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里没有给出图来,不易让读者理解杂志排版的问题。这里不妨贴出来看看:
Download作者单位的1.、2.的部分,因为有
左括号的存在而不能排起,造成了视觉上的不美,单位地址第一行邮编右端的分号“;”也属于多此一举。单位地址第二行邮编右端的
右括号也属多余。
Download从这里看到初稿、修改稿的日期,但没有接受的日期。这些“小事儿”都不规范,很是
像农民进城的样子。
《中国科学》杂志的牌子好像大些,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单位之间的“;”依然很扎眼。
Download稍微规范一些的是有了收稿日和接受日的标记。没有改稿接收日,也可以理解为不需要修改就发表了。这篇稿子来自
《高速切削中切削速度对工件材料力学性能和切屑形态的影响机理》,依镜某看,也是一个
很不像样子的论文。水分太大不说,题目是“羊头狗肉”,而且实验设计不佳。按照所发表的内容,镜某认为题目应该是《高切削速度下的材料的切屑形态的显微观察与分析》。格调虽然是低了一些,但是实在,让人知道作者们是干了些什么。
这篇文章共13页,花费了一半的6页去分析“切削速度(变形速度)对工件材料性能和剪切变形失稳的影响”很难看出来哪里是作者们的贡献,哪里是别人的学说;哪里是问题,哪里需要作者们的实验来验证。图的注释也不规范。图注释的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看主文也可以猜出大概。而这篇文章中的图注释显然不能达标。既然文章里谈到了热的问题,那么作为实验,对比
干切与带切削液的
湿切应该是个当然的事情。可惜,这篇文章里没有。
这篇论文很可能就是国人的所谓博士论文的内容。国产的博士也有好的,这篇应该可以看做是个
平均值了吧。但在镜某看来,做硕士论文也不合格。其实要做到合格也不难,实事求是就是了。有什么说什么,人家做了什么事儿,哪里不足,不好,本研究里做了什么事儿,知道了些什么等等的,就可以了。切切不可以就那么一点儿工作量,就大言不惭地在报文里说:
本文分析了随切削速度提高工件材料力学性能(强度和塑脆性)的变化规律, 探索了这种变化对切屑锯齿化的影响机制, 揭示了不同切削速度阶段切屑形态形成的控制机理, 并通过高速直角切削实验进行了验证, 提出了基于切屑形态的切削速度阶段划分方法。照这个提法,院士都可以拿下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