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多年前,H7亚型禽流感病毒曾在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海岸引起近600只海豹死亡。海豹是一种水生哺乳动物。类似情况是否可能发生在人类群体中?
-
案例概述:
1979年12月到1980年10月期间,在美国东北部沿新英格兰海岸,有将近600头港海豹(harbor seals)死于甲型H7N7流感病毒(A/Seal/Mass/1/80)引发的急性肺炎。死亡的海豹大多数是未成年的。从死亡海豹的肺和脑中都可分离到该病毒。
H7N7海豹病毒基因组RNA片段都来源于禽流感病毒株,具有禽流感病毒的特点。但该病毒的基因序列已发生变异,使得该病毒在禽类不能或很难复制,且未显示对禽类肠道的嗜性。
该病毒能在哺乳动物中复制,但在实验性感染的海豹中只引起轻度呼吸道疾病,并不会引起死亡。
推测海豹中此次致命疾病的流行,是由于这种发生了变异的H7N7禽流感病毒与一种以前未记述过的支原体并发感染,可能还与恶劣的环境条件、天气反常和动物密度过大等因素相关。过热的天气使大量海豹花更多时间呆在海岸上,这些因素促进了病毒的传播,导致疾病扩散,使大量海豹搁浅、死亡。
此次流行病与过去发生过的其他海豹搁浅死亡案例很相似,说明此类案例可能与常见的生物和环境因素相关。
随后数年对该地区动物的监测,未发现有海豹死亡率增加或发生H7亚型流感的证据。
该病毒在各种哺乳动物(包括雪貂、猪、猫和松鼠猴)中都能复制达到很高的滴度,并能在人类引发结膜炎。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研究H7N7亚型的原型病毒A/seal/Mass/1/80时,一只海豹打喷嚏喷到他的脸和右眼。随后这名工作人员发生严重的结膜炎,并从其眼中分离到该病毒。对受感染而搁浅的海豹进行尸检的四名人员,在眼部偶然暴露于该病毒后的2天之内也染上结膜炎。虽然并未从这四名人员中分离获得病毒,但临床症状和病程与H7N7亚型病毒感染是一致的,都在数天后完全痊愈。
-
该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禽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可能发生变异,变得能感染哺乳动物。在极偶然的情况下,也可能在特定环境中短暂地引发严重的后果。而且发生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可能经由其他宿主,例如海豹,再间接感染人类。
该病毒通常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并不强。在此案例中,虽然在将近一年时间内有将近600只海豹死亡(主要是幼年海豹),但随后在实验条件下对海豹的再感染实验却表明,该病毒只引起轻度呼吸道疾病,并不会引起死亡。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大批死亡可能是该病毒与恶劣天气及其他病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与幼年海豹自身的抵抗力较差有关。
在随后数年的监测中未见H7亚型病毒继续在海豹中传播,说明该病毒适应新宿主的能力并不高。
H7亚型最早是1956年从马身上分离获得,H7N7病毒在马群中流行多年后,到1970年代以后就慢慢趋于消失。
上述案例及最近30年来未见H7亚型病毒继续在海豹中广泛流行的事实也说明,禽流感病毒要适应在哺乳动物中传播,并同时保持较高致病性是不太容易的,这样的巧合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总的来讲禽流感病毒引发大流行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不能麻痹大意,但实际发生的概率很小。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作用,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新型流感病毒的危害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