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十问科学研究

已有 2763 次阅读 2013-10-28 11:32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

 

为什么我们的文章越发越多,真有含金量的却没有几篇?

   我们的科技论文数字越来越庞大,将来必定占据世界论文量的半壁江山,毕竟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基数大,倾向于多发快发文章的考核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我们还有很大的这方面空间可以拓展、潜力可以挖掘,不就是读读文献、写写文章吗?难不倒我们规模日趋庞大的研究生队伍。

   在我们撰写论文之前,我们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当然是为了硕士好毕业、博士好毕业,增加点“研究生”的“份量”。这不能责怪我们,科学研究原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哪有那么多创新与发展?研究研究,首先是要弄明白所学的专业知识,多咀嚼,多消化,然后才可能知道自己可干什么。一篇硕士论文,能够将所学的东西说明说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二个关点问题,就已然算是优秀论文了。一篇博士论文,起码要有自己的观点,这观点不一定“正确”,谁说“错误”就永远成不了“真理”呢?

   我们的导师大都深受其害,这个“其”大家心知肚明,却又无力去改变。即便如此,不是还有“曲线救国”吗?文章自然是要写的,作文的方式方法和要求是可以商榷的,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自己的思维。

   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教学而轻视实验?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实验老师与从事课堂教学的老师,地位是那么鲜明的悬殊。我们是按课时的多寡给老师报酬的,当然不包括之外搞的项目、撰写的文章数量及投稿发表的刊物等级。要知道,我们课堂所教授的一切知识,都来自我们的实践和实验,缺少了这一环节,科学知识便成了宗教教义。

   科学之所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它所概括的东西,是我们可以反复来论证,甚至去修证的。我们要是挖掉了它的根基,这棵树最终会枯萎而死,这就是科学。无论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何更新,实验或者说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由此所归纳出的理论必然要引领新的实践。

   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热衷于到国外深造?

   我们不可否认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也发达,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确实有一套。现代科学诸多领域的开创或者说领引,大都是这些国家的科学家的“专利”。我们不如人家的,就应该向人家学习,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

   不要狭隘地以为,我们那么多人跑去学习,只是为了镀一层金回来。即使没有学到别人的真东西,也会感受到别人治学的态度。我们人类还有很多不自由,但是学习应该是自由的,搞研究应该是自由的,实验室的环境应该是自由的。

   如果我们有条件,如果我们足够自信,完全可以大胆地都送出去,让别人来帮助我们培养。中国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整个社会发展、管理思路的创新,包括科学教育及研究。

   为什么我们一再加大科技投入还说资金不够?

   论我们的国家实力,加上庞大的国家体制,我们对科技的投入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国家的绝对值。我们是一个“民生”大于“科生”的国家,要解决的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很多,若干年也解决不了、解决不完,政府怎么可能弃之不顾而向科技全面倾斜?

   尽管要解决一些民生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科学技术不是民生问题解决的拦路虎,但是整个蛋糕就那么大,领导者的意识就停留在那一块,我们无法在抱怨中得到满足。我们只能说,相对于过去而言,今天的投入已然蔚蔚可观了,实验室里的设施和器件正逐步走向“应有尽有”,譬如电脑就不断在升级更新之中。

   为什么我们的导师整天忙于搞项目?

   不能说导师搞项目是在从事副业,没有项目资金的支撑,几乎没有一个导师可以继续他的教研。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与其说是跟他学习,不如说在同他一起做项目。

   带资质差的学生,或说动手能力不强的,于导师来说是“莫名的烦恼”。不仅是导师,就连学生自己,对三四年完成学业,大都是缺乏耐心的,更何况这期间还要帮助完成其他“作业”——这便不难理解研究生们的浮躁了。

   项目搞得好的导师,收入自然就高,学生也可从中得到更多实惠,所以几乎没有人愿意去搞基础研究了。我们的科学研究恍如空中楼阁一般,倒不下来,也放不了心。

   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四处参加年会?

   研究生最高兴的,莫过于导师带着自己参加每年或者两三年一度的专业年会了。会议的地点每次都有新变化,住宿条件也正逐步改善,与会的人员越来越广泛,还经常有中科院或者著名科学家参加。时下叫“盛世开盛会”。

   然而,会上究竟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科研成果,在会议的嘈杂与喧哗声中被淡化了,我们基本想不起来有谁有惊天之语。从导师到学生,从专家到学者,已然都能侃侃而谈、幽默风趣,不亚于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一次会议,其实就是一次放松,最大的收获是快乐,因为我们也是人类。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很平淡、心灵很浮躁?

   谁能告诉我们,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生活?我们不是学习的机器,学习反倒让我们离生活越来越远。我们每天安静地到教室去听课,我们每天安静地到实验室做实验,我们每天安静地往返于寝室、教室(实验室)和食堂之间,我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

   谁说学习是快乐的?我们青春与热情就耗费在这静默地探索之中。偶尔的一次聚会和聚餐,会让我们如同过节般快乐,而之后呢?譬如谈恋爱吧,同居能叫爱情吗?人生的聚散,只因为生活的百无聊奈?

   谁来归整我们的人生?我们读书,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我们流浪在象牙塔尖,心理和灵魂逐渐被“知识”掏干。我们究竟想要什么?

   为什么权威还是权威、科学不是科学?

   是谁树立的这个权威?我们应该相信权威么?在科学的面前,什么才是真正的权威?我们这么热衷于给某某人冠以学术权威的头衔,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了权威,是不是遇到科学难题时,他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任何有关科学的论题,总归需要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对于争议难决的,更应该反复去论证,不急于作结论。即便是紧急关头,仍须冷静、沉着、求实。

   谁都知道世界是变化的,今天的权威必将是明日的“黄花”,权威的确立本身便不科学。我们要求真知、作真思、解真谛,首要是扫除所谓的权威。

   你可以在某一领域领先别人,你也可以在这一领域坚持自己的见解,但不可以用取得的成就去阻挡他人探索的脚步,哪怕这人是一个无名小卒。我们与其尊重权威,还不如尊重科学,抑或尊重他人。

  为什么我们在科学领域,向前迈出一小步这么艰难?

   不难的事人人都会做,譬如吃饭、穿衣、睡觉。现代科学的体系日臻完善,学科划分日趋细微,逐渐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研究思维模式。

   要知道,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科学发现,均源自当时科学研究的思维创新。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是,牛顿在什么样的思维下发现了牛顿三定律?爱因斯坦又是在何种思维里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可以说,没有创新的思维,便不会有科技的创新。

   人是靠大脑行动的动物,所以我们要多思考,尤其搞科学研究的人。任何实验都是建立在我们思考的基础上,用物质的综合反应来验证我们的思考。我们要时常自问:我们的思维模式固化了吗?针对现在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思维才合适?或者,与其被一种思维长期钳制着,不如逆向思维来尝试。

   科学无定论,思维无永恒。

   为什么我们的飞船上了天,我们的父辈还在用锄头耕地?

   我们正信心倍增地向高端科技进发,我们的飞船不仅载人上了天,而且顺利实现了与其他航天器的对接。宇宙在我们面前似乎一步一步地缩小,我们真正进入了无比广阔的太空时代。

   这是一个从地到天的飞跃,是我们冲向未知世界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由此所带来的思想变革,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现有科技水平上。

   我们已经不能把铁匠打造一把锄头当作科学技术了,尽管我们的父辈还在田地里使用它。其实,从科学研究到科技应用,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决不是送飞船上天那么简单。

   我们各个领域研究的瓶颈很多,面临的不仅仅是理论突破的问题,关键还在于用科技来改变我们的命运。假如有一天因为一颗行星撞击地球,人类濒临毁灭的危险,仅凭几艘诺亚方盘舟是无法挽救我们种群的。

   这是科学,不是神话。

 

   2011年11月29日,2013年10月28日修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736746.html

上一篇:走入镜中的“小坏蛋”
下一篇:我有信仰,我不会忧伤!
收藏 IP: 27.24.28.*| 热度|

4 罗德海 王加升 彭思龙 蒋永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3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