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学习漫谈(30):你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再评培根的学问观 精选

已有 12985 次阅读 2011-5-2 08:17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培根

培根在哲学论文中,善于用浅显的比喻说明深奥的道理。今天要说的是:他用三种昆虫的行为形象地阐释不同的治学方法。

培根认为,历来研究科学的人要么是经验主义者,要么是理性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它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它们从自身把网子结起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

培根接着说,真正的学问“既不只是或不主要是依靠心智的力量,也不是从自然历史和机械实验中把材料收集起来,并且照原来的样子把它整个保存在记忆中。它是把这种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之中的。因此,通过这两种能力之间,即实验和理性能力之间的更密切、更纯粹的结合,我们是可以希望得到很多的东西的。

讲得太好了!尤其适合于初涉科学领域的年青学人。

这些年来,我看到很多基金申请书、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其中有类似的问题。有的人不去浏览、阅读文献,关起门来冥思苦索,自我编造论据,这不是活像蜘蛛结网吗?更多的人辛辛苦苦搜集很多资料,但缺少条分缕析的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功夫,只是罗列在所关注的领域,张三做了什么,李四做了什么,洋洋数千言,就是不说总共采用了哪几种主要方法?解决了哪几类问题?这些工作孰优孰劣?还有什么问题亟待解决?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这样做,不是活脱脱像蚂蚁采集食物堆积于蚁穴吗?

正确的做法是像蜜蜂那样,先辛勤地采撷百家蜜,后经努力消化酿制,最后才成为香甜可口的蜂蜜。当然,工蜂酿蜜的目的是为蜂王服务,倒不是它们有什么为人类服务的意识。但这种采蜜-酿蜜的过程确实应该移植于我们做学问的漫漫长途中。

培根说这番话的主要用意似乎在于“营销”他建立的近代归纳法。他说:“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发现和证明的有用的归纳法必须用适当的拒绝和排斥的方法来分析自然,然后在得到足够数目的消极例证之后,再根据积极例证来做出结论。”因此,培根的“蜜蜂论”不仅适用于开题、立项,而且适用于学习、科研的全过程。目前,除了纯数学类的科研工作者以外,大多数学者都在用归纳型的方法,所以培根的见解对我们理工科学人特别有意义。

青年朋友们不妨问一下自己,你在做学问的时候,像蚂蚁?像蜘蛛?还是像蜜蜂?

 

本文资料来源: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

 

写于201152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9449.html

上一篇:一则严肃的欧洲笑话
下一篇:学习漫谈(31):真理不是权威之女——三评培根的学问观
收藏 IP: 114.86.130.*| 热度|

30 张伟 张士伟 董焱章 刘用生 刘洋 刘颖彪 阎建民 柳东阳 陈国文 唐常杰 唐小卿 夏玉强 刘光波 茹永新 苏栋栋 聂如松 沈超 石常就 李汝资 方红 李小涛 吴斌 王雪琦 孟津 孟凡成 卓晴 fqk6166 WC101 dianluxiaozi ahsys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