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才子看历史:屈原的悲剧是“诗人”

已有 3183 次阅读 2012-6-21 15:28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才子, center, 屈原, 孤独

 

 

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的孤独人生

 

 

 三闾大夫的悲剧在于,他死后二千多年,对他的评定仍然是浪漫主义诗人。没有人说他是一个政治家,最多也不过是个官宦世家。

 纵观三闾大夫的一生,并非为情为物所困,而是陷入了政治的沼泽里不能自拔。他出身楚国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对楚政权的感情可想而知。这是一种血脉关系在作祟,与当时的百姓没什么关联。三闾大夫爱楚国,这点十分确切。

 然而,熊楚不过是东周的诸侯,相当于地方割据势力,三闾大夫如此维系这个政权,为什么?

 从战国末期的政局来看,东周政权名存实亡,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日趋明显。三闾大夫想联合弱国,偏安一隅的想法,显然不符合时代潮流。其实,无论楚齐、楚秦还是其它形式的联盟,最终都会有一“骑”杀将出来,熊楚也未必没有这样的想法,三闾大夫图强更远的目标恐怕也在于吞并六国而一统。

 可惜的是,他遇到的不是秦王这样的君主。当然,以他一人的政治主张和才干,也无法改变熊楚的最终命运。当三闾大夫第一次被流放到汉北时,仍然怀念的是早期楚怀王对他的信任,如“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那是一段君臣和睦相处的蜜月期,只不过终归似昙花一现难再续。

 于是乎,多情的三闾大夫诗人的气质毕现无遗,集悲愤而作《离骚》一辞,发出“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鸣记住,此“民生”非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姓生计,而是指代诗人自己的人生命运。当然,我们已经习惯于赋予诗人崇高的情操。

 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表达的是三闾大夫远离政治中心的忧愤之情。从诗歌本身来说,称《离骚》为“千古一诗”丝毫不差。正如三闾大夫自己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想走的道路依然十分漫长。

 不可思议的是,楚怀王客死后,曾在齐国做过人质的顷襄王接位,实行的依旧是绥靖政策。三闾大夫的毅然反对,导致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看到“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三闾大夫愈加悲愤,问天问地唱《九歌》,路遇渔父而感叹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遂怀石自投汨罗以死。

 三闾大夫的死,关乎我们的是一个节日,关乎后世文人的,既有气节,亦有迂腐。如那打渔人所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事变迁,社会发展规律而已,并没什么申发的含义。

 不随波逐流”的三闾大夫,终究“随波”而去;“唯我独清”的诗人屈原,看不到自我的“孤独”。还是太史公说得好:“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2011年7月7日 

       

 

(1)(3)(6)(7)(8)语出《史记·屈原列传》

(2)(4)语出《离骚》。 

   (5)语出涉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584443.html

上一篇:为殷书生画作《家住皖南》配诗
下一篇:“感同身受”并非历史——六说《知青》
收藏 IP: 58.54.98.*| 热度|

3 吕喆 czhc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