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学院名称及专业名称的玄意 精选

已有 5145 次阅读 2014-10-24 18:0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传统上,大牛高校的学院(系)名称基本上是直接用一级(或二级)学科名称,而教研室则用二级(或三级)学科名称。专业名称也就是同级或下级学科的名称。

在学科进一步分枝化后,四级学科也逐步出现在教研室名称中。

大概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上对对口人才(所谓对口就是毕业专业名称与岗位名称有好的对应关系)的偏爱,同时也出于报考传统的一级、二级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少,国内外高校纷纷采取办法改专业名称。

我国的这次专业目录大调整是非常激进的,也是非常欠思考的。在我的印象中,教育部门基本上排斥了工业界学者(技术部门)的意见。根本的原因在于:为了好招生。但是,找工作时麻烦了,企业搞不明白,按不对口处理。

这次专业目录调整有两个致命缺陷:很多的专业名称是采用上级学科的名称而实行下级学科的培养。此为挂羊头卖肉类。另一类是把明明是按上级学科来培养的专业,却采用下级学科的名称来命名专业。更多的是:采用新的专业名称而培养的方式却是照旧。此类为名实不符。

到了10年后的高校扩张期,为了扩大招生量,引入新的专业名称也就成为必要的手段。最广泛的办法是:以原有的某个专业名称为基础,用一个高级学科名称变成一个院(系),而下面的具体专业的不同也就不过是几门专业课名称的不同而已。

事实上我国高校的大多数专业被这个框架给扣的死死的。多数是名实不符,有不少就干脆是名称不同而已。

      后来的多次学科专业名称调整都没有改变这个局面:学院名称及专业名称的玄意。其突出特点是:专业名称为高级学科名称,而实际所学为下级学科或更下级学科;与此同时,很多以低级学科命名的专业几乎是各校随意定义。目前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

      这个混乱也直接的反映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各类问题。

      在学校连自身都无法确定专业的实质性属性,并按此组织培养方案、引进建设教师队伍的话,高校的各类改革就是折腾。折腾、折腾是必要的,但是在上述实质问题上,还没有看到那个高校敢实际的、正确的去折腾。

      任何一个校长面对的最为实际的难题是:1. 把握高级学科的教师数量不足。在岗的那一批也是既无实际把握,也无相应高级职称。这个群体升职困难,没有积极性。2. 越是次级或低级学科,高职称人数占比越大,而职称名称一般是高级学科名称。这批人是学校的高职称群体,直接占据了高级学科的岗位。从而是实际上的决策群。

      如要解决这个高校师资的结构性矛盾,必须是:1. 把一批把握高级学科的教师提到高职称群体,获得实际的决策权。但是,这批人的特点是,通不过论文指标,也通不过科研项目类指标,而且也通不过教学类指标。因而,根本上就行不通。

      2. 压制现有高级职称群体的决策权,包括研究生指标数,以其实际把握的低级学科来使用这批教师。这条也行不通。自己革自己的命?不行!

      3. 既然所拥有的师资实际上是低级学科类的,那就直接改变为面向工程就业类的,向职业院校方向发展。此路也不通,有10年以上实际工程师职位经历的教师几乎没有。高校师资基本上是学校来学校去的群体。没有现实性。

      因此,这一轮的高校科研院所改革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成就(科学类的研究成果;本科生、研究生质量提高;高校内部师资的改善).

   而所有这类问题,无一不以某种方式隐含为:学院名称及专业名称的玄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838301.html

上一篇:一生做一个学科基本问题:足也
下一篇:不敏感叠加上追求直接性的后果:讨厌现代数学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1 叶建军 尤明庆 姬扬 钱玉忠 刘俊华 胡九龙 刘淼 徐晓 陈楷翰 biofans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