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民办高校招研或把民办高校引入歧途 精选

已有 6122 次阅读 2011-10-21 09:36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民办高校招研

      《民办高校也可招“研”了!》成为10月18日各大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电视台,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的一个重要新闻。无论专家还是记者,对此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里程碑。对此,笔者绝对不敢茍同。我甚至认为,这一举措甚至可能把民办高校引入歧途,恰如当下的公办大学一样!

       事情的起因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起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审批试点,一些没有硕士授予权、博士授予权的学校通过此项目,获得相应授予权。正是在这个项目中,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和陕西的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陕西西京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5所民办院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北京城市学院”获得的是北京地区唯一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招生资格,是全国开办这一本科专业300所学校中的第一个硕士点。

      认为这条新闻对民办教育发展起重大促进的学者、专家、领导认为,这一举措说明了民办高校办学层次、水平得到社会认同;民办高校在培养专业学位方面具有优势;提高民办高校招生的吸引力;有人甚至以美国优秀的大学大部分是私立为据认为此政策具有里程碑意义等。果真会是这样吗?我看比较危险。第一办学层次的概念就是一个落后的概念,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不一定就比纯本科的学校好,只能说明这所学校在某一学科专业方面具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有些时候这一情况也不成立)。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既便是专科生,只要是契合了社会需要,就是优秀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没有层次之分,只有同一类型的学校才有可比性。其次,民办高校在培养专业学位方面也不一定有优势。我们知道,我国的民办高校基本上是个人行为,政策、政府、社会、企业对其资助基本为零。正是因为此,我国民办学校大部分以文科类专业为主,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是请了一些社会、企业的人员担任其兼职教授,也改变不了其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起码目前不可能。倒是现在的公立高校,正在加大与企业合作的步伐,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种模式。民办高校在专业学位方面比公立学校具有优势的观点站不住脚。第三,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也提高不了民办高校的吸引力。须知,一些公办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招生已经面临困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民办学校在我国基本形不成对公办高校的威胁,也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第四,拿美国私立高校比对中国民办高校,更是一种妄想。美国私立大学发展得益于大学自治的治理结构,学术自由的大学氛围,卓越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捐赠体系。我国民办高校基本靠学费来维持生存,怎么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以上四点不成立的基础上,我认为这一举措可能要把中国民办高校引入歧途。在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民办高校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才是正道。如果盲目升格,民办高校走目前公办高校“专升本、本升研、研升博”的道路,必使中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无区别发展,形不成借位发展、借位竞争的局面。如此,无异于以自己之短攻他人之长,一定是没有前途的道路。特别是在当前,中国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已达797所(公立高校481所、科研机构316所),硕士研究生年招生50万左右,硕士毕业生已经过剩,一些公立大学已经招不到研究生,一些研究生毕业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情况下,这5所民办高校的招研命运会是如何呢?再说,中国民办高校才刚刚走了不到30年的历程,让这5所高校取得硕士授予权,对其它公办高校也是一种不公平。须知,一些办学50年,成立于解放前公办高校仍在苦苦追求硕士授予权。

      民办高校在目前的体制、机制下,绝对不是发展硕士教育的好时机,即便是对这五所大学有利,其示范作用也将加害于其它民办高校的发展。但愿全国的民办高校不以取得硕士授予权为办学目标,否则,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必将走入歧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499287.html

上一篇:清华北大2012招生新举措的比对分析
下一篇: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概揽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16 丁甜 王涛 梁建华 刘洋 王瞧 孙广东 周杰文 梁进 李学宽 曾新林 余世锋 王启云 郭保华 xuewu ycjyf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