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谈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方针

已有 4714 次阅读 2008-12-4 17: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里不谈编辑部登在其刊物上的方针,而谈实际执行中的常见现象。

       1)“要办出特色”:这一方针把论文的基调定了下来。这有多种情况。A。如为单位主办,则对办刊单位,这就首先要提升本单位代表的研究工作方向,而与此方向相反的“学敌”论文则请另投它刊。B。如为行业学会主办,则不是本行业学会的论文不登,同时,与本学会普遍认为的“标准”观点或理论不符的尽可能不登,相反的则请另投它刊。C。大刊和名刊,国家级,主办者为保证本刊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只登名作者的论文,或大单位大人物的论文。D。跨学科特色刊物,这种刊物登出的论文范围很广,水平差别很大。

       这一条方针支持者很多,但是在学科大爆炸的冲击下等价于只登出“安全”的论文。或登出常识性的知识。这样,宣传的成分很大。论文的价值就下降了。刊物也就有了越来越少的读者。

       对比之下:“反映当前学科动态(各学派进展、相关性学科的可能冲击)”这一一般性方针被实际放弃。

       2)“要有好的审稿群”:这被认为是办出好刊的法宝,并得到国外经验的支持。这也有多种情况。A。如为单位主办,则这一审稿群是“信的过的”,而这一标准是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的。B。如为行业学会主办,则以“名份”为主,可能按单位分配或分会分配,它以学会的方针为方针,因而学会提倡的方向的论文登,批判的不登。审稿群内部的不同意见导致主编无所适从。如接受以“名份”为主,则刊物是“self boasting”;如不接受,而以对学科发展负有责任自主判断,则“信的过”的人的水平有多高?很可能是登出后,悔之晚矣。C。大刊和名刊,国家级,以身份定审稿群或“新人”来突破,可靠信不高。其中的问题是“有形无质”。D。跨学科特色刊物,乱七八糟的专业组成审稿群。

       (3) 社会责任和服务对象不明确。科学发展变化的历史表明,学术刊物对学科发展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对这一点反对者不多,因而登出的论文被隐涵的看成是对学科发展有利的。引导学科的健康发展就是社会责任。但就实际情况看,以此为准只是口号式的,多数编辑部并没有主动去落实。

而在职称评定以论文为主要依据或研究生毕业需要发表论文的大背景下,多数编辑部终于以此为根据把刊物办成为论文发表服务的形式。

就学科发展而言,学科刊物作为反映有关探索和记录相应结果的信息载体的基本社会责任被放弃。为社会/学科发展服务是应不仅面向当前读者,也必须面对将来的读者,而不是单纯为发表论文的作者服务。

要办好一个学术刊物,作者发表论文也应是以社会责任和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写作的,因而,作者的论文也应是以是否对学科发展前景有利的出发点为主的。但是,多数作者不是以此为基础的。

因而,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部,都把“能否发表,是否发表”作为主要论题。结果是:作者埋怨编辑部不登,编辑部埋怨作者“高质量”稿件太少。

4)就审稿和定稿而言,“对的”和“错的”被绝对化。科学上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就是信条。我认为是错的就是错的,我有权下结论。“错的”就请另投它刊。把法码压在审稿人的学术水平上。而审稿人往往是“过去时”。因而,内容为“熟面孔”的,登;内容为“无血色”的,不登。这样,学科发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学术观点的多样性、前期性就被扫地出门了。我们的杂志绝对不登“不可靠”的东西,登出的都是经得起考验的。这就是作者和编辑部共同的口号。如这一口号成立,二者都感到“有成就”。

但是,现实的结果是“这一口号不成立”。。。。。。。

在科学发展史上,“对的”和“错的”不是绝对的。

理论上,一个被人为的静止在某种影子刊物下的刊物是不会对学科发展有多大帮助的。结果是:国家科技创新不足;学科发展滞后现象很严重;高水平的作者越来越少(因为刊物越来越难于有效引导年青一代的正确发展);最后,部分刊物变成学术笑料。

 

这类问题不是我国特有的。它是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分裂等现代科学进步的特征造成的。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能够把握学科根本,主动引导或积极适应现代科学进步主流的学术刊物将是倍受欢迎的。

中国的学术刊物还是要靠中国的科技人才。把法码压在几个挂名洋人的作法只能是历史笑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49758.html

上一篇:科学争论点滴
下一篇:留给个人的现代物理科学中的挑战与机会
收藏 IP: .*| 热度|

1 霍艾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