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他靠一次失败的实验拿下诺奖,背后是86岁仍在科研一线的坚持 精选

已有 12334 次阅读 2017-8-29 22:1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薛定谔撰写的《生命是什么》被奉为20世纪伟大科学经典之一。

书中内容以物理学家的角度思考生命的本真,精华处更有“生命以负熵*为生”之说法。

《生命是什么》为之后分子生物学的搜索方向提供了最初的灵感。

*注:“熵”代表着某种混乱和无序,“负熵”是与“熵”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现象。薛定谔认为非生命现象的运行路径是从有序,经历平衡状态而走向无序。生命现象的运行路径是由无序经历平衡状态而走向有序。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著

如果说薛定谔点亮了分子生物学的引路灯,那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便是找到了开启DNA宝藏的钥匙。

是这把宝藏让生物技术深入诸如药物生产、食品、服装等等行业之中。

发现这把钥匙的微生物学家叫做哈密尔顿 · 史密斯,如今已经86岁高龄。

他也不曾料到一次失败的实验能为他带来诺贝尔奖,世界还因此产生巨大的改变。

哈密尔顿 · 史密斯

1931年8月23日,史密斯出生在美国纽约,他的父亲是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师。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擅于学习,他17岁从伊利诺伊大学附属高中(Uni)毕业,升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主修数学。

大学期间,他转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52年毕业获数学学士学位。

Uni

随后,史密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主攻医学,并在1956年拿到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开始在圣路易斯巴恩斯医院实习,也是这一年他与他夫人伊丽莎白·波尔顿护士结婚。

翌年,史密斯服从安排到海军总部服役2年,成为了当时的药房负责人。

他当时要负责为1100名平民、500~600名军人服务,此时的他正计划继续在医学上发展。

位于Homewood校区的Gilman Hall

谈起转业做起分子生物学,史密斯笑称:他猜测,做研究的想法应该从出生起就开始的。

当时在海军服役时,他注意到一些疾病因为遗传性缺陷,从而阅读了许多分子生物学相关的书。

他开始了解到人体的46条染色体、染色体异常等等,有趣的内容让他逐渐深陷其中。

他开始自学生物学,慢慢放弃了医学转入新兴的分子生物学领域。

后来他在他父亲的介绍下认识了当时正做着“人类遗传学系”的吉姆·内尔。

在内尔的实验室里工作期间,史密斯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逐渐迈入了科研领域。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

在做出一定成绩后,史密斯收到了霍普金斯大学的邀请。

当他来到这里,他发现这里有许多的实验者重复着相似的实验。

而史密斯柔软开朗的外表下实则有着一颗与众不同的心,他不希望做着“我也是”的实验。

于是他开始寻找不一样的实验内容,他开始探究重组的过程。

在当时,谁都知道基因重组(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套基因重组的体系),但是却没有人了解其中细节。

他选择了名为流感嗜血杆菌的细菌,和他的第一位研究生肯特·威尔科特斯一起研究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重组过程。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菌会摄取来自外源的游离DNA片段,再将这些DNA片段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

这样的转化方式赋予流感嗜血菌许多新特性,但同时也会被一些(如噬菌体一类)病毒利用。

它们通过插入自己的DNA,劫持细菌内部的基因重组“装置”,利用宿主的蛋白质编译系统构建自己所需的蛋白质外科,从而进行不断的复制。

依照这个特点,他们设计了一组实验:

首先他们利用病毒的特点,让它们感染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流感嗜血杆菌体内增殖,新增殖的病毒便会具有放射性。

随后,再用新增殖的病毒侵染另一批正常的的流感嗜血杆菌。

如果实验进展顺利,在正常的流感嗜血杆菌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

但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研究生威尔科特斯没有在第二批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

一开始,史密斯以为是威尔科特斯在实验步骤中出现了错误导致失败结果。

但威尔科特斯确定他的实验步骤没有出错,他灵光一闪想到一种可能:难道会是限制吗?

在这次实验开始前几年,日内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沃纳·阿尔伯提出一种设想:有一种酶,可以通过切断病毒的DNA来限制病毒增殖。

史密斯也曾给威尔科特斯推荐了一篇哈佛大学的学者马修·梅斯森与罗伯特·元的论文:他们宣布发现了首个I型限制酶*,证实了阿尔伯的猜想。

而这些也给了威尔科特斯灵感,他认为可能有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存在。

*注:第一型限制酶: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通常其切割位距离认知位可达数千个碱基之远,并不能准确定位切割位点,所以并不常用。

第二天,史密斯想到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案,可以在十分钟内确定答案是什么。

他们使用粘度计进行检测:往一个装有足量DNA的试管中加入流感嗜血杆菌提取物,观察粘度变化。

由于DNA的长度越长粘度越高,因此如果粘度不变或增高,则代表其中不含有限制性内切酶,如果粘度下降,则反之。

结果显而易见,DNA被剪短,粘度下降,某种限制酶在作祟!

这一天是1968年5月28日,对于史密斯来说是极重要的一天。

史密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重复进行分离工作,他们最终找到了限制性内切酶。

这是第一种II型限制酶*(HindII),能够精准地“处决”那些贼心不死的外源DNA。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甲基化酶:这种酶通过用碳原子和氢原子保护细菌原有的DNA,免受HindII的攻击。

*注:第二型限制酶:只具有认知切割的作用,修饰作用由其他酶进行。所认知和剪切的位置多为短的回文序列,是遗传工程上,实用性较高的限制酶种类。

史密斯很快将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在各大科学杂志发表,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进行相关研究。

HindII逐渐被当做一种精准化的工具,用作于创造出前所未见的新DNA片段。

限制性内切酶除了为分子生物学界带来崭新玩法外,也为史密斯带来了意外惊喜:

1978年,史密斯被告知与沃纳·阿尔伯(提出猜想)、丹尼尔·纳思斯(进一步研究限制酶的学者)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同时,史密斯在此之前还获得了1975年古根海姆学会奖。

他有些惶恐,对于这一个失败的实验引发的众多荣誉他担心受之有愧。

不过他的担心其实多余,限制性内切酶为生物技术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胰岛素的制作就是其中一种。

史密斯虽已摘得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但依然耕耘不辍。

1993年,他结识了TIGR(基因组研究所)的创始人文特尔。

文特尔有着与史密斯极为相似的经历,他们同样是医学起步,也同样在海军服过役。

但文特尔名声不太好,他还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工作时,便时常提出过于开创性的方案,还总和人争执,揽获“混蛋”恶名。

克雷格·文特尔

史密斯与文特尔相识,几乎是“一见倾心”

史密斯随即加入了TIGR,开始与文特尔科学上的合作。

他的同僚们都担心这会成为他学术生涯的污点,可是史密斯并不介意这些闲话。

他们一起着手测定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组序列,这是他们工作组的首次测定工作。

而测定的方法采用的是文特尔提出的散弹枪定序法(Shotgun)*——正是因为这种过于开创性的测定方法,文特尔和NIH高层产生巨大意见分歧。

他们把这条含180万对碱基的基因组切成片段,对其进行测序,然后通过计算机把它们组装成一条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最终的成功让史密斯颇为兴奋。

*注:霰弹枪定序法(又称鸟枪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为长DNA测序的方法,比传统的定序法快速,但精确度较差。当时NIH便是不认同其精准度便拒绝提供经费给文特尔。

1998年7月,史密斯从霍普金斯大学离职,加入文特尔的队伍。

也是同一年,文特尔创办的塞雷拉基因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次计划公开挑战了早已经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由政府支持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开展8年,但仅仅测定了基因组的3%,却因为文特尔的团队加入,原本预计15年的工作竟提前3年竣工。

*注: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是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六十亿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预期在15年内完成。多数政府资助的测序是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的20所大学和研究中心进行。

文特尔(右)

2010年起,史密斯他们带领团队开始着手于人工设计、合成和装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

然后,他们将这一基因组移植到另一种山羊支原体细菌中,创造了全新的细胞。

同年,《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首例人造细胞的诞生,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并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

史密斯(右)与其合作伙伴

从打开“DNA编辑器”到“人造生命”,史密斯总能成功敲开新世界的大门。

如今86岁的史密斯仍打算继续乘风破浪。

要拿什么阻止一个生物学家勘破生物奥秘的豪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73321.html

上一篇:他13岁称霸棋坛,17岁进军游戏界,回归学术要让AI重走自己老路
下一篇:昔日世界最高大坝从未垮塌,却让2000村民死于非命,5个村庄无人
收藏 IP: 116.22.135.*| 热度|

28 梁红斌 柳林涛 石磊 杨正瓴 李祥海 杨顺楷 秦旅 杨涛只 巴要帅 张骥 吴斌 谢蜀生 陶凯 周明明 李路长 迟延崑 张坤 蒋大和 信忠保 徐耀 高峡 武夷山 强涛 杨金波 wqhwqh333 zjzhaokeqin Allanmu tm66jjb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