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在《基准》和《纲要》之间 精选

已有 10931 次阅读 2016-5-6 09:47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基准

   看见了陈学雷等博主写的 "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一些问题的意见", 面对官方文件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对这些学者表示敬意。我认为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行为,应该写入《基准》中:公民应该理解科学家应该有、也需要有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和自由;但一个教授、专家的说法和看法,并不能保证他(她)观点的正确性,因为如今胡说八道的教授多了去。基准》这类会影响全民的文件,各种“家”们较真点比较好,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文山杰伦语)。差点又跑题了。

  《基准》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一个次级文件,需要在《纲要》的语境中讨论《基准》才有意义。《纲要》第六段“组织实施”中第二条“监测评估”明确说明:“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基准》。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略目合我国国情,借国外相关经验和成果,围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内容,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并《科学素质纲要》的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基准》的出现,是《纲要》的预定目标;前者的功能,是要提出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内容,并为了下一步的量化评估、统计检测提供一个衡量尺度。它的最终形式,是产生一个500道题的题库,并以这个题库内容来做抽样调查,监测评估《纲要》的实施情况以及公民科学素质的变化状态。

     《基准》的条款,感觉写得很拙,费力不讨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从10(39)到18(95),是有关数、理、化、天、地、生、人(生物人)的知识。这些知识,大体上是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内容。作为一个监测公民科学素质变化状态的依据,这56条可以简单用一段文字来表达:中国公民应该掌握12年义务教育中有关数理化天地生以及人的教科书基本内容。在这些内容上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抽样调查题目,只需要从中小学课本中合理选择相关内容即可。真正需要花力气的地方,是《纲要》中涉及的内容,比如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大力推广科普,等等。为了制定一个量化评价的基准,一些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被挑出来作为构成考题的参考点,就出现了问题:怎么挑,谁来挑都会有争议。比如“18)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知道基因工程干细胞纳米材料热核聚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什么不把知道“阿尔法狗”也包括进去?这阿狗既和中国文化有关,又和最前沿的计算机科技、人脑研究相关,它所代表的内容,比上面列出来的内容都要重要。但这只是一个围棋爱好者的看法。总的感觉,这26132点,有些确实写得不够好。很多问题已经有人提出,尤其关于物理部分,已经被人挑剔过了,就不多说。我举两个例子,从不同角度来讨论:

     第一,在第三条“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下,列出了第十二点: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知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话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别扭。它像是对一个拿人做实验的人在说话。实验员也是公民,但他们不等同于公民。更好一点的表达是:“任何成为人体实验对象者或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清楚他们有权事先知道、也必须被告知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表达,在公民层次上更有普适性。此外,这一条放到“了解人体生理知识”下去更好,我不觉得它具有“科学精神”或者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的属性。

     第二,在“8.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下,有“(32)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是个经典,在科学网上讨论过很多回合,尤其在科学网早期。从文革过来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的提出,在当时是个政治命题,为了摆脱两个凡是和传统路线,换轨摸着石头过河,它不是一个科学或哲学命题。从逻辑上说,如果我“真理”在握,为什么还要去检验它?如果手中握有真理吃饭还会有问题,这个世界谁都不要再混下去了。之所以要检验,说明我不确定手中握着的是否是真理。这个陈述更合逻辑的表达是:实践是检验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的唯一标准。尽管这个陈述也有问题,比如什么是“实践”,什么“为真”等,这里就没有必要去细究了。只想说它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逻辑上是不同的。老百姓吃饭这个实践,检验了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两个“理论”,哪个是能让人们能吃饱饭的“真理”。其实两者都不是真理,但知道二者之一谁更好点,这就足够了。把“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条写进《基点》,是政治正确的简单省事偷懒做法,和“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的期待有些不一致。

     《基准》作为对《纲要》的监测评估作用,只是一个方面,它让人能够从题库中出的题,了解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的公民人数变化了几个百分点。我觉得这种监测不重要,或者说是一个次要内容。更应该做的,是对《纲要》中的各种过程进行监测评估。比如:义务教育的普及范围变化,师资力量和质量的改善程度,科普宣传做得怎么样,地方财政花了多少钱,钱都用到哪儿去了,等等,这些才是问题的实质。这些被监测对象的实施,最后会产生社会效果,好的结果是上述答题对了的百分点增加了,坏的结果是百分点降低。但等到那个百分点降低时再去理论,社会代价就太大了。

     《基准》的某些内容出现争议,和《纲要》内容有关。除了一些条款上的错误和不准确,我觉得《基准》和《纲要》之间有脱节现象。最大一个原因,是后者中很系统地说了要做各种事情,但恰恰对最基本的概念“科学技术”定义不清,也许根本就没有办法定义。《纲要》中是这样说的:“公民具基本科学素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用它们处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的能力。”这个可以看成是《纲要》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和定义,但不是对“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定义。当“科学”和“科学技术”是什么没有明确定义时,在《基准》中塞进各种东西都是有可能的,出现有关“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争议内容并没有犯规。这些内容也是一个特定历史文化中人和自然相处产生的一种认识,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矇昧状态的知识,说它的好坏优劣似乎都没有到位的论据,但它是人类文化内容的一部分,归类到人文素质的内容更好。执笔写出《基准》者的观点,会在不确定的“科学”概念中发挥作用,尤其前提是“公民科学素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所以,写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至少可以从文字上体现中国特色。我好奇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基准》要出题来监测了,作为社会对科学技术要求的一致性,教育部是否该考虑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直接写入中小学课本中?这样能更彻底、广泛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和过去的一些争论一样,我觉得中国社会中,哲学家,或者更具体一点说科学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明显存在一种分裂,互相不买账。我曾经说过中国的科学哲学家很少参与科学研究中的实战,并从其中发展出自己的新鲜观点。另外一方面,从这个网上也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家对科学哲学的了解也很有限,很多人在谈论科学时,都把简单化的卡尔波普耳证伪学说,视为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而不知道波普耳学说受到的批判。这个现象,有它的历史原因,就不多说了。如果中国的科学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能融合,进入一种热核反应式的问题讨论,比冷战似的分离敌对要热闹,也更有意思,对社会的进步更有意义。但这个看来是一种幻想。最后说一句:不要以为任何事物加上“科学”两个字就好了;好的东西,何苦要受那两个字的累赘,或者硬被加上后,成为真正科学内容的累赘。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争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975280.html

上一篇:阿尔法狗的平常心
下一篇:读杨卫文章中译文的一点感想
收藏 IP: 173.54.18.*| 热度|

39 许培扬 陈小润 王桂颖 郑小康 史晓雷 刘立 姚小鸥 陆绮 鲍海飞 武夷山 蒋永华 陆同兴 陈学雷 陈楷翰 杨正瓴 钟炳 李土荣 冯大诚 张海霞 吕洪波 李泳 袁海涛 张珑 吕喆 曾红 黄永义 文克玲 李竞 赵美娣 朱晓刚 陈桂华 陈冬生 陈静 fumingxu JIANHUN yunmu neilchau shenlu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