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里,编教材提高排名;出版社,出教材抢市场;销售商,玩教材有利润;等等,是令人感叹的。
归谁管呢?大学里,可能是主讲老师定,也可能是教研室定,也可能是其它部门定。对于同一门课程,我们有太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基于各式各样的特殊性(特色性)为选择特定教材的依据。问题在于:被选教材是否是合格的教材?
这反而没有标准了。因为没有归口部门管。出版社只要在封皮上有教材字样,那就是教材。在这层意义上,教材归出版社管。这样,只要出版社有教材的出版权,就在实质上有教材的命名(管理)权。
而从使用教材方看,实质上也是主观性选择,没有客观的标准。就算是选定了教材,用不用,用多少也是个主观选择题。
从而,在实际的运作和使用后,教材没有相对的固定性。这是很可怕的。实质上,决定高校学生质量的是两个要素:1)整个培养期的教材选择(连续性、步步深入;广泛性、包含最基本的学科要素;可提高性、教材使用者有进一步拓展的自由空间)。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大纲。2)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深度,以及对教材的整体讲授能力。
我们目前使用的所有各类“指标体系”基本上不包含对这两个核心要素的考核。这个实际使用的“指标体系”需要的是一个表格,有关的名词短语。
对于教材没有严格的管理(命名权、选择权、使用能力),等价于高等学校没有质量管理。从政治上看,问题就更严重了。所以,这个问题最终导致教材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这实际上是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面对实质性的教学质量管理(大宏观管理)。可以预期,随后几年,会细化到具体课程的教材管理。
实际执行情况会如何呢?高校,大多数高校,会消极的对抗。这有3个实际的因素:1)靠论文选拔的人才未必能应对指定的教材,从而暴露师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短中期时间内几乎无解;2)靠论文选定的学科人才未必能选择出适合于整个培养期的教材系列,这是教学管理水平问题;3)面对我国高质量教材的缺口,并没有多大的选择空间,甚至于没有满足教学计划的合适教材,这是大尺度的学术环境问题。
教材管理委员会迟早会深入到这个层次(3到5年后)。
因此,教材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实际的运作,将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事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