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导师们可以从研究生的“反击”博文中学到些什么?

已有 3324 次阅读 2011-3-6 06:04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office, style

 

老师博文:有多少研究生是日子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418188&from=space

汤治国博文:有多少老师是日子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1376&do=blog&id=418297&from=space

 

 

一、尽管目前整个科研大环境存在浮躁、浮夸的风气,做导师的尽可能不要将这种风气传染或传递给学生。科技界评价方式有点变味,无视是否解决科学问题,而是数文章、看财力(资金多少)来评价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本末倒置的标准,让很多科技工作者与世沉浮,失去理想,迷失在无奈的现实当中。学生毕业要论文,项目结题/申请要论文,这样或那样的评估要论文,以致于很多导师跟学生的交流中不提科学问题,只问“论文做好没?”或威胁说:“没有论文,你就要推迟毕业或不能毕业了。”无论论文的压力如何,科研过程还是要以问题为中心。

 

二、不论写项目申请/结题报告或开会出差有多忙,都一定要定期开学术小组会议,或者定期跟研究生讨论科研问题。不能只问结果(是否写出论文),而要关心研究过程。需要的话,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

 

三、对于研究生的论文安排或实验安排,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整个项目的研究目的,其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而不是“为(发表或毕业)论文而(制作)论文”。同时,学生的实验成果一定要让学生挂第一作者,以便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树立自信心,而不是一种“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别样况味。要知道,学生不是农民工,不是制造实验数据的机器。

 

四、平等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科研思路和科研兴趣。导师通常因为自己完成科研项目的关系,往往只是由上到下安排学生的论文题目,甚至完全指定实验方法,并不征求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这会使学生失去自主性,也会使学生失去平等交流的机会和做实验的兴趣。

 

五、传递一种快乐、健康的科研和工作氛围。科研工作需要勤奋,但要快乐,更要健康,不论导师还是研究生都应如此。这需要师生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作息计划,丰富业余活动,加强体育煅炼,避免不健康的工作方式。例如有的研究生吃在实验室、睡在实验室就是一种不健康不安全的工作生活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419178.html

上一篇:批批美国教授的一句话
下一篇:史学大家老无所依有没有自己的原因?
收藏 IP: 58.254.39.*| 热度|

22 吕喆 武夷山 杨华磊 梁建华 钟炳 曾庆平 郭桅 贾玉玺 毛培宏 张志东 王号 孙学军 朱志敏 罗帆 吴明火 张玉秀 陈绥阳 吉宗祥 刘建彬 侯成亚 xqhuang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