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eefloating 天平的常态是失衡,天平的理想是平衡,我摇摆着,追求...

博文

《来学往教》------学生交流: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人才太少 精选

已有 7089 次阅读 2008-12-25 17:38 |个人分类:来学往教|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学习, 兴趣, 学生交流

 

 

从这学期第十周的时候,我跟我的学生们说:一个人的成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但可惜我们的以往的教育给我们的评价主要是考试和分数,而来到潍坊学院,在绝大数同学心里是又一次比较大的失败的体验。这就是我平常感到大家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但这半年多我感到你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我希望你们能够将自己的优势长处展现出来,挖掘自己的兴奋点,我会给每个人真诚的评价,好的作品可以在期末成绩加分,我希望每个人在我这里感到成功的体验。作品内容不限,形式不限,也不必担心水平不高,因为除了应试学习,我们并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专业化训练,我们只是要找到你们身上的点点星光,一起思考它们能不能在大学时间里得到共振增益。

 

给了大家五周的时间,可惜交给我的并不多,于是我将作品要求进一步放宽,可以想写点什么就写点什么,可以是交流困惑、提出疑问、可以作为交流的机会。于是哗啦啦交来了很多,最初的20份我是逐一认真评价的,但现在我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回复,我选择将个性化的问题单独回复,同时就普遍性的问题统一回答。并拿到科学网上和大家交流,也算是对我一年教学工作的总结。

 

问题一:我的兴趣在哪里?

 

“大学生活平淡如水,枯燥乏味,有时候真怀念高中时期的的充实生活,我也试图改变这种生活,我试着培养自己的兴趣,也想把兴趣变成热爱,然后成就一番事业,结果我以为的兴趣并非我真正感兴趣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不了了之。”“既然不知兴趣是什么,那就认真学习吧!可是除了高分通过考试,实际运用又一窍不通,走入社会又会有什么作为?”

 

学生描述的这个状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状态,当我们的孩子背负了12年的应试教育,在老师的填鸭式教育下自感充实的而无需思考的成长起来,其实已经压抑和空耗了学生可能的激情和精力,家长和老师总是将很多学生的与考试无关的兴趣打击殆尽,而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却实际上很容易一无所长。那么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自我寻找和培养我们的兴趣和激情。

 

我举一些大家都有的例子来试着说说兴趣。

 

1. 在兴趣之前的应该是好奇心和对美的追求。

 

还是从我的感受说起:我可能好奇心偏重,同时不愿损失掉对快乐和美好的欣赏。因而若是遇到别人哈哈大笑,我定会非常羡慕,想知道人家因何如此快乐,惋惜可能失掉一次听笑话的机会。如果别人痴迷狂热,我也非常想陷进去试试,认定其中必有值得痴迷的美好。

 

举个例子:女生喜欢足球的不多,我却在90年代初迷了一阵子,主要是因为弟弟迷恋,班级里男生也都迷恋,电视上的球迷都超级狂热到我认为不可理喻,于是我就认定其中必有值得痴迷之处,若是人生在世不懂得欣赏第一大球的魅力,我认为是一大遗憾。还有就是电脑游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it is a miracle that curiosity can survive formal education. 我希望至少我们还能找到好奇心或者对美的感受。

 

2.兴趣需要知识技巧的培养和成功激情的体验得以坚持

 

虽然我打算迷足球,但我还是看不出它有什么可迷的,所以我很惭愧,大学北师的女足很牛的,所以我们也会有足球的选修课,于是我们就去选了,然后耳濡目染,知道了什么越位、角球、点球、巴西、意大利、马拉多纳、三剑客……然后就可以有自己喜欢的球队球员(我最喜欢的是阿根廷和风之子),然后就可以讨论争执,然后就开始关注联赛世界杯,也会彻夜不眠,也会兴奋流泪。

 

不过现在我对足球一点都不感冒了,因为这东西不能满足成功和激情体验了。老弟老爸同学同事现在都看篮球了。我现在不知道几个球员,也不知道哪个俱乐部趣事糗事,唯一的乐事就是原来中国足球也可以用骂人来狂欢。这件事说明:兴趣不是凭空而来,当你想和别人一样因为某件事感到痴迷的快乐时,你需要周围有这样的圈子,有你要想要的信息源,你需要有人和你同喜同乐或者对立对抗,需要技巧去领会掌握,需要成功和激情的体验加以培育,才能持久。

 

对于锻炼,我曾经与同学一起迷恋过羽毛球和长跑,当感觉自己竟然可以超越自己年轻时期的精力和能力时,这就是最好的成就感和得以坚持的动力。

 

学生说:其实自己的兴趣有一些,读书、听音乐、摄影、绘画,可惜都不能安身立命,没有用的。运动当然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但是不能带来财富。我们现在是没工作,不是没兴趣。

 

3.兴趣无所谓有用没用,但却有专业业余之分

 

其实还是兴趣不够浓,所以总不肯往专业水平上发展,当然不可能用来安身立命。我倒是认识很多靠兴趣养活的自己很好的人,而且觉得这样的人太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这几天儿子国学老师让孩子们背三字经,却竟然没有给孩子讲过其中的典故,我觉得简直是大大的浪费,国学博大精深,若是能像科学网的博主的水平讲故事,评古今,学生定时受益匪浅,这样的老师就是自己办个兴趣班,养活一家人也没问题,到学校里兼课,家长反映好,估计也能转正,可是现在哪有多少合格的好老师啊?

 

例子一:喜欢打扮的女生开个服装店,毛衣编织店,自己设计水平不高,就去商场里买人家成千上万的衣服,回来照着做了再退回去,你先别管这种做法是不是地道,起码人家能吸引很多没有很多钱但想穿品味的人,足可以安身立命,而且做得多了,研究的多了,也能合理改进,自行设计啦。

 

例子二 儿子的围棋老师,喜欢围棋,考了四段,辞了工厂的工作,节假日在家里办班,平日里到学校兼兴趣班的课,收费比一般的围棋学校低很多,自诩喜欢做古代的隐士,不靠围棋发财,安身立命自得其乐足可以了。关键人家专业啊。

 

例子三  谁说运动不能赚钱:现在经济危机,不敢折腾赚钱,所以健身的人估计能多起来,健身俱乐部里好多教练,但我觉得大部分专业水平还可以提高。比较欣赏的是一对年轻教练,男生原来是学篮球的,后来迷上了街舞,在健美操中假如街舞的成分,跳起来激情四射,大学期间辗转几个健身房带健美操课,大学期间就没用家里一分钱,上课非常敬业,经常自己编排新课,研究怎么教这些大叔大妈大哥大姐,音乐选得也特别好。女生专业舞蹈,跟着导师学瑜伽,也相当专业,声音特别柔和,加上背景音乐简直是一种享受,而且每当会员讨论喜欢哪个老师的课,她总是问:你们觉得她的好在哪里?学习进步的念头很足。俱乐部里向会员做调查,喜欢他们课的人最多。两个人打算自己挣房子买车,我真心的祝愿他们。

 

而能达到这样水平的教练,我感觉不多,如此敬业的,也不是很多。为什么总是埋怨社会不给你很多机会,不想自己努力创造机会呢?

 

例子四、认识一个朋友很喜欢车,业余时间把有关车的问题搞得超清楚,然后参与了几次电台组织的活动,然后被邀请到电台嘉宾主持,他是有事业编制的人,无所谓这个玩的活动,但是如果一个年轻人可以走进这样的节目,他就可以走进这样的一个职业。

 

总而言之,杨玲那句话:到处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只不过现在大部分人的想象力和能力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已。其实即使不是处女地,你也可以再开发,再利用,也能发现宝藏,至少可以养家糊口啊。

 

这种例子海了去了,科学网里的博导教授其实感觉也一样,一方面慨叹的学生毕业工作难找,一方面感叹根本学生不成才。你说博士毕业能干什么?项目不会做,上课不会上的占绝大多数。你真要能干,老板肯定给你铺路,让你能绕一圈回来。

 

其实我的感觉一直是:工作机会还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最近经济危机可能有所影响),所以好学生的奖学金越来越多,出路越来越好,但不好的学生当然机会就越来越少,不象以前国家分配,好不到哪去,也差不到哪去。所以还是努力使自己做个好学生,关键埋怨不管事。

 

4.           兴趣里面就有商机

 

很多学生说自己做不了科研,也做不了技术,所以打算去经商了。经商很好,但你去做什么呢?其实兴趣里面就有商机,喜欢邮票的才能炒作邮票,喜欢吃喝的才能开饭店,喜欢健身的才能开健身俱乐部,喜欢衣服才能去卖衣服,你只有在你喜欢的生活中认认真真的生活过才能发现缺少的和需要的,才能将他们转化为商机。

 

xcfcn说:

我们活在世俗里,没有稍微的想象力,没有自己真正的兴趣。

 

我们活在亲朋的期待中,所谓最终的成功是我们生活唯一的动力,我们活得太累。

 

我们其实可以试试另外一种活法,我们可以打开一下下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尝试着发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总之,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回自己。

 

明天要去青岛向导师做年终总结,先简单写到这里,我先随便贴上,大家补充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7328王宝山:中国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659-52738.html

上一篇:《快乐成就》------回收站里的回收站
下一篇:《来学往教》------学生交流:其实你可以更好
收藏 IP: 99.245.250.*| 热度|

19 史智才 刘洋 葛兆斌 张骥 陆俊茜 傅蕴德 李宇斌 王林平 李侠 武夷山 杨玲 刘全慧 刘进平 王德华 肖重发 吴渝 杨秀海 陈国文 张丽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