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黄石公园-地热,温泉,间歇泉,七彩的黄石

已有 6058 次阅读 2010-12-11 10:42 |个人分类:旅游|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8956平方公里,约为台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黄石公园位于美国西部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的北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以峡谷、瀑布、温泉以及间歇喷泉等著名。它地质上延生于近两百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地面广泛覆盖熔岩流,地壳至今仍不稳定。

最初这里散居着肖肖尼人和印第安人,1806年约翰·科尔特(John Colter)为了探寻印地安文化发现了这里,为了保护该地区,1872年美国国会通过黄石国家公园法案,,黄石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 园及娱乐场所”。当时的第18任总统总统格兰特(Ulyess S. Grant)签署该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1972年它被列入国际生物圈保留区,197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收费按照车辆算,一辆车25美元门票,而且可以在7天之内任意进出,而且同时包含了大提顿(Grand Teton)国家森林公园的门票。和国内的公园门票比起来,还是非常便宜的。

 

30号一早准备早点进园,但汽车被我们弄得出了点故障,尽管问题不大,但由于公园里没有手机信号,导航仪也没信号,出于保险起见,还是联络租车公司换车。等待新车期间,在公园西门兜兜,正好看到了远处山间的彩虹,我把它称为七彩祥云,好兆头。

换车前进黄石公园看了地热温泉、间歇泉,下午换好车走公园下半圈也主要看地热,最有名的是老忠实泉(Old Faithful Geyser),同时沿着黄石湖看湖光山色。31号一早开车走公园上半圈时也看到几处很壮观的地热,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is Geyse Basin),Monument Geyser Basin,Roaring Mountain,猛犸温泉(Mammoth Hot Springs)。

 

黄石公园最闻名的就是它的地热地貌,地处活火山地带,全球50%以上的间歇泉都在这里。有温泉3000处,其中间歇泉300处,许多喷水高度超过 100英尺。这些地方散发着硫磺味,有些地方只冒热气,有些地方有水喷涌而出。到处像滚开的水发着咕噜咕噜的声音,有些地方则像密集的水点落在热锅上噼里 啪啦作响。身处此处,感觉地球是千疮百孔,到处在漏气。还看到一个间歇泉喷完后喷出来的水如水斗中的水下泄一般咕噜咕噜漏了下去。

网上抄一段:“不断有地下热水补充的称为热泉或者叫温泉(Hot Spring),不断喷发的称为喷泉(Fountain),定时或不定时喷发的称为间歇泉(Geyser),只冒气不喷水的叫Steam Geyser,喷泥浆的叫Mud Pot,每几百年来一次大爆炸叫火山口(Crater),各式各样的泉在黄石应有尽有。不管哪种泉,水温都很高,而且含有丰富的硫化氢﹝H2S﹞,因此吸引了各式各样的细菌来这里生活,这些细菌各有不同的鲜艳色彩,将泉池染得五彩缤纷,艳丽夺目。”

 

 

P1000624

 

换车,没想到是用这种架势从2小时车程以外运了一辆车过来。

P1000686

 

 

 

 P1000681

 

P1000707

 

P1000712

P1000720

 

P1000739

P1000745 P1000757 P1000759 
P1000773  P1000770 P1000800 P1000813 P1000816 P1000824 P1000825 P1000826 P1000839 P1000847 P1000849 P1010026 P1010031 P1010035 P1010039     P1010217 P1010236 P1010415 P1010357 P1010353

 

P1010379 P1010387 P1010395 P1010396 P1010409 P1010410 P1010414 P1010438 P1010442 P1000888

 

Chinese Spring

P100087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392478.html

上一篇:万圣节图片
下一篇:从W的读音看科学的流程
收藏 IP: .*| 热度|

1 何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