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目前只有一种毒株,没有那么多新毒株
你能否区分什么是病毒株(strain)、什么是病毒分离物(isolate)?
新冠病毒目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世界快速传播。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相关专业人士中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已将相当大一部分地球人变成了惊弓之鸟,成天谈虎色变、草木皆兵。
当前特别流行研究论文不经同行评议就以预印本形式在网上快速发布的传播方式。在这些预印本论文中,经常报导从新冠病毒(SARS-CoV-2)患者获得新的病毒分离物( isolate)。随着该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有所改变的数据的公布,全世界人民都在担心是否会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株(strain)”。人们的这种焦虑其实是被误导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许多人包括这些论文的作者并不确切地了解什么是病毒株(strain)以及什么是病毒分离物(isolate)。
在社会生活领域,用词很重要,对各种专用名词应当有明确的定义。特别是在科学领域,科学名词又专门称为术语(term;terminology),是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可悲的是,即使病毒学家也经常不能正确地使用他们的专业术语。当从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中分离出新冠病毒时,该病毒被称为分离物(isolate)。这个术语的起源和含义很清楚:该病毒是从病人身上分离出来的。
这些病毒分离物都是新冠病毒的相同毒株。它们不是不同的毒株,即使它们的基因组序列发生了变化。病毒株(strain)是某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分离物,例如与不同的受体结合,或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明显不同的稳定性(这里不过是举两个可能的例子)。
新冠病毒目前只有一种毒株。目前在中国(如武汉)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病人中分离的新冠病毒(SARS-CoV-2)毒株都是基本相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证明这些病毒分离物在任何基本特性上有区别,可以归类为不同的病毒株。
有些人可能会置疑:难道核苷酸的变化还不足以形成一种新的毒株吗? 答案是明确否定的。被感染个体排出的每一种病毒都因含有许多碱基的变化而与同时排出的另一些病毒不同。把从每个病人分离获得的病毒分离物都单独称为一种新毒株是错误的,而且没有什么用处。病毒株这个术语只适用于赋予病毒新特性的特殊变化。
经常有发现不同的新冠病毒新毒株的报道,但这种说法很可能是错误的。前段时间,中国曾有报道称,有L和S两种毒株在人类中具有明显不同的致病性。错!我们甚至也会听到有八种流行病毒株的说法。错!这些都不过是不同的分离物。无论预印本声称什么,这些分离物都没有显示出有任何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说法大部分都是出自预印本论文,都是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科学审查过程发挥作用,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大部分只是关于新基因组序列的报告,而没有涉及生物学变化。
犯此类错误的最新的一篇预印本论文,声称新冠病毒中剌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的一个氨基酸的变化 (D614G) 增加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声称这一个氨基酸的变化就增加了病毒的传播能力是没有根据的,很可能是错误的。毫无疑问,发生了D614G变化的病毒正在世界不同的地理区域出现。除非另有证明,否则它们的出现很可能只是由于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假设一种带有D614G变化的病毒在人的呼吸道复制过程中出现。如果有这种变化的病毒感染下一个人,再下一个人,以此类推,那么D614G的变化将占主导地位。这种变化只是一种后果很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它不过是该病毒容易出错的RNA合成所产生的噪音(noise)。带有D614变化的病毒只是一种病毒分离物,它们不是新冠病毒的新毒株。
由于奠基者效应,要证明一种特定的突变增加了病毒在人类中的传播是非常困难的。过去曾有许多关于其他病毒的类似说法,但都没有得到证实。首先可想到的一个例证是2015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爆发初期,在病毒糖蛋白中新出现了一种氨基酸,随后在所有分离株中都发现了这种氨基酸。没有证据表明这不是简单的奠基者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声称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越来越强的人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该病毒原本已经极具人际传播能力。对于某一个氨基酸的变化,如D614S,要被积极地选择,而不是作为奠基者效应的结果被保持,需要有选择压力。对于这样一种已经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来说,这种选择压力的性质是很难辨别的,即很难有确切证据证明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株,它发生了明显的生物学性质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与所述氨基酸变化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strain of SARS-CoV-2.
https://www.virology.ws/2020/05/07/there-is-one-and-only-one-strain-of-sars-cov-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