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了两篇,评者各抒己见。自己也觉得意犹未尽,再写几个字。
中国的SCI论文总数已经数一数二了。我们已经有了“量”的基础。看数据曲线,自93、94年开始,SCI论文总数开始“起飞”,变线性增长为指数增长。一路“超英赶美”,高歌猛进。这不能不说是这些年“量化”评价体系的成果。
但中国显然不是一个科研水平数一数二的科技强国。这就说明这个数字“量”并不反映实际的“质”。所以,现在到了考虑“质”的时候了。
对科研工作来说,还有另外一层特殊性。
笔者个人认为,对科研工作的“量化”其实是一种“矮化”:
第一, 矮化了管理者。就是管理者自己承认自己不行:看不出什么是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只能借助于“量化”的数字来区分(因为这比较容易,小学生都知道二大于一);
第二, 矮化了评价者。也就是说,管理者们既觉得自己不是“伯乐”,也不相信评价专家们有“伯乐”的水平,而是假设这些专家们也只知道二大于一;
第三, 也矮化了科学工作者。因为这是把教授、科学家当成“计件”工来管理:极端的例子,如按你的“业绩点”来付酬。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说:要“以人为本”。如果我们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要“以人为本”,首先就应该尊重人才:尊重我们的教授、科学家们可以对自己、对同行有一个高水平的要求和评价。而不是只考虑管理上成本低、容易操作,见“数”不见人。
而且,片面追求“量化”的结果,一是造成一些有创造性的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良好的环境去做自己喜欢的、真正有创意的工作;二是造成一些人沉迷于数字上的“成就”而不向提高自己创造性能力的方向去努力。更糟糕的,就是制造连自己都不看第二眼的“垃圾”。
“量化”评价体系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统计性质的方法,更适用于较大的“样本”(比如高考,而且即使是高考,也不能就凭一次“量化”测量就决定一个孩子的终身);或者在要解决“有”和“无”的阶段(比如90年代;比如刚开始科研career的研究生)。越是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的工作,越不应该采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