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三十年的良师益友

已有 2985 次阅读 2012-11-27 06:59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三十年, 良师益友

        三十年的良师益友

 

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127发布

 

[:本文原载黄安年编《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第545-546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0月第一版。PDF版共4页。]

我认识邓蜀生先生已有近30年了,这是由于我的导师刘祚昌先生与邓先生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刘先生的《美国内战史》正是由于邓先生的鼎力支持才得以出版。当时,是“文革”后期,极“左”思想横行,凡是有关美国的著作均要受到严格的审查,稍有不慎就可能冒犯“天条”而受到批判。但是邓先生却独具慧眼,以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超人的胆识,看到了刘先生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大力支持,使这部有着大量英文注释和参考书目的著作顺利出版问世,使因为“文革”而荒芜了的学术园地出现了少有的亮点。

我在读研期间,多次听刘先生讲起过邓先生,讲起他在二战时的传奇般的记者故事,赞扬他是少有的、记者出身的学者。每次开会或碰面,二人都非常高兴,互致问候,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我认识邓先生也是由于书的缘故。1983-84年间,我来到人民出版社,为刘先生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作人名、地名的中英文对照表。邓先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编辑孙祥秀老师和祝立明先生教我如何查找资料、使用工具书,核对中英文,还把办公室的钥匙给我这个陌生的外来人员,给我提供各种方便,如给我办理食堂的饭票和图书馆的出入证。邓先生还多次手把手地教我怎样使用中英文的工具书。在邓先生和编辑部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工作。

邓先生本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的兰州美国史年会。得益于武文军先生的大力支持,会后与会者乘汽车赴敦煌考察。来回共计66夜,路途数千公里。邓先生已年近60岁,头戴礼帽,身穿休闲服装,像个帅小伙,风姿洒脱,气度不凡,中间休息时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旅途的劳累。在聊天时,他说:要当好记者,就要腿勤、手勤、脑勤、嘴勤,要能跑路,肯吃苦,善于动脑子,于是敏感,要多问、多记、多写,这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这“四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我在工作中,始终牢记邓先生的这“四勤”,“坐”历史的“冷板凳”30年,一直“坐”到今天。我还要以邓先生为榜样,争取再“坐”它20年、30年。。。。。

 

               写于2012630

[陈海宏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6576.html

上一篇:《从战地到史林》出版座谈会追记(一)
下一篇:《新民报》与“周公馆”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