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科学网应该为科技强国做贡献(130105) 精选

已有 9225 次阅读 2013-1-5 15: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信息技术, 创新研究

科学网应该为科技强国做贡献(130105

闵应骅


     新年伊始,我想给科学网和科学网网友们提个建议:科学网应该为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做贡献。

    为什么会有此感概?昨晚看完电视剧,iPad的电源还有78%。没有关机,在待机状态。今天早上起来一看,电源还剩余78%。我心想,这就是技术。可那个杂牌平板计算机,下午冲好到100%,关上机,第二天早上一看,还剩94%。这就是差距。我们知道,理论上说,CMOS电路如果没有脉冲跳变动作,电源电流应该为0。但是,随着工艺尺寸的减小,集成密度增大,电源电压降低,漏电流不可避免,就是所谓IR电压降。这就消耗功率。可如果你的技术水平高,漏电流非常小,接近于0,那就基本不消耗电源。上午转载了关于3D打印的报道。打印输出在计算机里面再普通不过了。但是,近年来,用计算机照相,虽然镜头很小,可清晰度很高,而且不要冲洗,直接打印就行了。那个彩色打印出来的照片比洗出来的还清晰。现在,3D打印,可以打印出三维的东西来了。而且,将来的发展前景无限。发展这些高精尖技术应该是我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可科学网上,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关于SCI文章、Tenure 制度的讨论、科研管理、教授和研究生等等之类的议论,要不就是计算复杂性、复杂系统、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理论中所谓原创性理论。作者在高喊,无人响应,既看不到理论价值,又看不到实际应用。对于生命科学,我不懂,也许他们只在乎CNS文章,SCI引用等等。但是,就信息技术而言,SCI文章远没有实际应用重要。信息科学里面,影响因子达到5的期刊都很少。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当然,我知道,科学网的网友里面,大部分人可能接触不到高精尖技术研究,因为那需要环境和条件,不得不搞理论,争取到一个基金课题就万幸了。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改变。一是多接近高薪技术产业,了解他们的需求;二是多关心技术的发展,自己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实际应用上来。有的人可能会问:现在去了解3D打印,那也不是原创呀!对,那已经不是原创了,但是,那里面属于原创的东西一定很多,值得研究。其他创新的领域也一样。我们现在原创的东西少,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而是我们没有敢去想。中国文化使我们善于想一些比较空洞的、虚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而不善于想一些比较实际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年青一代能够跳出这个框框,我们一定能出原创的技术。那时,我国离科技强国就不远了。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649830.html

上一篇:用数字说话 看科研环境(121225)
下一篇:产业发展是靠市场驱动还是政府推动?(130127)
收藏 IP: 111.161.79.*| 热度|

97 曹聪 徐长庆 段俊 王志杰 赵鹏 杨易 肖红伟 严海燕 鲍海飞 淡松松 姚向峰 彭思龙 刘波 黄安年 吕乃基 张海霞 陈安 刘洋 徐耀 赵明 李伟钢 杨洪强 陈智文 赵凤光 王府民 刘伟 王浩 武洪臣 苏德辰 梁进 何学锋 宁利中 王守业 余海涛 吕海平 徐明昆 秦川 王涛 刘桂秋 王金旭 刘钢 武夷山 陈进斌 林中祥 刘锋 李磊 徐晓 程旭东 贺乐 杨宁 陈桂华 许培扬 孔梅 马磊 岳金星 温世正 李璐 吴浩宇 王恪铭 高峡 杨海涛 刘建兴 许洪光 陈沐 刘建彬 赵斌 傅蕴德 王号 韩枫 任胜利 李宇斌 俞立 陆泽橼 严少华 杨正瓴 李子欣 王国强 王满喜 aobaniu truth21ct wgq3867 sz1961sy ss1234 zzjtcm wuzhenyuhn Linjd hengy wanghuaqun techolic s11s aliala clp286 xxb861126 loujinshan ddsers lbjman ahm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