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认知实验室STC-LA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guo

博文

且思且行,致远致精——记参加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精选

已有 3225 次阅读 2023-12-21 22:32 |个人分类:实验室近况|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且思且行,致远致精——记参加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庞舒方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时空认知实验室 )


窗外飘着腊梅的清香,无端让人想起桂花的馥郁,都是金澄澄的、一树一树绽满枝头,只是当时还是微风乍凉的金秋,如今已是寒风凛冽的深冬了。回忆两个月前参加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彷佛已经过了很久(实际上也已经过了很久),希望时间的车轮碾过我的记忆的时候,留点情面,不要扭曲和模糊太多。

1.jpg

会前准备

最初萌生想要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想法,是在7月。老师在群里发了报名的通知,看起来是一场很盛大的会议,有点心动。不过,参会需要提交论文摘要,当时自己手中的论文还只有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雏形,感觉摘要被接收的可能性不大,一直纠结了很久。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终于决定还是试一试。所以,如果想参加学术会议的话,建议还是早些准备哦。

审查的过程似乎比想象中容易,暑假结束前,我收到了审稿通过的邮件。接下来就是按会议的要求进行准备,注册、缴费、做海报、订车票、订酒店、出发。主办方一般会有合作酒店,如果选择别的酒店建议要早些订,周边的酒店会很紧俏而且可能涨价。这个过程涉及到后续的费用报销,要注意保留凭据,发票信息也要多检查几次、确保准确。

海报的制作可以参考余婕、李烺玉师姐的博客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702-1386015.html。博客中简洁而详细地介绍了学术海报的制作网站、排版要求、格式设置等注意事项,对于初次制作学术海报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指导。海报需要按主办方的尺寸进行印刷,如果选择网上印刷再邮寄过来,尽量早一些把海报制作好。同城快递邮寄了四天还一直不配送,埋在推成山的快递里找自己的名字,改了两次火车票的惨痛经历,实在是太印象深刻了。

2.jpg 

 


展贴展览

    我的海报展贴的时间安排在第一天下午,把海报在规定位置上贴好以后,就可以静静等着参观者来参观、互动了。最好准备一份最通俗易懂的讲稿来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因为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研究问题上待久了,就会忘记很多术语对他人来说是很晦涩难懂的。而如果我们能够和这些“旁观者”实现有效互动,就有可能跳出自身的圈子,对我们研究的内容有一个重新的审视和思考。

操场上同时有上百张海报在展览,有点像一个心理学学术研究的艺术展、博览会。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到处逛逛,看看别人都在研究什么。心理学的一个特点是学科交叉性,你可能会看到来自各种非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出现在这个会议上,这种碰撞有时会很有趣。比如在我展位的左边是一个设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她从设计学的角度探讨唐代仕女图和AI仕女图对女性身材焦虑的不同影响,右边的海报的主人一直未曾谋面,但他海报的内容是“emoji” 表情对情绪的启动效应,都是很有趣的研究。如果看到了很感兴趣的研究,也可以加个联系方式进一步交流。

 3.jpg


听会交流

    这次会议有六场重点报告,这些重点的内容还是可以去听一下的。也许和我们的研究领域并不相关,但可以去听听别人的研究思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理清研究脉络,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遇到各种问题和瓶颈时如何突破;也可以听听怎么讲好一个研究,如何把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讲成一般研究者可以听懂、听进去的故事;还可以听听别人的研究用了什么方法技术,看是否能用在我们自己的课题上。

程序册是我们选择听报告的重要依据。除了六场重点报告外,还有将近1000场口头报告,全部安排在一天之内,可以说是非常“拥挤”了。因此,最好提前翻翻程序册,选择少数几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和自己研究最相关的报告来听。也许你会想,可不可以多选几个报告,这场结束马上飞奔到下一个分会场呢?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每个分会场的安排都比较自由,卡点到场你也许会发现,怎么两个教室隔了两栋楼?怎么汇报顺序变了?怎么上一个汇报这么久还没结束?怎么这么多人没位置坐了?所以,少而精的选择也许更合理一些。同时,每场报告的时间都非常短,20分钟内浓缩了很多的背景、概念、方法,想要完全听明白是有些困难的,如果真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可以先把要点记下来,会后再详细查阅资料,同时也要抓住宝贵的提问机会,多和主讲人互动交流。

自己研究领域的报告是必听的,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比较小众的领域来说。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有关“时序记忆”、“时距加工”这样,和自己的研究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的内容,我们尽可以和这些同行们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讨论。很巧的是,我在会上加了一个学姐,会议结束后一个多月看到她新发的一篇论文,也是和时间有关的,就把它作为我本学期文献汇报的内容了。所以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多认识一些同行朋友,还是很值得的。

 4.jpg


 5.jpg


心得感悟

两个多月后再回顾当初的心情,其实还是忐忑和迷茫多些。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刚刚接触学术一年多的学生,面多众多深耕于此数十年的“大佬”们,敬佩之余也有些胆怯。又想到当初考研的原因,就业难有之,提高学历有之,不考数学亦有之,除去此种种外物,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对真正的科研之向往吧。人生有慕英雄之情,那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潜心治学,历经一千次失败和心灰意冷,仍在第一千零一次站起的精神;那些隐姓埋名,放弃世人艳羡的利禄功名,于黄沙大漠穷山恶水中苦苦钻研的身影;以及凭一己之力推动科学巨轮,点燃时代火炬,造福人类生活伟大功绩,敬佩之余,不由让人心向往之。

高山仰止,长恨此身微薄。也许我与学术的缘分将止步于研究生毕业,也许就像考研复试时面试老师曾问过我的,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未必比我原来的方向好。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吧,一边行路一边思考,臻于精微也追求广大,希望在“天涯踏尽红尘”时,还能“依然一笑作春温”。

最后,放一些在成都吃的照片吧,人生不能辜负的事情不多,美食算得一个。 

6.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702-1414845.html

上一篇:编码、工作记忆或决策:反馈如何调节时间知觉
下一篇:时间信息的贝叶斯优化知觉
收藏 IP: 23.159.216.*| 热度|

2 郑永军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