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组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等等等的新学科逐渐兴起的年代,中医理论是越来越落后?还是有它可取之处?
西医或者西方科学家以分析擅长,他们把学科分得很细,而且是“眼见为实”,以结构描述为主。所以我们学西医都是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诊断学等形态入手的。
中医或者中国的科学家则以综合为强项,我们很善于归纳,可以是“包罗万象”,以功能解释为主。所以我们学中医都是从阴阳五行的平衡和相生相克,心肾肝脾肺的功能讲起。
以分析和结构为主的西医有一个弱点,就是对那些看不见(包括现在还看不见)的东西不加解释,也不加应用。这看上去是对科学理念的尊重,可是当一个跨领域新发现出现的时候,常常是整个理论都有被推翻的危险。
以归纳和功能为主的中医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我们在没有看到足够多的(结构)证据以前就相信其大而全的理论,期待将来的科学发明能够“填补”今天的空白。比如气,经脉的存在等。
有看得见的结构支撑,西医很容易让人相信;缺少看得见的东西,中医很容易让人放弃。
作为科学家,我们应该养成一个不偏不倚的习惯,在感情上对科学争论保持中立,不去“站队”,冷静观察。因为科学是在时间长轴上逐渐演化着的,现在还很幼稚,还有很多未知数,给以时间,所有事情都会漫漫清楚的。站队声援任何一方都仅仅对(寿命有限的)自己有利,对整个科学的发展不见得有益。
那么,回到本博客的主题,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理论和实践是否还有强于西医的地方?
答案是有,而且还有很多。
因为中医不是以结构为主的,所以中医所说的人,就不是现代西医所描述的
纯人(参考“
原来人真的不是人”),所谓纯人,就是单单考虑父母遗传基因的贡献,不考虑人身上寄生着的菌群。换句话说,
中医可以不用对其理论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就能容纳“肠道菌群是人体功能的一部分”这个概念。可是对西医而言,把肠道菌群当作“人体结构的一部分”则需要一个概念革命。下图是Sceintific American 上面最近发表的一片文章里的图(点图链接),说人的基因组大概两万多个基因,而肠道菌群的基因组加起来却有三百多万个基因。
改变信仰体系是很消耗社会资源的事。让一群科学家放弃一辈子的知识积累,去拥抱一个全新的概念,就好比让一个信佛信了一辈子的人放弃他的信仰一样困难。
现在,中医有了一个长足发展的机遇,因为面对肠道菌群这个异体结构会有一个“信仰危机”,西医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去把新的结构理论整合到现有的理论体系里面去。就好比有了量子力学,牛顿的经典力学需要被重新认识和评估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让中医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我觉得,中医中药可以很快地把“肠道(皮肤)菌群和人同为一体”这个理念应用起来。中药不同于西药,就是它不是小分子的,单分子的结构药。西医的药需要把结构搞清楚,需要把药物作用的靶点搞明白,而那些作用的靶点通常是人体的某个蛋白。
所以西医的药物可以说是忽略了肠道菌群的存在,所以可以经脉给药,直接进入体内和人体蛋白靶点结合发生药理作用。中医的方剂很难把“有效分子”的结构搞懂,而且通过口服,首先作用于肠道菌群。所以,
中药的靶点很可能就是通过调理肠道菌群的平衡,间接地调节人体内部的(免疫)功能。以结构为主的西医,面对成百上千的肠道菌群基因组,会有一个细细追究的过程;而以功能为主的中医,则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状态,把长处淋漓发挥出来。
中医现在缺少的不是理论(从来就不缺),需要的是利用西方的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来充实内容。免疫组库,肠道菌群,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等高通量方法是中医发展的难得机遇,因为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为功能决定论提供可信的证据。
不过,中国的科学家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用西方人比较严谨的实验(对照)设计,统计方法,和逻辑思维来对这些高通量方法产生出来的数据进行耐心的分析。
把中医的特色发挥出来,就不要用高通量的办法去看“纯人”的变化。那是西医的专利和长处。
中医,就需要把人当作一个功能整体,把人的基因组和菌群基因组及其他们的综合表型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在高通量技术产生以前,经过肠道起作用的中药很难研究:靶点不清,缺少生物标记物(biomarker), 没有衡量标准。可是在“组学”猖狂的今天,通过免疫组库和菌群测序这类的组合拳,我们完全可以对中药的作用做出更准确的描述。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的理论是有优势的。在一片批判中医“空洞”理论的声音中,我们不妨冷静地考虑一下它的长处。然后,用西方技术的“长”,来补中医理论之“短”。
参考博文:
原来,人真的不是人把高通量测序用到中药研究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593132.html
上一篇:
上缴几十万元买职位值得吗?下一篇:
加勒比岛国Aruba (照片)