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莫高窟中 精选

已有 10409 次阅读 2012-10-6 08: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莫高窟



            夏天去敦煌,回来记录了一段在《月牙泉边,鸣沙山上》中,没有来得及继续写点莫高窟中的感想,直到上个星期,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会的几位到馆里来工作访问,商讨两个机构间的合作,又让我想起来自己曾经去过莫高窟。我对访客提起夏天刚去过敦煌,还动过去找他们的念头。当时因为人生地不熟,胆子也小,加上我们在野外折腾了一段时间,破衣烂衫,人也很黑,不像是该进研究院的斯文人模样,没敢去麻烦或是怕吓着人家,就自己和同事去转了莫高窟。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去,我会厚着脸皮去找他们,可以多了解点莫高窟的精彩。我很钦佩那些在莫高窟工作的人,无论是老一辈,新一代。内地的人在争什么士的时候,他们在窟中日复一日的临摹千年前的线条,让现在的人能知道过去曾经有过些什么。我下辈子要有选择,就干这个行当。

            莫高窟的游人不少,由导游带着参观。为了文化保护, 进窟区是不能带相机的,但可以租借电筒看洞中的壁画。 我把相机背包存了,带上自己的手电,进窟区去参观。

            第一个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莫高窟现存有壁画的石窟492 个,全是在一套砾岩层中挖出来的。虽然我不做沉积岩研究,但搞地质出野外,好歹算见过猪跑,可以看出那一套砾石分选、磨圆都不好,里面有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等碎屑,是我能认出来的一些。砾石由泥质、钙质胶结而形成岩体。感觉上这套地层很年轻,像是山前洪积、冲击这样的快速堆积过程形成的。别的地方的石窟,比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佛像是雕刻在比较古老的砂岩体上的。相比而言,承载莫高窟的这些岩石,并不是开挖洞穴的理想材质。窟中的佛像,多是泥胎的塑像,而不是像云冈石窟那样,直接在岩石上雕出佛的形态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初选择了这块地方来开凿洞窟。恰恰也因为需要人工塑像,留下的文化色彩更为浓厚;泥塑的技艺,一笔一划的彩绘和颜料,各种的人物造型,前人无意间的点滴,给后人留下了蛛丝马迹,可以去探索当初洞窟兴建者的心情、想象和智慧。

            转了一上午,感觉我根本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去理解莫高窟的一点皮毛。跟着导游看了有限的几个洞窟,面对那些唐朝或唐前的彩绘雕塑,想象着星移斗转, 上千年的时间,怎么就这样流走了。让今天我这样的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个“工程”,靠活人拿着笔,一笔一笔的描绘,前后持续上千年而成,没有一种信仰、恒心和安静,是做不成这样的事的。而那种恒心,怎么能一代一代传递下来?在那上千年若干次朝代的更迭中,哪次不是把前朝斩尽杀绝烧光抢光而后快的?但这些壁画和泥塑却留下来了。再看今天的各种政绩工程,有几件不是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的权位中完成的? 谁会想起、愿意做一件能持续半个世纪或更久的事情?今天那些表面上看上去无与伦比的作品,有几件具有莫高窟这样的文化生命力,在西域的风沙冷月下,能流传千年?我实在想不出来。

        单说一件事,就是我在参观莫高窟时,一定要去看的、现在编号17的洞窟,它是16号洞窟的复室,所以在洞窟门上,编号写为16-17。要去看的原因,我想读者都知道,它就是蜚声中外、当初由王圆箓王道士发现的莫高窟藏经洞。我很好奇的是,是什么样的一个密室,里面能积满5万多件画幡、写卷、印本,文书等,以汉文,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留下了从4世纪到11世纪历代的文化记录。现在的人如我,探头往17号洞窟里一望,是令人失望的窄小与空空荡荡。看着身边的游客,好奇地往里面张望,我在想谁能真正的体会到那个洞窟中曾经有过一段酸楚的故事。

            等我们出了景区,取回我们寄存的包和相机,我拿长焦镜头沿窟区远距离拍了几张照片,是到此一游的记录。尤其是专门找了个角度,从外面拍了16-17号洞窟的门牌号,记录一下那个特别的地点和事件,不虚此行。窟区的外部,有一些残存的壁画,仍然很有特色,就像唐朝的符号,让人的思绪能达到千年之远。那些几百年前的木结构间,如今有燕子在筑巢,自由自在地进出在自己的窝门口;而那个窝,是千年前的人铺垫下来的。唐朝小杜的村舍燕说: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与这佛家的僻静相比,那就是尘世的咏叹啊,而上下已经逾千年。感叹,一直都在感叹,后人无力的感叹。浅薄地记几句,自己都不好意思。

            和所有中国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点一样,当地政府都会把它们看做旅游资源,摇钱树,莫高窟也不列外。我去莫高窟的时候是淡季,但游客已经相当的多。可以想象国庆中秋长假,这里的拥挤绝不会逊于华山之顶。钱是重要的,谁都喜欢。但对莫高窟,如何做到赚钱、教育、保护的合理平衡,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我自己的观点,像莫高窟这样的绝世艺术珍宝,保护应该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它的地质结构和壁画的脆弱性,比其它一些石窟更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国家应该投钱进去养着这样的文化珍品,而不是靠它来挣钱,让现在的人能吃肉喝酒,过小康甚至大康的日子。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619617.html

上一篇:远方的好声音
下一篇:知秋一叶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71 李学宽 马磊 陈小润 王振亭 王芳 魏东平 刘旭霞 武夷山 吕喆 刘用生 张雪峰 朱艳芳 刘艳红 刘立 徐耀 陆俊茜 庄世宇 苏德辰 柏舟 郭胜锋 曹聪 王善勇 钟炳 吴飞鹏 邸利会 吴浩宇 吕洪波 周华 刘俊明 罗帆 丁邦平 李土荣 孔梅 余昕 傅云义 陈湘明 姜宝玉 张玉秀 卫军英 曹广福 何士刚 任胜利 秦占杰 陈国文 茹永新 余世锋 柳顺义 唐常杰 郭向云 马丽丹 王铮 徐长庆 王安邦 王桂颖 张海霞 陈筝 赵宇 杨正瓴 董晓朋 俞立 翟自洋 傅蕴德 杨金波 anran123 fansg qinzhaosu neilchau liangfeng crossludo 好象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