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狂犬病毒的维持、传播和演化(系列之七)
(The maintenance, transmission, and evolution of lyssaviruses of Bats)
七、 结论
(Concluding remarks)
显然,关于蝙蝠狂犬病毒的感染,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有待解决。需要考虑的是,在宿主个体内,或在群体水平,对这些病毒最有利的到底是什么。新的细胞培养系统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毒如何利用宿主特异性受体,以及不同病毒为实现高效复制对宿主细胞蛋白的潜在需求。在群体水平上,进化理论预测,毒力在宿主个体层次应选择某个最佳水平,这是由传播和/或免疫康复两者之间博弈所确定的。高致病性病原体迅速杀灭其宿主,但都经典地伴随有更高的传播速率。但一旦毒力提高到某个水平,使个体被过快地杀死,则传播速率就会下降,从而导致中等程度的死亡率和中等程度的传播速率的平衡。
对宿主群体的空间结构和长期免疫力的若干研究表明,即使是直接传播的病毒也可能增加病原体的毒力,而蝙蝠狂犬病毒可能是值得进一步分析的特例:是否其病死率与犬狂犬病一样高?2009年的一项研究证明,在全球范围内的狗群中狂犬病毒的基本增殖率并未显示出与密度相关的差别。因此,鉴于世界各地的蝙蝠具有不同的生活史,蝙蝠狂犬病毒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模型,可用于测试有关病原体毒力及其在群体内如何维持感染的理论。总之,依据尚未明确的机制,看来狂犬病毒已经进化到能在蝙蝠这类独特的会飞的哺乳动物中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
A.C. Jackson: 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research advances in rabies, Elsevier, 20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