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何在多,斋中墨生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关燕清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博文

半生集(010)—只爱桃源 精选

已有 7320 次阅读 2010-8-25 18:19 |个人分类:尘埃何处 随笔卷|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湖南, 汉寿县, 杨超

只爱桃源——科学网中秋笔会序言

文/关燕清

 

七月溽暑,在拜访了“诗词之乡”湖南汉寿县杨超坤副县长和全国甲鱼养殖专家陈信初老师之后,我们去到梦寐中的“桃花源”。

 

记得那一片山岭青峰湿翠。午前,金丝绒般的阳光均匀铺洒在古朴端庄的“桃花源”牌坊的正面。时有微风恬静而清冽,让人疲惫里生出沐浴恩泽的快慰,重获一种生的期许。时值盛夏,桃源里虽然没有桃花人面,却有一丛丛矮矮的桃树枝丫礼遇客人,偶尔还有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在我们的一侧轻轻摇曳。一阵清风吹来,她们的香气随风飘去,四散在夏日的熹微,像飘飘云彩,走远后就溶化在瓦蓝的天色中。

 

循古道前行,无需环顾,便能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痕迹。有的诗文书刻在大小不一的石碑上,有的被写作楹联悬挂在一方小亭的圆柱两边。在桃源行走,宛若时光倒流,一不留神就跌进了古人诗词中描写的一派深山空静和无求无欲的明净清朗之中。我们一路走着一路分享这绿树青山,分享这无闹市之喧的宁静。时而可见柔蔓清澈的溪水,低垂额头的古树,和整洁雅致的亭廊。。。夏午的桃花源一片静谧。这宁静十分迷人。

 

这里有秦人村牌坊,秦人古道,秦人村庄。石磴蜿蜒,松色苍然。让我们深远得如同田园和天空。头脑中万里无云,衣衫上映满花朵和蛱蝶的影子。恨此时不是鸟雀,痛此时不是鱼鸭,唯有神游佳景时忘乎所以的本真。。。

 

对于桃花源的最初的印象,源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这原本是《桃花源诗》序的几行文字竟然深得后人喜爱。只是因为作者运用近乎农家口语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淳美的农村水墨画。这不仅是在展示美景,更重要的是作者旨在以此来批判当时的现实,反映劳动人民厌恶战乱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桃花源记》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对以后的田园、山水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桃花源》的现代作品,不得不提及台湾导演赖声川的得意之作——话剧《暗恋桃花源》。《暗恋桃花源》以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以及通过细微末节的积攒来诠释人生而闻名于世。暗恋和桃花源,一个是在病房里回忆过往情事的暗恋,一个是发生在桃花盛开的桃花源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看似天南地北,但却可以从中找到他们的共通性。《暗恋桃花源》阐述的不过是当时社会的症结。

 

也是在夏日。“寻艳复寻香,似闲还似忙”,我们去了一处偏僻的岭南《世外桃源》。要进入《世外桃源》,首先要经过桃源洞,这桃源洞是一个地下的溶岩,其中景物似人似物,引人遐想联翩。。。漫步走出前面的洞口,便觉豁然开朗,见一封闭山间盆地,四面石山,拔地而起,山险峰秀,清澈的小溪款款而流,温柔娴静。只见几位穿着素淡整洁的老奶奶正坐在榕树底下,编制着大小不一的竹篓。身边还摆放着一两篮鸡蛋,不远处有顽皮的孩童、悠闲觅食的鸡鸭。。。这场景清悠如画,令人痴迷。

 

桃源盆地是一片浓翠淡绿点缀的山水田园。沿着瓜藤缠绕的小廊前去,面对的是数十亩的花海。只见各种紫色系的鲜花,在花海中争奇斗妍,点缀着整个山谷,整个桃源。让人情不自禁幻想纵身一跃,湮灭在她的心房。在姹紫嫣红的一旁,有一红色四角小亭可以驻足歇息。在小亭的前方,我们竟然发现有几间雅致至极的茅舍,名曰静庐。静庐的门似开非开,古朴清幽。门上有一幅五字楹联,书的是:风和山野静;月朗古村幽。我素爱这种农家,于是走前去,与看守的农家询问详情。。。或许不久还要携一干友人或是同事到静庐来小歇。

 

在花海里当了一轮摄影的道具,我便径自跑到了前面。见静庐旁侧还有几间静谧的青砖瓦房,于是便推门而入。霎时,我惊讶地抬头环顾,只见各色蝴蝶在一间四周围起来的房子里翩翩起舞,展示着它们的美丽轻盈。这真是“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一时间,“帛扇轻携入画廊,裙飞袖舞步摇香,风来一阵桃花雨,蝶去惶惶渡粉墙”的兴致和趣味悠然而生。于是,我们又贪婪地在山谷里驻留多一会儿。日头偏西的时候,毕竟经不住工作事情的催促,我们便沿着竹林竹道,依依不舍地出了桃源山谷。

 

返回途中,我们选择了一条没有走过的路。最初的畅快令S君百感得意,然而得意还在后面的艰辛。不知哪一处的国道与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玩笑,令底盘超低的小福马焦灼地在碎成鸡毛,崎岖不平的石头路上颠簸。很多时候,我将小福马开到对面驶来的车道里。。。就这样如乌龟一般爬行。近二个小时,随着车外的“卡嘣”一声,我只好愣愣地踩下刹车。

 

于是乎,S君爬在地上合计了半天,说车身下似乎出了问题。我则无精打采地坐在路边看着S君的各种古怪的动作。。。这之后,电话公司似乎已经不管用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们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慢慢开着“受伤”的小福马往前方的小镇走。这一程我皱着眉头,撅着嘴(丫关键时候还是沉不住气)。现在想起来还是要感激S君的淡定和鼓励。到小镇后,还真发现有修理汽车的地方。可能道路太烂了,这行当有利可图吧。没料想,小福马竟然只是空调水滴漏,车身并无恙。这时的我终于宽心地展开了笑颜,但马上被S君奚落为“不坚强”。当然,经历这一程的“柳暗花明”,我们都了解到,即便是青丝换成了白发,也无需躲避末路。

 

人们都喜爱出去旅行,到陌生的地方去,很多是寻着古人的诗词歌赋、前人的情感足迹,去体验其中的奥妙。这种旅行过程中的心理追求和我们观看话剧、电影、书刊等等之类的文艺作品,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我们看到一部好的电影,会想到亲自去到胶片里描写的那个地方去体验电影主角的人生,并期待能点燃自己曾经的梦想和激情。

 

在汉寿,我们有幸听了很多关于杨超坤副县长和陈信初老师在就读大学时候的故事。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几个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和调侃。是的,尽管“桃林深处有人家,终年不知人间事”的这种天上人间的生活,从古到今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骚客的理想和追求。而我们认可的只有一点: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桃源”。

 

这属于每个人的真正的桃花源,该不是一尘不染的净土,也不是太过出世的禅宗佛门。。。桃花源是存在的,存在于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中,存在于行路中的艰辛和坎坷之中,存在于平凡的生活里。对于副县长杨超坤,桃花源或许是把汉寿建设成为强县的规划蓝图;对于甲鱼养殖专家陈信初教授,桃花源可能就是他的“特种水产养殖所”,就是他那孕育甲鱼的暗房与水陌。

 

从古至今,归隐自然是桃花源的一种意境。古代文人,无论是魏晋,还是唐朝,抑或是南宋的山水诗人。。。因不能忍受“在人篱下,唯人脸色”的生活,因此受权贵排挤,不容于朝廷。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此可见自古知识分子的日子就很不好过。所以,这些大诗人只能“穷山水而慕朝野,处僻壤而怀忧国”。山水成为他们心中远离朝政龌龊的一方“桃花源”。

 

现代,出现了如海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短诗代表作之一,在2001年就已入选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材。更因其语言优美,意韵悠远,力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卞之琳的《断章》、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等,获得读者心目中“我最喜欢的现代诗歌”荣誉称号。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佳作:“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么美丽的诗作,代表了海子的诗人梦想,诗人的期待。然而,海子最终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天堂里构建他的一方“桃花源”。。。

 

几年前,我和出版界、文化界的朋友多有往来。听他们说,现代最好的诗人往往是一些业余诗人。当时内心里也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想来才似乎明白。或许因为生活和工作的负重,令业余诗人写出了更为真实和优秀的作品。他们可谓真正的诗人,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真实的“桃花源”。

 

写诗的人,大多很有才情。然而真正的诗人却是那些能够耐受现实,能够在耐受当中熔炼真身,又具有一颗纯洁而感恩的心的人。他们如一粒粒无畏的火种,在秋霜来临之后,势必将沧桑疲惫的身躯燃烧成倔强的屹立。在人与青山都瘦的时节,纯真的心灵和永恒的诗歌,是他们最温暖的慰籍。

 

这个初秋的夜晚,老天爷下了一场久违的冷雨,似乎在为灾难中的生灵涂炭而落泪。也同时让烽火连天迎接亚运的花城清凉了许多。让我能静心思考写作这篇科学网学人亭《中秋笔会》的开场白。此时的生科楼静谧安然,能听见雨点敲打玻璃清脆如玉落盘,唤回实验室里烘箱的嗡嗡之鸣以及三两学生的清音相合。楼外灯火渐暗,而我敲打键盘的手已然冰凉。一夜又将过矣,我心安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67-356249.html

上一篇:半生集(008)—问何处乡关
下一篇:雪吟联(016-019)—赠联四副与吴乾章先生
收藏 IP: 183.63.97.*| 热度|

17 陈绥阳 武夷山 卫军英 郑融 赫英 罗帆 钟炳 徐建良 黄晓磊 刘圣林 赵宇 李学宽 马光文 侯成亚 鲍海飞 柏舟 黄锦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