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得不着是因为不需要–兼议中国为何比不过日本

已有 4929 次阅读 2014-10-9 07:42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技史难题

得不着是因为不需要–兼议中国为何比不过日本

 

最近,三位日本获得炸药物理奖,我看也是众望所归,毕竟人家多年的努力,实打实的产业在那里,日本以半导体立国,产业投入由来已久。中国总以为自己是大国,到处投入科研,反而收效甚微。我想不是没有中国人看到这些日本人关注的问题,但产业结构和市场需要在那里,不是当事人可以左右的结果。时代把这些人放到了关键的位置,炸药奖也就水到渠成的结果了。由此我想到的科技史问题是,为什么简简单单的泵浦,不能在中国得到发明和改进?

 

什么是泵浦?一根杠杆可以放大人力,一只活塞可以把人力转化为水流。世界上所有的泵浦技术的源头,都是古希腊工程经验积累的结果,诞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发明人是特希庇乌斯(阿基米德之外最著名的工程师,液压工程大师,在古希腊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墨子在古代中国,只比墨子晚130年)。对于杠杆原理,中国有两项重要的技术发明(辘轳和鹤饮),都是杠杆原理的直白应用,可惜都没有进一步发展,因为《几何原理》进入中国太迟了,等下卷翻译出来,中国已经是19世纪末了。所以,缺乏理论的中国,没有用好杠杆原理。

 



1. 利用杠杆原理的辘轳和鹤饮。

 

那么,为什么中国也没有发明柱塞泵呢?有人举例,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提到了一种柱塞泵,如下图所示。


2. 《武经总要》中的唧筒,可以看作是柱塞泵(pistonpump)的原型。

 

可惜的是,《武经总要》大约是1035年写成出版,已经是来自阿拉伯的柱塞泵技术引进中国的100多年之后了。公元919年,“火油得之海南大食国,以铁筒发之,水沃其焰弥盛。武肃王以银饰其筒口,脱为贼中所得,必剥银而弃其筒,则火油不为贼所有也”。也就是说,中国的唧筒,是得自阿拉伯的火油筒,而阿拉伯的火油筒,是来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希腊藏书,具体说来就是维特苏威的《建筑十书》或者希罗的《Spiritalia》(因为欧洲的泵浦技术,都是从这两本书的阿拉伯语版知道特希庇乌斯的),所以,中国的唧筒技术还是来自于希腊。

 

那么,中国就没有发明自己的唧筒的可能性么?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曾经提到一种溅筒:“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音搜)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筩内於袋内,急缚如溅筒,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每门常贮两具。如无竹,以木合筩,漆之而用,并小溅筩二十具兼助之。门内常以瓮贮水添用”。这是什么玩意儿?如果你了解西方消防史,你就会知道这国产的皮袋(唐代)或水袋(宋代),在西方叫做Bellow(风箱),如下图所示。


3. 西方的皮袋可以作泵浦,中国的皮袋永远是皮袋,因为不需要啊。

 

谈到Bellow,公元二世纪初的小普林尼(老普林尼死于调查维苏威火山爆发,可以说献身科学调查)使用术语“Sipho”,后人一般认为是水管或管道;但在从图拉真皇帝的建筑师阿波罗多罗斯的作品片段中,特别说明,如果火灾是发生在一所房子的上半部分,而“Sipho”不在眼前,就去拿一个皮袋装上水,接上管子,然后通过压缩袋装的水,把水源射到高处。因此,显然根据这个描述,Sipho是一种射水泵浦,很可能就是水枪(即后来的Syringe/Squirt),而小普林尼提到的皮袋,就是600多年之后,杜佑提到的溅筒了。

 

从溅筒到唧筒,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可是古代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做出这一跨越?因为不需要。为什么要射水?因为火场太远或太高,需要射水。可是中国古代的石材不多,中国古代工匠没有掌握石材的使用特征(垫灰技术,梁思成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气候不适合砖瓦建筑(高温潮湿,需要改善通风条件),所以中国古代基本没有高层建筑,建筑不高,就没有射水的需要,所以中国古代就根本不需要射水技术,这是中国无法诞生泵浦技术的关键。

 

有人跟我说,不对吧?宋代不是有唧筒么?宋代不是有长梯么?对了,这就是我的关键性证据。我国历代的建筑都避免高层(因为怕火),所以平面布置的合院是流行的建筑形式。只有在南宋的临安,因为人口暴增,不得已造了很多高层建筑,没有高层建筑,就不需要复杂的消防。所以在1902年之前,中国唯一有像样的消防的朝代是南宋,其他朝代都是萌芽,都是临时性的举措,都是过家家,因为当时的建筑特征导致不需要消防。除了宋代,梯子几乎不是中国火场的必要工具,原因就在于此。不需要梯子,当然也就不需要泵浦了。

 

同样一件火灾事故,如果发生在外国,一定会反思消防出了什么问题;如果发生在中国,一定会谴责当事人的失误,以为当事人什么都懂(甚至懂消防),这是我们的文化惯性,也是董仲舒的影响。其实董仲舒也是中国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产物,所以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对中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得不着诺贝尔,是因为我们不需要。得诺贝尔需要调查真相,而判刑就不需要(在中国判刑的成本太低),所以用判刑来对付火灾问题,是令我们距离诺贝尔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不需要泵浦,也是问责制流行的结果,这就是文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834146.html

上一篇:科学真相,呼唤免责 -- 说说灾难文化 ,兼论李约瑟难题
下一篇:纪念Bryan教授
收藏 IP: 36.63.159.*| 热度|

11 罗德海 霍艾伦 吕喆 姬扬 周健 武夷山 高敏 侯沉 何宏 代恒伟 GDHBWQ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