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超级女声”开播之初,武汉大学生科院某教授跟湖南电视台联系,想采集超女们的DNA,打算克隆“美女基因”。先不管这事儿靠不靠谱,但至少说明一点:女性美是部分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的确如此,美女不仅是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来源,还是“美女经济学”中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有些科学家的研究对象。世界上有不少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在研究女性的美。所以,美女这一主题,值得说上一说。
(一)关于女性外貌美认定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对于女性外貌的美与丑,在细微评价尺度上,美与丑只是相对的,很难精确给予评价。俗话说“罗卜青菜,各有所爱”,认定一个女性到底美不美,其实是一个带有相当主观成分的评价过程。不过,在大尺度上,美与丑的评价还是很容易的,美的认定也具有客观性。比如,如果排除个人感情因素,仅仅评价外貌,我想刘亦菲比凤姐漂亮应该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所以,虽然美与丑是评判者的主观评价,但这种主观评价的背后,也有群体共同的、客观的隐式(implicit)评价标准的存在。科学家将女性美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一般是指大尺度上的美与丑的某些问题。
(二)“平均值”与“对称性”是美的两种认定标准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研究结论,那就是一个人种的“平均外貌”符合该人种共同的审美标准,是大家都认同的美。一个美女越接近这种平均值,也就越发显得美丽。根据该研究结论推演,美女的认同应该具有种族差异性的特点。这似乎比较符合日常生活经验,很多嫁给老外的美女,通常都不是很符合中国人审美标准的美女,而很多西方人眼里的东方美女,似乎也都不是我们自己认可的顶级美女。不过,种族平均也不是绝对的,因为的的确确存在全世界都认可的美女,比如今天Google搜索logo展现的奥黛丽·赫本。这种跨越种族的美丽,到底有何生物学依据呢?
另外一个认定美的研究结论就是对称性。按照这种观点,身体发育良好,外形越对称,人也越美。在中国,符合中国人审美标准的美女产地几乎都是得到认可的,比如江浙、川渝、湖南桃源等地区都是美女的高产地。究其原因,可能跟这些地方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生活环境相对较好有关。相对良好的生活条件使得身体发育良好,有利于充分展示发育的对称性,相对而言,人就会比其他地方的女性显得更加美丽,所以这些地方批量产出美女。当然,这只是个人推测的一家之说。
(三)“美女基因”不是传说,进化使女性越来越美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美女基因”是存在的。在进化上,漂亮女性与相貌普通的女性相比,具有选择优势。因为选择优势,在群体水平上,从平均趋势上讲,漂亮女性生的孩子更多。根据芬兰一项跨40年的大型调查研究表明,外貌漂亮的女性生育的孩子数量比其他女性平均多16%。而且,女性的漂亮可以遗传,她们的女性后代长大成人,也往往比相貌普通女性的女性后代更漂亮,否则这种性选择优势在进化上无法得到贯彻。漂亮女性生育后代更多,加上漂亮可以遗传,所以经过一代一代的性选择,在宏观趋势上女性也越来越漂亮。与女性不同,男性的相貌在进化上无足轻重,甚至有违反常识的研究显示,男性的handsome反倒与繁殖力呈反比。研究发现,女性美具有高遗传性特征(即遗传力很高),可能由少数几个基因控制。由此看来,“美女基因”真不是传说!
(四)美的性别“歧视”
关于美的进化,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在低等动物中,很多物种都是雄性漂亮,雌性丑陋。大家都知道,鸟类是雄鸟漂亮,某些野生哺乳动物,美也是主要由雄性展现,但人却反过来了,人的美主要是雌性展现。伦敦经济学院承担的一项“青少年健康长期追踪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认同“女性比男性更具美感”。所以,与很多动物不同,人类美的性别载体转换到了女性身上。性选择可以解释女性美的进化,但进化至今尚不能完美解释动物界“美”的这种性别载体的转换机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