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的季节,分数线出来了,能不能面试也知道了,因此很多的学生在联系调剂。
我虽然也招过调剂生,不过我很不赞成调剂,应该说讨厌。道理很简单,研究生不是基础教育,是兴趣或者精英教育,为啥你的兴趣是可以根据分数变化的?
考研,首先要喜欢,不喜欢就不要考。考不上可以明年再考,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地方考不上,导师甚至方向和专业都变了还哭着喊着要去。
当年在京都和东京大学都见过研修生,就是那些一年没考上,甚至两年没考上却想考上一个实验室的学生,一边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边准备考该研究室的院生,我很欣赏这种态度,也很欣赏这种做法。
我的实验室有同样的制度和传统,培养过不少这样的学生,当然,即便是在我这里当研修生,未必就一定要考我这里的研究生,所以,有的学生考的中科院别的研究所,也有的直接就考到美国去了,当然,也有从这里拿到博士学位走的。
兴趣和志向的结合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人或者地方是会为一些年轻的有志者提供机会的,譬如本人实验室。但是,我的确不喜欢调剂的,尽管有时候不得不招收一些调剂生。
一些研究机构,尤其是不那么出名的研究生院或者研究所, 在刚刚创立的时候没有知名度,招收一些调剂的学生是可以理解的,时间长了应该逐渐的减少直至禁止调剂生的进入,对营造一个正常的学术气氛很有帮助,减少投机,更可以让优秀的学生理顺自己的思路。
从我做起,以后可以不招研究生,可以没有学生,不再接受调剂学生,十几年看下来,尽管解决了当时有没有学生的问题,但结果证明效果差强人意,好心办的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差距还是明显的。
有个发小的孩子今年也考研,三流学校的本科,我推荐报考一个很不错的研究所,结果很好,考上了。如果考不上,我的建议就是再来,而不是去调剂。
你总得有个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便只是为了不交学费和多一点的生活费这么简单的理由,也不能毫无道理的群发邮件去调剂。如果你给我发过这样的邮件,最好不要来面试了。
考试的公平不是考上那个分数线的学生都应该有学上,那是本科以及中小学的概念,研究生就是学生报考他想跟着学的导师,导师招他喜欢的学生,这才是公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