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关于次级贷款引发金融海啸的思考(十):评级机构

已有 4676 次阅读 2009-8-24 14:03 |个人分类:金融分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金融风暴, 金融海啸, 评级机构

关于金融海啸,结构上的还有一个关键节点就是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为金融市场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它是由专门的经济、法律、 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发行人和证券信用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家,分别是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
 
对资本市场来说,资本的安全性直接导致资金应用的效率。建立一个独立、有效、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提高这种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经营中要遵循真实性、一致性、独立性、稳健性的基本原则,向资本市场上的授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各种基本信息和附加信息,履行管理信用的职能。评级机构组织专业力量搜集、整理、分析并提供各种经济实体的财务及资信状况、储备企业或个人资信方面的信息,比如欠有恶性债务的记录、破产诉讼的记录、不履行义务的记录、不能执行法院判决的记录等等。这种信用评级行为逐渐促成了对经济实体及个人的信用约束与监督机制的形成。本来评级机构的存在就是为投资人提供客观分析,起到引领作用。在市场林林总总的创新产品中,评级公司还担负着这些产品的风险估计和评级意见。评级费用一般是受评债务的0.1%(即新增一万亿美元的证券,它的评级费用是10亿美元)。
 
所以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系统中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他们的话往往一言九鼎,直接关系到被评级人的利益和死活。 然而对评级公司自己来说,除了信誉,除了同行的牵衡,还真没有其它力量可以制约。所以仔细分析,这评级是有漏洞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评级鉴于历史数据和科学方法,那些评级公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坚实的可靠性。金融市场也对评级公司形成了很强的依赖。直到这次金融危机,评级机构的漏洞才暴露无遗。
 
漏洞的破出就在于对次贷衍生品的估计中。由于这些产品的新颖性,历史数据缺乏,而评价模型又不成熟,所以在对那些创新衍生品(详见我该系列前面几篇博文)的评估出现问题。面对复杂新颖的结构,缺失贫乏的历史数据以及尚处于研究阶段数学模型,一切无妥可陈,连他们的制造者如投资银行的那些金融工程师们都搞不清楚到底风险如何。评级机构更是一头雾水,更无先例可循。然而为了有市场,这些创新产品一定要过评级这一关。特别是那些想进军庞大的共同基金市场的产品,很多基金的门槛就是很保险的AAA级。于是,在市场迫切需求和利益的强大驱动下,评级机构仓促上阵,应用了只在市场上升起良好表现的数据,以及不成熟的数学模型作出了不符实际的评级结果。现在看来,用于计算风险的数学模型,至少有两方面是有缺陷的:一是对风险的相关性考虑不足,二是没有考虑到流动性风险。事实上,在所有次贷RMBS中,据统计大约有75%得到AAA级,10%得到AA级,8%得到A级,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级。而实际情况是,2006 第四季度违约率14.44%,2007 第一季度违约率15.75%,还有报导接近20%。评级严重失误。
 
2007年7月,评级公司不得不降低了数百种次贷债券CDO的信用评级,从AAA级下调到BBB级,次级债券面值严重缩水。引发抛售成风,市场恐慌情绪开始大幅蔓延,投资人缺乏信心,市场一片恐慌,投资者大量卖空股票,股价大跌。金融机构身价严重缩水,信用等级大幅下调,CDS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呈现。银行惜贷成风,信贷紧缩,融资困难,许多公司资金链断裂,流动性风险凸显,使危机进一步扩散和加深。
 
2007年7月5日,Ohio州检察官愤怒指责:“这些评级公司在每笔次贷MBS生成的评级中大赚其钱,持续作出AAA的评级,实际上这是欺诈同谋”。但Moody评级公司慌乱辩解:“我们的意见是客观的,而且没有强迫大家去买卖”。
 
显然,评级公司的辩解没有得到谅解,反而招致更多的挨骂。然而大家有明白,评级机构的角色不可或缺,只能指望评级公司在骂声中成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251136.html

上一篇:关于次级贷款引发金融海啸的思考(九):对冲基金
下一篇:关于次级贷款引发金融海啸的思考(十一):风险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3 吕乃基 苗元华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