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同理心——阅读笔记

已有 1640 次阅读 2021-1-18 10:26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同理心
【 作 者 】[英]罗曼·克兹纳里奇
【 ISBN 】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笔记

同理心是想象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借此了解对方的感受与看法,然后再思考自己要怎么做。
从这点来看,同理心与同情心不同,同情心是对他人的遭遇感到可怜与遗憾,而不是理解对方的情感或观点。
同理心也不是“你们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因为这是以彼此利益一致为前提的。


同理心就是用来发现你与别人不同的部分。 


许多关系的破裂,是因为至少有一个人感觉自己的需求与情感未受到聆听与了解。 


同理心可以创造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人是社会动物,必须仰赖人与人的联结,才能繁荣成长,那么就没有理由压抑同理心。要获得福祉,必须走出自我,走进他人的人生,不管是与我们亲近的人还是遥远的陌生人。
同理心带给我们的喜悦是真实而深刻的。 


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认为,通往睿智与良善生活的最佳路径是“认识你自己”。
我们的传统要求自我反思,向内观看,凝视自己的灵魂,但我们也能借由走出自我来认识自己,学习与我们相异的生活与文化。
同理心将是实现此事的最大希望。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作品《利维坦》中指出,如果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也就是不存在任何政府形式的状态,结果将是“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而人生将是“孤独、贫穷、卑鄙、残酷而短暂的”。霍布斯的结论是,像人类这种天生喜爱追逐私利与诉诸暴力的生物,需要权威的政府加以限制。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在经济市场上,当买家与卖家都致力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商品与劳务将会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最有利于整体社群的状况下进行分配。斯密写道,“在提升社会利益方面,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通常要比自己实际追求社会利益更有效”。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强化了人类天性自私的观点:推动人类演化的驱动力是竞争而非合作。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试图去除所有对人性的浪漫幻觉。
人们至今只认识到人性的一部分,也就是强调自利的自我,以为人性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身处21世纪初的我们,已经有300多年的时间完全浸淫在这个主导一切的信息里。自利最终决定了我们的面貌,这个信息已完全被吸收到西方文化之中。 


辛德勒的故事告诉我们,同理心起于看着对方的眼睛,知道对方的姓名,以及了解对方的个别性。 


媒体对灾难的标准陈述总是“民众惊慌地到处奔逃,自顾不暇”,但这些并非事实,更常见的是民众很快就聚集起来彼此帮助,并且以小区为单位组织了救济单位。他们没有中央指挥体系,也没有层级,但行动起来井井有条,官方的力量到来已是很久之后的事 


同理心是小说叙事的核心。无论纯文学还是大众小说,优秀小说家都能激起同理心,使我们(哪怕只是片刻)摆脱自己的皮囊,以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同理心不只是局限于个人层面的善意感受,而是可以进一步唤起大众携手推动社会变革。 


疗愈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疗法,由作家暨艺术家埃拉·伯绍德和小说家苏珊·埃尔德金率先提出,自2008年在伦敦的人生学校开始发展。你把阅读习惯与人生困境告诉疗愈阅读师,就能拿到量身定做的“阅读处方笺”,里面的建议符合你的个人品位与当前处境。 


所有文化都对人生提出各式解答,例如这辈子该怎么过活?该追寻什么事物?古希腊人颂扬勇气,推崇智慧与克己。早期基督教要求信徒效仿基督的人生,借以与上帝交契。启蒙时代的人们试图以理性控制情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人重视追求个人欲望与私利,背后的假设是人类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生物,美好人生系于消费取乐与物质财富。
如今我们有另一条路:同理心。从他人的眼光看待世界或许是超越自我局限的最佳方式,有助于从崭新角度检视人生的做法。
我们先得走出自我,探索外界,才能了解自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1267744.html

上一篇: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阅读笔记
下一篇:人类酷刑简史——阅读笔记
收藏 IP: 114.251.216.*| 热度|

1 叶春浓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