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周末工作坊:奥数培训的新模式

已有 4690 次阅读 2013-9-13 11:23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奥数

周末工作坊:奥数培训的新模式


王永晖


我们这里用“奥数培训”这个名词,是为了方便大众理解,什么是奥数?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


当然,我也不敢说自己在这篇文章中的理解就是对的,抛砖引玉吧。


奥数,说穿了就是数学证明题,而且是数学证明题中那些难度比较大的部分,但是证明篇幅又不会太长,因为毕竟要在90分钟之内做出一道题,每天做三道题,共两天,这是终极的IMO赛制。


这就决定了,奥数主要考察的是技巧性,俗称解题能力,这正是中学阶段所需要锻炼出的能力,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奥数培养出的解题能力,基本上对于数学家来说就够用了,实际上,这种能力,绝大多数中学数学老师,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甚至大学老师也不见得敢夸口自吹,譬如我罢。


大学阶段练的是读书能力,研究生阶段练的是读文章的能力,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年青人有可能就此走上数学之路,或跟数学相关性很大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之路。


数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力!


我们为什么会说,我们主持的周末工作坊,会是奥数培训的一种新模式呢?我要比较的,不光是国内,更重要的是国外,毕竟奥数是国外发展起来的,根在那边。


实质意义的奥数竞赛,是百年前匈牙利这个小国做起来的,大家可以看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没有说到的是,匈牙利有一个中学数学杂志,我博客上有介绍,这个杂志每年10期,每期组织一场通讯竞赛,中学生们看到杂志上的题,自己在家把答案做出来,然后邮寄给杂志社,每一期公布上次的优胜者和优秀解题答案。


每次出的题,必须是没见过的,必须保证孩子们没有办法在任何书上找到答案,这件事,难度很大,匈牙利数学家们,做了一百多年!


匈牙利国家很小,但出了好几位神圣级科学家,也为人类做出了诸多创新性的发明成果。这些科学家们,传记中写道,在小时候就知道对方的名字,彼此认识,就是因为这个杂志,这个杂志每年总评,邀请学生聚在一起过夏令营。


这就是精英教育的本色。


比较一下目前国内的奥数培训,中国人口多,优秀人才多,所以总能有人拿到IMO金牌,我因为工作关系,认识好几位出身于奥数金牌的年青数学家,当然,这批人因为年代的关系,不是当今这种商业性奥数培训培养出来的。


当今这种商业性奥数培训,能不能培养出奥数金牌,乃至未来的科学家们,实在是需要一些统计数据,公布给大家看看。


国内的商业性奥数培训,已经形成套路,老师先讲例题,然后再让学生做跟例题很像的题,如果做不出来,老师再接着给学生指导。


反正花钱就能上奥数班,不会了指望老师告诉答案。


两相比较,跟匈牙利这种奥数通讯竞赛的机制相比较,可以看出差异很大!


按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如果学生不是这块料,他不能独自地把题做出来,其实,他是不适宜去学更加深入的数学的,靠老师,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是,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讲解水平、辅导水平上,寄托在教育机构的能力上,这种心态,很可能本来就不适合数学学习之路。


数学家,都是自己学出来的,入门须引路,功夫法自修,老师起的作用,很重要,但不能理解偏了,再好的数学老师,也不是能把任何一个学生都教好的。


中国这种教法,产生一种很大的流弊,学生们喜欢套公式,而不是究竟里面最根本的逻辑/思想,这样的学生,上了大学,带着套公式的惯性,反而学不好大学数学,等于是被这种奥数培训教法给毁了。


反正中国人多,总能有没被毁的。可能说穿了,真正智力高的,想毁也毁不了,毁的都是那些智力并不是真正顶尖但又比较爱慕虚荣的那一类。


匈牙利的模式,我自己认为也有很大局限性,每次必须出新题,要全世界都没见过、都找不到,这对出题人的压力太大。我们首师大的李克正老师,原来是参与过奥数出题的,但是他很多年前就退出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题,出新题的难度太大,如果仅仅是为出题而出题,不考虑里面思想的优美性,这样的事,我们李老师当然是不干的。


其实,就我自己的喜好而言,每一道题,对同学们来讲,其实都是新题,做那些经典的题目,更能了解思想脉络,岂不更好!


奥数竞赛的悖论就在于,尤其是匈牙利这种通讯竞赛,它无法保证学生是真正自己做出来的,那么,只好每次都必须是新题。


奥数培训的本质,就我理解也在于这一点,跟普通的数学课程应该是不一样的,不是讲授性的,而是探索性的。


美国有位值得称道的数学家Moore,培养出一批数学家,后来他的方法被称作“Moore教学法”,其实质也是,他们干脆连正式的课程,也变成个人探索性的,告诉学生背景知识,基本概念,但定理要靠学生自己推出来。


Paul Halmos评价Moore教学法(有中文版译文),认为只能在低于20人的班级里面实践,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大学里只可能对某些特别喜好的专题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不可能所有课程都这样,否则这个学生会疯掉的,像纳什,看纳什传记,实际上他就是对任何一门课程,都采用了Moore教学法,要自己推出来,那人还不得疯掉。


不过,就奥数而言,就奥数的历史渊源来看,奥数培训,还是得采用这种Moore教学法,即,学生靠自己的探索,老师不告诉答案,顶多给些引导,然后这样把题做出来。


我听到国内商业性奥数培训,它们是两三个小时里面,要讲二十多道题,很不以为然,如果我是小孩子的话,按照我这种智力,肯定是听不懂的。有些老师说,听不懂没关系,混个脸熟,下次再来弄懂。


------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

昨天陪孩子做作业,小学三年级口算本,北师大出版社出的,最后一道题的描述文字,儿子看不懂,我看了以后,仔细琢磨,发现不是儿子的问题,而是编者的水平太差,话都说不清,我们只能靠猜配图,把题出来。


这是什么人干的事,能不能把这些编者找出来,我们当面锣对面鼓地讲一讲,你们什么意思啊,还不如民营书商的学术严谨性,昨天“蒲公英童书馆”出版商,把我们找去,咨询相关书的数学标准,其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就非常值得称道。

------------------------------


数学不能这样搞,这实际上是很多数学家的共识,不是我一个人的,数学不能囫囵吞枣。


那么,鉴于此,我发现周末工作坊的模式,可能会更适合奥数培训的精神。


周末工作坊,有一位主持老师,主持老师的职责是,保证住孩子是自己把题思考出来的,做出来的,而不是看答案的,如果孩子得到了老师的引导,也可以通过教育记录,把这些具体的引导显示出来,便于以后评估。


这样子,就避免了匈牙利模式的一个难题,就不用挖空心肠出新题了,靠制度和老师的人品来解决,而不是靠数学知识本身。


参考国外模式,将来中国数学家团体,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比如,办一个数学网校(视频网站+批改作业),其作用是,跟中小学校相挂钩,那些在数学上特别优秀的孩子们,周一到周五上课的时候,就可以不上学校班级的数学课,而是通过网络到数学网校上学习,自选课程级别和学习进度,更个性化,更深入。


教学改革,必须跟生产力的变更相结合,有些事情,虽然很好很理想,但是为什么在古代办不成,恐怕还是在于生产力。我们的教育理想,在今天之所以可能,很可能还是因为生产力已经进步了,这就是IT技术,这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犹为重要。


李克正、张英伯老师去年访问了法国、俄罗斯、以色列的数学英才教育,写了一系列访谈,给我的感觉是,那些国外的数学英才教育课程,目的并不是为了拿奥数金牌。


那些学生,在高三毕业的时候,衡量的并不是奥数金牌,而是他们成批队的,达到了大学数学系二年级水准,甚至三年级水准,也就是我现在教的这帮大学本科生们,说不定还更好。


这样的年青人,在数学道路上,我们这些中国学生们怎么跟他们比,中国缺少大数学家/大科学家,李克正老师认为(至少原因之一),是输在了这个起跑线上。


其实,美国的英才教育也做得很广泛,初中生学微积分的,也多有人在,最近有位华人教授告诉我,他儿子已经很优秀,学超此境了,但是他儿子的同学,初中生把实分析(大三课程)学到了。


这种事,没必要自己骗自己,学到就是学到,没学到就是没学到。其实,我们中国人很聪明,如果放开膀子让孩子们干,也行,李克正老师在文革前,初三那一年的时候,把抽象代数学完了,研究生教材。


初三之后,上山下乡。


李老师当年,倒底是学懂还是没学懂呢,这个没法考察了,因为李克正老师已经是国内代数/代数几何界的重量级人物,我们想考他也考不着了,讨论班上,都是他来考我们,他是讨论班杀手。


总结之,未来的数学英才教育模式,似可考虑为:


1. 网络课堂,跟中小学校挂钩,班级上最优秀的学生,可以不上校内数学课,而是学校重视,提供专门教室让他们去上网络课堂(视频课程+批改作业),以增进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深度。


2.  周末工作坊,主持老师(和参与家长)用人格和学识保证,学生自己把题做出来的,从而便于学业评估。可分为环节:


上午 1. 手工科技  2. 数学研讲 3. 数学解题

下午 4. 数学讲座(顶级数学家/科学家的科普级演讲,网络集成)  5. 武术健身



当然,我自己现在主持的工作坊很小,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和规模,但也算是试点吧。


我们现在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力)的,从张英伯老师的访谈文章来看,以色列在英才教育上做得非常好,但是,他们的数学英才教育,也只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


所以,我们的工作坊,并不是每个周末都做数学,而是一周数学,一周语文,等时机到了,再把数学的份量加重,教法上体现我们上述以及以前博文中所说的教育理念,即.


1. 学生在数学上养成“胆气”,勇于自己把题做出来;

2. 学生上台研讲,老师在下面听,这种考查极为彻底,不足之处老师才再上台,给学生一个学术标准的示范;

3. 学生们在数学上形成“幸福”感,跟喜欢的人一块儿做喜欢的事,数学也需要社交性学习,周末大家要聚在一起。


玲珑塔教育工作坊新浪博客链接地址


附录.


----------年青数学家来信-----------------------------

永晖:你好。
 
你说的周末工作坊模式,我觉得很合理。一时兴起,跟你分享点我的经历。
 
我中学参加过数学竞赛,初中一个寒假的“培训”现在还记得。那不是商业性的,而是数学老师带我们一起在他办公室做题,用一本奥林匹克数学训练题集,刷题,难度很大;每天大家来到办公室见面了,就各自做题,也有彼此交流(微型研讲),比较随意,很多时候争论还蛮激烈。屋外下着大雪,公交车都不通了,自己单程走一趟也要一个小时,却不觉得苦,反而很有乐趣。屋里生着火,好象还烤过红薯,五六个男孩女孩与小老头般的数学老师有说有笑,很开心。记得竞赛前一天老师还特意设法让我们用学校体育馆打了一回乒乓球放松,我就是那一次开始改打横拍的,觉得帅,呵呵。
 
初中竞赛没考好,后来高中的考试和竞赛,既难也带功利色彩,导致我这个开始逆反的男生退出了竞赛活动,宁可自己在家拿往年的国际奥数题做着玩。(我也是高二时接触到《走向数学》丛书,开始琢磨严肃的数学问题。)回想起来,初中那位老师的带领方法是真正高明的。
 

希望你能把工作坊做好。孩子会不会成为数学家倒没什么,数学能滋养他们、震撼他们、给予成长以支持,这在我看来更重要,也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

-------------我的回复-----------------------------------

你初中的经历,就跟我们工作坊想做的事很像,就是第三条,跟喜欢的人一起做好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这段话,回忆中的感性色彩是很强的。


永晖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724558.html

上一篇:凡事要讲道理,尤其是教育
下一篇:一个很有价值的中学教改实验班项目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3 董明 erdos qqlist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