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揭秘甲骨文造假内幕,造假“天才”只字不识,竟骗倒一众国内外专

已有 18280 次阅读 2017-7-8 20:4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如果说钻木取火,使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

那么,文字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真正踏入文明。


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明符号,也是中华文明最佳的证明。



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甲骨文无疑是国之瑰宝。


然而作为文明最佳证明的甲骨文,如细细追查这背后详实,才发现这里面还裹挟着一场文明的灾难。


各种愚昧、贪婪、奸诈汇成的这出荒诞闹剧,给考古造成的损失,不可计量无可挽回。


甲骨文12生肖


甲骨文的发现,不但使民间进入全民寻宝阶段,更是开启了一段甲骨文造假传奇。


有的人一字不识,“自创”的甲骨文,竟然还能瞒天过海,愚弄着大众。


    ...


这些甲骨文的造假传奇,还得从发现甲骨文的始末说起。


1899年(清朝光绪二十五年),是我国考古研究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因为甲骨文的发现,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大步向前推进,揭开了上古文字研究的新纪元。


关于甲骨文的面世,最关键人物是一位常年被疟疾缠身的清朝官员——王懿荣。


王懿荣


当时,中医认为“龙骨”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描述,“龙骨”是古代哺乳类动物的化石,有治疗溃疡久不收口消炎生肌的奇特疗效。


因为疟疾症状之一,就是口唇、鼻和两耳常见单纯疱疹。

所以老中医为王懿荣开的中药里,有一味即为“龙骨”。



一日,王懿荣家人从达仁堂药店抓药回来,把药递给他看。

打开药包,他发现这些“龙骨”碎片上,竟还镌有些奇异的纹络。


王懿荣是大清国子监祭酒(大概像国立大学校长),“性嗜古”,对古代历史颇有研究。

有着敏锐考古嗅觉的他,觉得这里面肯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史。



王懿荣当即派人折返药店,求购“龙骨”。

只要带有“图案”的“龙骨”,通通买下。


此外,他还向药店老板打听“龙骨”是从哪进货的,并叮嘱药店老板,下次如这位神秘供货商再来,务必邀至府上详谈。


甲骨功臣王懿荣


不到一年,王懿荣便购得骨甲约1500片。

他翻看史料典籍,仔细端详“龙骨”上的刻画,并初步断定这是殷商时期的文字。


他最先认出的,便是“日、月、山、水”等几个字。

所以因“病”得“福”的王懿荣,也被公认为“甲骨文之父”。




其实从古物中获得历史信息还尚算有章可循,但难就难在获取文物的这个过程。

因为这其中实在掺杂了太多因利欲熏心而诞生的荒诞闹剧。


其实关于甲骨文,还有另一位“甲骨文之父”。


不过与王懿荣不一样的是,这位“甲骨文之父”,还有另一个身份——“甲骨文造假之父”。

他就是上面给药店老板供“有字龙骨”的神秘供货商——范春清。


中药“龙骨”


范春清是山东潍县的一位古董商,虽生在农家却偏爱古董。


所以他干脆变卖祖传田地,在潍县城开了一间古董店铺。


一次,他到河南省安阳县的小屯村收青铜器,但未能如愿。


然而,临走时范春清竟发现当地人都在挥锹弄镐,在地上翻刨。


出土的大块龙骨


走近一看,原来这些农民是在挖药材“龙骨”。

这些“龙骨”被挖出来也被分成两拨,一拨是上等品,一拨则是有瑕疵的次品。


然而,范春清注意到,这哪是次品“龙骨”啊,这上面的瑕疵分明是某种“符号”。


虽说不知其所以然,但倒腾了多年古董的范春清还是意识到,这或许能卖个好价格。


地里的甲骨


于是范春清便购买了四五十片的“次品龙骨”,准备来日拿到京城去讨个好价格。

然而来到京城后,大部分的店主都这些龙骨毫无兴趣。

无奈之下,这些龙骨最后还是以药材的形式,落入到达仁堂药店。

这才被王懿荣抓药抓到,正式成为文物古玩。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的发现始于用作中药的“龙骨”。


所以,当时的药铺老板对没有文字的“龙骨”一概全收,价格也高。

但是有刻痕的“龙骨”,则会被视为残损拒收。


所以为了卖个好价格,大多农民在捡到有字龙骨时,都会将其表面文字刮掉。


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复原)


由此看来,是范春青结束了那个毁坏有字甲骨、用作入药的愚昧年代。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范春清或许还是发现甲骨文的一大功臣。


但之后的事情,也因为他商人的身份,使事情变得错综复杂。


    ...


龙骨当药材卖,一斤仅换6文,而作为甲骨卖则是2两银子高价。

范春清以高价卖给了王懿荣甲骨无数,但就是对甲骨出产地三缄其口。


为了做“独市生意”,一直以来都是由王懿荣出钱,范春清去河南安阳小屯村收骨交货。


安阳殷墟博物馆


就算后来王懿荣以重金收购甲骨之事传开,范春清被逼得没办法也只是放了个烟雾弹。

慌称甲骨的出土地为汤阴县,其实真正出土地为安阳县。


不但是王懿荣、刘鹗等最初一批甲骨大师被忽悠了,就连日本人都被骗得团团转。

那时,最早一批研究甲骨文的日本专家,全都认为甲骨产自“汤阴”。


日本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林泰辅所著


1908年,距离范春清隐瞒甲骨出土地已有9年,这才由有“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称的罗振玉查个水落石出。


面对狡诈的范春清,罗振玉也用了更加狡猾的手段——酒色手段。


“酒”,即是把范春清灌醉,诱使其说出甲骨出土地。

“色”,即是买通男仆,去勾引古董商的老婆,撬开女人之口搜集情报。


罗振玉


在罗振玉的略施小计下,世人才终于第一次知道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为河南安阳小屯村。


不过,不能做独市生意的范春清还是有其他方法赚大钱,那就是——造假。


    ...


甲骨毕竟有限,而带字的甲骨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在日益短缺的甲骨中,范春清也动了贼心,走上伪造甲骨之路。



他首先大批量的购进无字甲骨,再花钱聘请高手在甲骨上刻字。


最后将其埋在泥土里一段时间,做旧后再掺杂在一些带字的真甲骨中,以高价售出。


甲骨文才兴起几年,市场上也没有出现过赝品,所以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甲骨造假这回事。


高明的手段,再加上当时的环境,范春清再一次血赚。


流落海外的甲骨


范春清自己造假也就算了,他开启的甲骨造假也被大家纷纷效仿。


那个年代,还没有“碳14”检测等方法来确定甲骨的年龄。

所以,这些看上去以假乱真的假货,也使甲骨市场也一度陷入混乱。

“碳14”检测确定年代的原理是:地球上的生物活体中都含有碳14,当生物体死亡后,失去新陈代谢作用,不再摄入新的碳14,生物体内固有的“碳14”不断发生放射性衰变,并按固定的半衰期衰变速度减少,而且是不能用人工方法来改变其衰变状态的,其衰变状态与时间成比例,相当于此生物体内的一个计时钟。



很快,这阵造假妖风,就刮到了甲骨原出土地安阳。

在这人杰地灵的安阳小屯村,也出了一位甲骨造假奇才,名叫蓝葆光。


他自幼染上抽大烟的恶习,完全不务正业。

当时他知道甲骨行情一片大好,一个字就能卖出二两银子的好价格。


想着让他魂牵梦绕的大烟,蓝葆光动心了。



带着尝试的心态,他把一些伪造的假甲骨,卖给了当地名气颇大的尊古斋古玩店。

没想到,这竟然能把精明的店主给骗过去。


尝到甜头后的蓝葆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更专业的造假之路。


起初,他也像范春清一样,买来无字甲骨刻上文字卜辞。

又或是在已有文字的甲骨上加刻文字,以增加字数谋得高价(当时市价是按骨甲字数多少计算的)。



后来,连用来造假的无字真骨甲都所剩无几,蓝葆光才又将目光瞄向了技术要求更高的“全新甲骨”。


他不再用旧骨新刻,而是找来各种新鲜的牛骨、大龟板,用烟熏火燎等各种方法做旧,再作伪刻。


即使这样,蓝葆光的这种做法还是能骗过不少收藏家。


现在可见的大块甲骨基本都为清朝伪刻的赝品


说来奇怪,蓝葆光伪刻了这么多年的甲骨文,竟一字都不识。


他只是从各种关于甲骨文的书籍中,顺手拈来一些文字,乱临摹一通。

但又因其造假手艺极高,若是不懂甲骨文字,都无法辨真伪。

很快,蓝葆光的这门“手艺”被传得街知巷闻,大批的黑心古董商竟还主动上门求购。

就这样,大批的假甲骨就被贩卖到了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了一人造假,全行业“受益”。

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一生搜集甲骨多达50000片,比当时收藏甲骨最多的罗振玉还要多20000片


假甲骨的受骗者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这位“国际人士”,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


他听说甲骨的秘密后,曾多次前往安阳抢购,收到甲骨后当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藏在箱子中。


但是过了段时间,存放箱子的房间里竟发出阵阵恶臭。

他这才知道,自己新收购来的甲骨其实是由新骨头伪刻的,或许就是蓝葆光的“杰作”。


明义士著的《甲骨卜辞》


范春清和蓝葆光等人的甲骨文造假,引起的严重影响还不单局限于古董行业。


这些伪造的甲骨,还为历史上攻击甲骨文存在的一派,增添了口实。


国学泰斗章太炎


如章太炎在他的《国故论衡》和《理惑论》中,就彻底怀疑以及全盘否定甲骨文的存在。


即使是现在,网上还流传着一篇文章《甲骨文,中国学术界的一次集体造假盛宴?》,从根本去质疑甲骨文的真实性,实在可悲。


考古学者在室内挖掘甲骨的照片


由范春清带头、蓝葆光发扬光大的甲骨造假之风,现在依然给考古界带来了麻烦无限。


专家在艰难地辨认文字的同时,还要非常小心的辨别真伪。


这些畸形产物,甚至还催生了一门畸形的学科叫甲骨辨伪,由此可见其阻力之大。



虽说到了现代,鉴定文物真假也有了更多科学的手段。


但只要贪婪本性不变,造假手段还是会层出不穷,继续愚弄和嘲讽着人类文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65304.html

上一篇:北大才子被导师坑到端盘子、送外卖,蛰伏30年竟一举登上数学之巅
下一篇:巨量毒品曾作军用兴奋剂、医疗镇痛药,却几乎无人因此染上毒瘾
收藏 IP: 121.32.144.*| 热度|

18 陈楷翰 吕健 王从彦 刘炜 强涛 刘永辉 吕洪波 刘钢 黄仁勇 liyou1983 wqhwqh333 wangbin6087 GDHBWQ biofans aliala yzqts chenhuansheng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