷:小错可能挨一巴掌,中错可能挨训斥,大错用平时非常少见的温和的言语——非常奇怪!

印象特别深刻的第一件事: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大姑收工带着哥哥回家。哥哥一边走一边啃西瓜,没有注意已经有人——家离我们家大约30多米远的一个大爷——悄悄地来到近旁,他一手托着西瓜,一手按住哥哥的小脑袋——轻轻一挤。哥哥条件反射般的骂了一句,虽然当即受到大姑的训斥与批评,但是回到家大姑还是对一家之长——父亲原原本本描述了事情的经过(由于祖父去世很早,在姑姑眼里父亲跟祖父一样,长兄比父嘛)。父亲既没有发脾气又没有训斥,只是非常坚定、不容置否地说:“去,到三大爷家里赔礼道歉去!”并且告诉我,“你跟在哥哥后面,看看他怎么赔礼道歉的。”

还有一件事儿:我上小学、哥哥上初中时,有一次哥哥得了几块钱的助学金,既没有告诉父母,又没有买正当学习用品,而是购买了奢侈品——一把小刀、一把小剪子、一把指甲剪、一个钥匙环和一条钥匙链。虽然那时几块钱可能相当于现在数百、上千,但当时我和哥哥都没有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而父亲却“小题大做”:把我们俩叫到跟前,既没有发脾气训斥,更没有棍棒伺候;只是摆事实,讲道理,讲历史,说临墙居壁......恨不能把他知道的品行方面的事情一古脑儿全灌倒我们脑子里。当时哥哥的眼泪那是哗哗地流,的确是后悔的泪水。而我当时挺不高兴的,嘴上不敢反抗心里却想:我又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让我跟着一起受“折磨”呢?教育完,父亲颁布一道命令:这套刀剪不能用,而且要挂在我们俩房间的墙上——时刻警示着我们!过一段时间哥哥拿下来“稀罕”一下,有时候还抹点缝纫机油以免生锈。现在想来,父亲真的很厉害,一人做错事,教育两人。那件事可能对哥哥的触动非常大,几年之后都读高中了他也没有用那套刀剪,后来我用了——至今我仍然保留着那把小钢刀。从那以后,我们都没有私自买过不应该买的东西,实在无法确定就先请示、商量,然后再行动。

小时候的我,绝对属于那种上房揭瓦型的捣蛋大王。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玩耍,由我上房在脊瓦下掏家雀,正在聚精会神地忙活着,突然地上的小伙伴都跑了,转头一看父亲碰巧过来了(由于父亲是村支书,小伙伴肯定害怕喽)。当时父亲很温和、很轻柔地说:小波(俺的昵称),赶紧下来,率下来怎么办?本来觉得错误挺大的,没成想父亲这次这么“不以为然”。可是又没想到的是刚一下来,被父亲抓住胳膊,屁股上就挨了几巴掌,掏家雀的乐趣全都打没了。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后父亲拉着我的手问:屁股还疼吗?我说“早就不疼了”,其实吃晚饭时早忘记挨揍这码子事儿了。父亲又问“你知道为什么先哄你下来,后打你吗?”我摇摇小脑袋。父亲说:“你在房顶的时候,要是大声喝斥你,万一真的从房上掉下来,那事儿可就严重了......”说实在的,虽然父亲这么说了,当时仍然没有深刻的理解。

这几件事儿,仅仅是父亲教育我们的缩影。我们的思想与品行也就在虽然有些严厉,但却不愠不火的家庭气氛熏陶中逐渐成熟起来。我不是学教育学的,对于如何教育学生,也只能从仅仅接受过三天的岗前培训中来。很多时候,教育学生的方法与行为也是来自于父亲的潜移默化!(当然,更离不开老师与学校的培养,不过这方面不在今天讨论的话题之列)

在指导过的十多位研究生中,只有2人稍有“挑战性”,而本科生却给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与领地。绝大多数教师(包括导师)认为渊博的学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大。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我们记住并心存感激的教师有多少是因为他们当时教会自己一个概念、一个定律或一个实验?没有,几乎没有!教师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感情投入才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关键词!如果我们真的是感恩知识,那更应该感谢牛顿们、拉瓦锡们、莱布尼兹们等等,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成伟人、当成崇拜的偶像,但永远比不上我们的老师那样可亲,可见活的情感比死知识更重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No pains,no gains! 当有人在抱怨学生一年不如一年的时候,有没有扪心自问:难道整个教师队伍一年更比一年好吗?没来科学网安家以前,在别处也曾经开过好几个博客,文章中也是经常涉及现阶段中国教育中的问题,有人留言攻击我“诋毁中国的教育和同行来赚取点击率”,我只能回复“不是”!来到科学网之后,经常到他人地盘讨论这类问题,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留言:“我们不能指望先有好学生,再产生好老师;只能是先有好老师,才能产生好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339416.html

上一篇:论文答辩,考查的是学生,不是导师!
下一篇:君子花儿开与教育学生
收藏 IP: 202.199.134.*| 热度|

17 任胜利 陈儒军 杨远帆 陈国文 刘雯 金小伟 李黎 赵宇 李志俊 蔣勁松 李学宽 丛远新 王永林 杨东江 焦宏远 pkuzeal woody78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