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从教十五年:今晚我是我的读者

已有 3083 次阅读 2011-4-8 22:26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style, 日记, 青春, 读者

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拿到硕士毕业证书。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快从教十五年了。今晚,我是我的读者,阅读久远的记忆,阅读青春的日记。

 

 

 

  1. 教师梦的萌芽

 

每个人的梦想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最早的记忆是在四五岁或六七岁时,父亲任教的学校一个老师退休了,大家开个茶话会欢送一下。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开会时有很多花生吃,有一阵子我一直把茶话会当成是茶花会——一边喝茶一边吃花生。印象再深的就是校领导对他的高度评价以及那一连串排比句:老七同志虽然退休了,但是...。这个句式重复了N遍,让我很羡慕老七同志的。因为从我这个小孩的角度来看,老七同志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现在想来就是最最底层的基层教职员工,甚至似乎还算不上上课的教师,但退休的时候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我就在梦想我退休的时候茶话会会怎么样呢?

 

小孩的脑袋总是和常人不一样的,我现在再回忆这个事情时,突然意识到,在我童年还记得的有限的几个名字中,“老七”这个名字应该是理解错了,肯定是老戚同志,而不是老七同志。

 

  1. 从语文老师到爱因斯坦

 

小学,初中,高一,一直铁定地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做语文老师或做作家。摘录整理了大量的阅读写作资料,从观察积累、审题构思、行文修改,到字词句章、各种文体和各种表达方式,摘录了所有自己能读到的书,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出复杂的体系。那时还自己给自己办杂志、写各种专栏,自己为自己的杂志做美工、装帧。回头看看,虽然很粗陋,但很惊讶在中考、高考的重压下竟然做了这么浩大的一个工程。

 

高二开始了艰难的文理分科,做语文教师、作家和做爱因斯坦都是我的梦想。但几乎是瞬间我意识到了自己成不了语文老师、也成不了作家。作家需要外向的性格、口若悬河、需要丰富的阅历,这些都是我不具备的。我的初中老师也建议我读理科。此外,我的文科成绩比理科好,当时周围人的说法是文科好应该读理科,高考时便于靠文科把分数拉上去。反之如果理科成绩好应该读文科。在反复煎熬中终于下定决心读理科。令我稍感宽慰的是听到一种说法:一般情况下,能读理科的都去读理科,实在对理科读不进去的人才去读文科。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抛弃从前一切的努力,从零开始。当时感觉很悲壮,如今想来还是对的。如果真的从事文科工作的话,做官我会很痛苦,说不定像合肥工大的团委副书记那样跳楼了;做诗写散文对我的多愁善感是雪上加霜,我会像海子、三毛那样自杀。还是理科让人理性些。

 

  1. 家教,高开低走

 

读起本科才知道理科和工科的区别,自己再努力也只能是工程师,不可能成为爱因斯坦了。但那时社会上刚开始流行做家教接触社会,对举着时髦理论的社会大潮,我从来都紧紧跟进生怕被拉下。况且我本来就好为人师,于是去刚成立的家教中心报了名。

 

第一个家教是辅导人家考研究生,我也乘机在假期自学了专业课,害得父母以为我专业课不好假期也得抓紧补习。其实我是去参加免修考试,可惜差几分没能成功免修,新学期还得认真地和大家一起去上课。所教的学生考研后来也没通过,不过我辅导的专业课他是考过了,只是栽在了不归我管的英语考试上面。这个是我最学以致用家教经历,之后在系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教师梦》。

 

第二个家教是教一个大专毕业的人补习数学,第三个家教是叫一个职业高中的学生学物理,再后来,找不到家教了机会了,为了锻炼自己,去卖保健品,一个也没卖出去,最后和同学一起去给一对夫妻公司糊信封,离教师梦已经越来越远了,真是越混越惨。

 

 

  1. 做助教带上机

 

本科尽管过得很折腾很郁闷,但一条底线我是坚守的:学习是第一位的。本科就有一些教授给我们上课,虽然所讲的一些深刻的道理不是很明白,但读书读得最好、进而读硕士、读博士、做教授成了我本科之后一直不灭的梦想。

 

实际上我内心是要争取每门课都考第一名的,虽然这个理想太极端,但其结局是保送研究生时我的总评成绩远远高于总评第二名的同学。家里限于经济情况虽然对我想读研究生有些微词,希望我早点工作挣钱,但当我被学校保送读研后其实就不会再考虑其他选项了。

 

 

读研究生,整天被搞发明创造和学编程的热情激荡得难以入眠,最后一学期,同时来了两份事情,一个仍旧是家教,是徐俊同学找来的教一个初中生学数学。另一个是徐俊同学联系到到新校区带学生上机。虽然每周要坐校车从闹市经长江大桥横跨长江,来到当时一片破旧的江北,但这是我第一次在学校里体验到做老师的滋味,而且学生是真的把我们当作老师了。那一个学期,赚了七十多块钱,可惜之后就开始忙着找工作和毕业了。

 

  1. 找工作,从机械到计算机

 

硕士毕业该读博了,实验室没有博士点,那时没有出国的氛围,也没有电子邮件,出不起邮费联系国外高校,更别提参加TOFELGRE考试了。工科学校中,清华是我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读博士的去处。

 

家中其实依旧不赞成,我在犹豫中竟然错过了报考清华博士的截止日期。即使要读博,也得待工作几年才能读了,于是找工作成了第一要务。

 

大家热火朝天的找工作中,我却不知如何下手。好不容易有个宝洁公司来开招聘会,一场笔试,全校300多人只剩七十多人,我有幸在列,得以第一次进了仰慕的金陵饭店面试,面试结束,我们系的同学全军覆没。

 

离学校规定的找工作截止日期只有一个多月了,关键时刻,朱斌生同学找我一起搭档找工作,大家都有志于做高校教师,我们骑着自行车,跑南京各个高校,去了就找人事处、找机械系。老师们都是很热情地收下简历,并和我们聊聊,但后面就都没有下文了。不过这一圈跑下来,总算进入了状态,知道找工作是什么样子了。

 

徐俊同学见多识广,那时网络刚刚出现,他就找到一家公司的兼职去给科技启明星们安装拨号上网。还好徐俊同学记着我把我带上跑了几次,拆机箱、装Modem、装拨号软件和Netscape浏览器,几次下来终于知道网络是怎么一回事情。

 

在沙塘园门口的橱窗里,看到一张小纸头,上海有一家高校招教师,要求计算机专业。尽管我是机械专业,条件不符合,但仗着自己编程不错、发表过一些代码、又懂得Internet,还是把简历投了一份过去。

 

没想到来了消息要我去面试。第一次独自一人坐火车去面试,既然花了车票钱来了一趟上海了,就多跑几个单位。面试第二天跑专业对口的宝钢,坐了一上午的车又干等了一个小时,结果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顺便跑了趟复旦,人家只收博士。跑了一趟杨浦区的一个人才市场,也没有收获。为了赶南京的人才市场,夜里2点多坐火车回南京,结果车票的座位还和另一个旅客重复了。半个月后再跑上海等结果,顺便跑了交大、同济,这两个学校也是只要博士。

 

尘埃落定,在轰轰烈烈的两个月找工作中,专业对口的企业全部落马。唯一比较确定的是深圳一家企业,当时对方寄来了厂房的照片并让我开出期望工资。去深圳可以做自己的专业,工资也高,去上海符合自己的教师梦,但工资低还得换专业。有多少钱可以让我下定决心放弃梦想? 我开了一个对方不大可能答应的价格:4000元。对方果然再没有回音。当时还有南邮处于模棱两可状态,但上海在当时的我看来就像美国一样,心中的天平早已倾斜。

 

学校规定的第一批找工作签约日期是126号,在26号那天狂打电话,偏偏长途电话不通,最后找了在上海工作的哥哥去打听消息,我不想折腾了,上海能定下来的话就签了,不想再去找其他单位了。这种心态也打动了学校,最后的时刻,终于得到可以签约的确认,于是当天将协议书签好快递到上海。

 

于是我完成了从机械教师梦到计算机教师的转身。努力学了近7年的机械专业,终于被彻底放弃。这是我第二次体验到从零开始。

 

  1. 毕业离校。

 

十五年的今天,我毕业离校。本来硕士毕业后准备在去单位报到前好好玩一玩、休整一下的,很多人则等到一个月最后几天去报到,这样上一两天班就可以拿半个月的工资。

 

但我的单位催着报到,一个工程正需要人手。做工程比什么吸引力都大,8号下午拿到毕业证,马上去买火车票,只买到10号的火车票,但9号就混上火车出发了。

 

回望南京,唯一的不足是夏天太热,除了这点不足,有山有水有湖,处处文化古迹,是我最钟情的城市,但却又最无奈。近七年来每一个大街小巷都留着我青春的足迹,带着些许伤感、几多遗憾、带着不甘,我终于还是离去了。

 

远方的上海,完全陌生的生活在等着我,真正的教师生涯就要开始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431056.html

上一篇:Franklin公园的温室
下一篇:从教十五年:我适合做教师吗?
收藏 IP: 192.148.249.*| 热度|

7 张伟 曾庆平 罗汉江 赫英 黄晓磊 王水 张亮生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